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2月22日,北京市宣布从4月1日起实施新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户籍改革方案。方案规定,2003年1月1日以后本市农业户口妇女所生的孩子,可在父母户口所在地自愿登记为非农业户口;本市农业户口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经教育部门确认的职业高中的在校生,可自愿转为非农业户口。在浙江丽水市,政府喊出了“公民,只要你愿

  • 标签: 城市户籍 外来人口 社会保险 农村人口 城市化建设
  • 简介:2002年9月,山东省济南市有39万人改变身份:他们原来叫农民,现在,他们叫居民。至少已有10个省传出了统一户籍的声音,但中国新一轮户籍改革很快遭遇了体制阻力,至2002年上半年,多数省市已暂停待命。但是,相对于1958年中国推行统一的户籍制度,和80年代开始重新允许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它被称为中国户籍制度的第三次大变革,而其指向是最终摧毁“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化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格局,并且在中国大地上实现迁徙自由。

  • 标签: 户籍改革 中国户籍制度 王太元 迁徙自由 济南市公安局 城乡分治
  • 简介:针对近期有关我国将有可能取消户籍制度的说法,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户籍制度是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人口管理办法之一,日本、泰国、瑞典、挪威等东西方国家都实行这种管理制度,只是在称谓上有所区别,比如有的叫“户籍管理”,有的叫“民事登记”,而实际的作用和内容是一致的。

  • 标签: 户籍制度 取消 国家 负责人 实行 户籍管理
  • 简介:党的十四大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与发展,为整个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

  • 标签: 税收户籍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征管工作 业务能力 纳税意识
  • 简介:正德年间,针对基层盗贼横行和复杂流动的社会状况,南赣巡抚王阳明在其任上推行乡约加保甲的治理模式.但是,与研究者较多关注南赣乡约的事实不同的是,保甲法由于其实际功能大于乡约,而更为王阳明所重视.就实际效果而言,王阳明的保甲法由于无法掌握地方社会真实人口而容易流于形式,乡约则由于仪式繁琐等原因而维持时间甚短,但两者也没有完全流于形式.就赣南地方社会而言,保甲和乡约不仅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地方社会制度一部分,基层社会的各种势力也有和官方的保甲乡约相结合的可能.

  • 标签: 明代 乡约 保甲 王阳明 赣南 江西
  • 简介:在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空前活跃的形势面前,现行户籍制度特别是其中的迁移制度,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已很不适应。二十年来,国家虽做了一些改革,但迁移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问题尤其是与迁移制度改革相关的政策问题仍值得探讨。  一、迁移制度改革及其局限  在计划经济时期,户籍制度演变的核心问题是日益严格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焦点在于迁移制度改革,调整不合理的迁移政策。  (一)改革“农转非”政策。首先,调整“农转非”政策。1980年10月,公安部、粮食部、国家人事局

  • 标签: 户籍制度改革 小城镇 城市化进程 农转非 居民身份 农村人口
  • 简介:古代“名人户籍”一向是历史学家锁在抽屉中待考证的“卡片”,如今竟惹得不少地方的“青睐”,并千方百计为名人争夺“户籍”,哪怕与当地沾得上一点“远亲”也算幸运。于是乎,神州大地,东西南北,掀起一场热热闹闹的“考证”,不管名人是“香花”还是“毒草”,只要与当地有关便要争夺,以致“剪不断,理还乱”的争夺战成为一场旷日持久战。一、“经济牌”:名人可添几分神力

  • 标签: 户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历史人物 孔府宴酒 经济发展
  • 简介:户籍制度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制约了公民的迁徙自由,造成了公民身份的不平等,造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化,拉大了城乡贫富差距,出现人户分离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管理,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进程.我国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制定户籍法.

  • 标签: 户籍制度 行政管理 人口管理
  • 简介:我国将改革户籍制度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确定新的思路。一是取消户口按照商品粮为标准来划分农户和非农户的“二元结构”,以居地和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员。二是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三是逐步实现居民身份证为主的证件化...

  • 标签: 登记制度 非农户 “二元结构” 居地 一本
  • 简介: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清代鄂伦春满文户籍档案包括户口册、三代红白册、官员名册、比丁册、牲丁册、部落花名册等种类,蕴含着大量鄂伦春人口信息.这些户籍档案反映了当时的鄂伦春民族人口发展变化及经济、军事状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 标签: 清代 鄂伦春族 满文档案 人口
  • 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重点发展工业,要农业为工业输血.由此形成了工农产品之间严重的价格剪刀差,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拉大,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城市食品短缺等,国家便于1958年实行《户口管理条例》,严格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严格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从此"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的概念深入人心,给所谓的"乡下人"、"外地人"心理上投下了厚重的一层阴影.

  • 标签: 中国 小城镇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户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