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玉林市院:3月6日上午,在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玉林市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兼妇委会副主任宁爱贞率领该院及容县人民检察院的女干警代表,冒着毛毛细雨前往容县十里乡流冲村看望慰问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和孤儿,这是她们自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帮扶。容县十里乡流冲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较为落后,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因此留守儿童较为普遍。

  • 标签: 来成年人 人民检察院 专栏 关爱 留守儿童 国际妇女节
  • 简介:Netflix改变了人们消费和观看电影的方式,这是个了不起的创新。对我来说更了不起的是,从我一进公司开始,公司就希望我不要墨守成规,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拒绝所有的条条框框。担任Netflix的首席人才官时,我与CEO里德·黑斯廷斯一起做了一份127页的PPT,命名为“自由&责任的文化”,解释我们要如何鼓舞士气、提升业绩。

  • 标签: 成年人 PPT CEO 公司 消费 士气
  • 简介:分案起诉应理解为广义的分案审查起诉,而非狭义的分案提起公诉。各地检察机关近年来分案起诉工作的实践,为我国完善与实施分案起诉制度提供了实践支持。对分案起诉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分案起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未成年人 成年人 共同犯罪 分案起诉
  • 简介:旨在建立成年健康信念量表的全国常模。应用中国成年健康信念量表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6216名成年健康信念进行了调查。在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健康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在健康信念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女性健康信念的合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2)青年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中年人和老年。(3)城市户口的人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农村户口人群。(4)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成年健康信念水平显著升高。(5)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的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健康信念 中国成年人 全国常模.
  • 简介: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事实上确立了合适成年制度,实现了该制度的法治化。然而,此制度存在立法逻辑不够严谨、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等理论困境。完善合适成年参与机制的具体对策包括:树立"国家亲权"与教育刑理念,制定合适成年制度的相关规则,设立一个合适成年专门机构,优化合适成年制度的物质系统。

  • 标签: 合适成年人制度 国家亲权 教育刑
  • 简介:<正>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未成年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被告人的法定代理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上述规定确立了中国特色的未成年刑事案件"合适成年

  • 标签: 法定代理人 在场权 办案机关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过程 基层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成年居民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再根据门牌号随机抽取100户。调查员采用广州市卫生局统一编制的社区居民卫生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对成年基本健康知识调查题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居民能掌握15题健康知识中的9题以上者占81.09%,患糖尿病(OR=O.321,95%CI0.108-0.947)、调查前2周内有家庭成员觉得身体不适或患有急/慢性疾病(OR=0.611,95%CI0.410-0.911)、文化程度高(OR=1.262,95%CI1.123-1.419)、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OR=0.503,95%CI0.410-0.617)、听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知识讲座(OR=0.484,95%CI0.275-0.851)等因素是成年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有利因素。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讲座及创造条件提供健康普及知识可提高居民基本健康知识。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检察院深刻领悟未成年“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实质,将心理学技术融入办案流程,探索并建立新的办案模式.帮助失足未成年成长,顺利回归社会。2011年至今,辖区内126名失足未成年从该模式中受益.一百余个家庭亲子关系得以修复,创造“失足未成年重新犯罪率为零、未成年犯罪不起诉案件复议率为零、申诉率为零、共建学校在校学生犯罪率为零”的四个零纪录。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回归社会 重新犯罪率 帮扶 办案模式 不起诉案件
  • 简介: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下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但是关于其行为能力却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类是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类是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他们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第三类是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由他的法定人代理民事活动。

  • 标签: 未成年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合同 民事活动
  • 简介:预防未成年被害,同预防未成年犯罪同样重要。预防未成年被害同样是法学领域、犯罪学的范畴,是预防犯罪的一体两面。未成年是弱势群体,未成年保护面临困难和挑战,各种侵害未成年的违法犯罪频繁发生,严重侵犯了未成年权利,迫切需要提高对未成年的保护能力。社会应当尽到保护未成年的责任,未成年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因此,预防未成年被害,加强未成年的自我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极为重要。

  • 标签: 未成年人 被害性 犯罪预防 被害预防 综合预防
  • 简介:旨在调查我国现阶段成年的社会赞许性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全国常模。使用之前编制的“中国成年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在全国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层抽样,获有效样本6350。结果表明:女性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及自我欺骗否定、能动性管理和交流性管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青年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低于中、老年;城市人口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高于农村人口:初中受教育程度者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低于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在交流性管理水平上.初中受教育程度者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低收入者的能动性管理水平高于中、高收入者.高收入者的交流性管理水平低于中、低收入者。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 标签: 社会赞许性 中国成年人 全国常模
  • 简介:我国引入合适成年参与制度之时有着较大的功能预期,虽然新《刑诉法》出台后,该制度正式入法,但司法实践效果参差不齐,由于一些基本问题的不清晰,甚至出现一些偏差。合适成年相对于法定代理是一个范畴更广的概念,合适成年是独立的、合适的、积极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实践中应保障合适成年与未成年的前期沟通,合适成年应以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为己任,敢于发声监督,其职责不宜延伸至社会调查和社区矫正阶段。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概念范畴 角色定位 职责
  • 简介: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认知风格问卷》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6432名成年的认知风格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年的认知风格总体水平较好。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成年在认知风格各维度上的差异发现:(1)女性在灾难化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性;(2)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的认知风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上升趋势;(3)农村成年认知风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市成年;(4)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年的认知风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呈下降趋势;(5)年龄段与受教育程度在选择性提取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老年组被试得分最高。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认知风格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成年司法转处制度是支撑未成年刑事司法非刑化原则的核心制度,不应把这一制度泛化为少年司法的理念或主义,也不应只将其作为附条件不起诉的同义语。根据相关国际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规定,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它是融程序和措施为一体的综合制度,构建全面合理的该制度就必须赋予警察和检察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把这种权力溶到警察对微罪自行处置、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三种转处方式中,并且制定多样化的观护措施。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司法转处 自由裁量权 观护措施
  • 简介:成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身心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适应性不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保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相关法律分析阐述未成年保护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旨在为相关现实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 标签: 未成年人 法律 留守儿童
  • 简介:成年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监护不力、遗弃未成年子女,使未成年无人监管的社会现象日渐普遍。未成年监护制度的不完善无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诸如重视亲属监护和伦理道德调节作用、忽视国家、法律的规制作用、监护监督机制缺位等,急需建立国家监护制度、完善变更撤销监护资格制度、建立监护监督制度。

  • 标签: 未成年人 监护制度 国家监护 监护监督
  • 简介:检察官王媛媛、赵颍:北京市西城检察院对近两年间未成年案件检察处受理并获审结的犯罪嫌疑系未成年的案件中,已被判决或被不起诉的京籍未成年30余人开展了回访调查工作。结果发现,涉罪未成年在就学与复学方面有劝退率高、再复学难的问题。而却涉罪未成年在就业与求职呈现出行业收入低、就业成功率低的特点。社会对未成年保障体系尚存漏洞一些涉罪未成年虽然未被学校直接取消学籍,但通常会被采取停课.即不让上学、不让参加考试等。

  • 标签: 未成年人案件 社会关注 犯罪嫌疑人 行业收入 保障体系 检察官
  • 简介:摘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要建好、管好、用好,使其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促进未成年健康成长。

  • 标签: 少年宫建设管理活动
  • 简介:中国未成年检察工作二十八年的历程,走出了一条变迁工作机构、完善运作模式和探索特殊制度的不平凡发展之路,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未成年。新刑诉法专章设立“未成年犯罪案件诉讼程序”,为进一步做好未检工作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此,在认清和克服诸多挑战和质疑之后,应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专门机构和一体化工作模式建设,进一步开创特殊制度和社会化辅助体系构筑,进一步加强未检检察官选任和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未检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并推动制定少年法。

  • 标签: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回顾 展望
  • 简介:从近3年我国查获的未成年吸毒情况来看,未成年吸毒现象出现了总体数量增长、地区分布集中、毒品种类变化等特点。这些变化特征表明:未成年吸毒的总体风险上升、不同地区的吸毒风险不同,不同毒品类型的风险存在差异。从未成年的寄存空间来看,未成年的吸毒风险主要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并会随着条件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对未成年吸毒的风险防控应当从未成年自我控制和环境控制两个层面进行构建。

  • 标签: 未成年人 吸毒风险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