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对行膝关节镜术患者的麻醉、镇痛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研究组的患者采用经超声引导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例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与不良反应,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患者在麻醉后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能提高麻醉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安全性 膝关节镜术 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膝关节镜手术中选择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治疗安全性。方法: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共有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抽取其中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及参照组、两组人数相等均为24例。两组均实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和参照组罗哌卡因药物的浓度分别为:0.5%、0.375%,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参照组在麻醉操作结束后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Ta、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Tb,以及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Tc、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Td、运动神经阻滞完善时间Te、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Tf方面进行比较,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疗效对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安全性对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浓度为0.5%罗哌卡因可以确保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值得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中予以应用、推广。

  • 标签: 超声 股神经 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21年4月共有60例全膝置换术患者,抽取其中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及参照组、两组人数相等均为24例。两组均实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和参照组麻1醉药物的浓度分别为:0.5%、0.375%,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参照组在麻醉操作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Ⅰ或Ⅱ级,年龄22~72岁,BMI18~30kg/m2。根据电脑随机表格分为二组,坐骨神经阻滞组(P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h疼痛VAS评分,当VAS评分大于3分且单次剂量10min后无明显改善,给予静脉注射凯纷50mg补救镇痛,并记录补救镇痛率。术后12小时患者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进行10分制评分(0分,非常不满意;10分,非常满意)。结果P组患者术后3h和6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二组术后12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C组(P<0.05)。P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可以为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术后镇痛,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足部手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应用常规神经刺激仪麻醉,研究组应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麻醉优良率、1次穿刺成功率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及整体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优良率和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穿刺深度短于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神经刺激仪麻醉相比,在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可以有效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及整体阻滞时间,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 药物起效时间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使用到膝关节镜手术造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在我院2019年7月~2020年5月前来使用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腰从麻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使用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根据两组的麻醉数据统计,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膝关节镜手术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对比组、实验组,各45例。对比麻醉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实验组的操作时间更长、感觉阻滞和维持时间更长、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更长(t=4.906/12.720/23.321/14.599/4.348,P

  • 标签: 下股神经-腘窝坐骨神经 超声引导 麻醉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膝部以下手术的患者6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阻滞坐骨神经、股神经的方式,实验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的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操作时间方面,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起效时间(5.64±1.7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3.29±2.99)min;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满意情况,实验组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对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有积极意义,作为一种更好的麻醉选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 腘窝坐骨神经 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例行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前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超声识别、穿刺情况、神经阻滞效果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超声识别时间、坐骨神经距体表距离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间及进针深度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作用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超声 前路 侧路 路坐骨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混合地塞米松对足踝手术患者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拟行足踝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4岁,BMI 19.6~29.7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D组)、地塞米松组(DM组)和右美托咪定+地塞米松组(DD+DM组)。C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坐骨神经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30 ml;DD组、DM组和DD+DM组分别于0.5%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1 μg/kg、地塞米松10 mg、右美托咪定1 μg/kg+地塞米松10 mg。记录坐骨神经阻滞后镇痛时间、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D组、DM组和DD+DM组镇痛时间延长,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DD组和DM组比较,DD+DM组镇痛时间延长,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各组均未见瘙痒、嗜睡、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地塞米松可有效增强足踝手术患者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地塞米松 酰胺类 坐骨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佐剂对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住院行足踝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施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实验组在对照组坐骨神经阻滞基础用药上联合右美托咪定、地塞米松,对比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麻醉后4h、8h、12h、16h、24h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佐剂对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地塞米松佐剂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足踝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外侧坐骨神经阻滞自控镇痛于跟骨和踝部手术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跟骨和踝部骨折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R1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股骨外侧坐骨神经阻滞术后连接镇痛泵行PCNA;R2组术后静脉连接镇痛泵行PCIA。结果2组病人一般情况各指标和手术时间,术中硬膜外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A组比较,PCNA组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失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外侧旁坐骨神经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PCIA,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坐骨神经股骨外侧入路 连续阻滞 跟骨 踝部 镇痛
  • 作者: 樊龙昌 陈亚军 韩冲芳 李亦梅 宁杰 王礼彬 王小平 王孝文 姚鹏 郑拥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市 43003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天津市 300000,山西白求恩医院疼痛科,太原市 03003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乌鲁木齐市 830054,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昆明市 650032,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九江市 33200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广州市 51063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石家庄市 05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疼痛科,沈阳市 11000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上海市 200020
  • 简介:摘要坐骨神经阻滞疗法是疼痛科最基本的诊疗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臀部及下肢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某些手术的区域麻醉与术后镇痛。本专家共识介绍了坐骨神经的解剖,系统描述了坐骨神经阻滞疗法的各种操作方法、常用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等。本专家共识推荐解剖定位法及影像引导下的坐骨神经阻滞疗法,文献及临床研究已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坐骨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专家共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