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其有机碳的分布,有助于从微观角度理解土壤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作用。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南方红壤退化地实施人工恢复30年后,马尾松与阔叶复层(PB)、木荷+马尾松混交(SP)和阔叶(BF)3种典型林分在0~60cm土层的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分析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恢复林分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质量分数,以>2mm粒径所占比例最大(均在60%以上),而在水稳性团聚体中,以<0.05mm粒径占优势。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顺序依次为BF(53.38%c~84.27%〇>SP(52.22%c~70.86%〇>PB(22.70%C~47郾83%〇。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均以PB最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林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粒径)有机碳质量分数总体髙于相应土层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而微团聚体的(<0.25mm粒径)则低于后者,说明有机碳对于大团聚体的形成和水稳性具有积极作用。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增加,对总有机碳的积累具有正面影响。保留密度大、灌木(草)层盖度髙的马尾松与阔叶复层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质量更髙;因此,在红壤侵蚀退化地森林恢复初期,可通过适当密植、增加林下灌草覆盖等措施,增加有机碳的输人,促进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从而加速了退化土地的土壤结构改善和功能恢复。该研究可为南方严重红壤退化地生态恢复中的林分类型选择和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人工恢复林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红壤
  • 简介:摘 要: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根据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实施分类管护经营的措施 , 介绍了人工及天然的具体培育模式。

  • 标签: 森林 分类 培育
  • 简介:摘要:陆地生态系统主体为天然,天然具备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因而应加强保护天然以及恢复退化天然,应清楚了解退化天然恢复的必要性以及天然保护工程的现状。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天然保护以及退化天然恢复,进而带来更大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标签: 天然林保护 退化天然林 恢复 措施
  • 简介:中国蛙为食、药、补等多用珍贵的经济蛙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眼前利益的驱动,人为不择手段的乱捕乱杀,加之森林资源大量采伐,中国蛙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蛙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群质量明显下降,个别地区野生中国蛙已濒临绝迹.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蛙及蛙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野生蛙及制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中国蛙生产必须由以前的只捕不养的生产方式转移到半人工养殖和人工养殖的生产方式上来.

  • 标签: 中国林蛙 林蛙繁育 繁育技术
  • 简介:森林按其起源,分为天然人工两大类。由于人类利用和营造森林的结果,天然多被人工化。人们平常目睹的行道树、林带林网、用材、经济、特用、公园和园林树木,皆为人工塑造的人工。天然已退居深山沟壑,难见其尊容。从审美角度评述天然人工的审美及其价值,可以对森林景观的品赏有一个总体的领略和体悟。

  • 标签: 天然林 人工林 景观 审美比较
  • 简介:【摘要】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为了打造“美丽中国”,通过种植纯桉树林恢复现有生态环境,逐渐建立更注重营造人工混交桉树林。混交对于改善场地条件、保护、恢复力和高效的森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规模种植纯桉树人工林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种植桉树混交的特点分析概述,这虽然是一个比较小的研究,也是园林绿化的亮点。为了消除种植纯桉树林的弊端,为混交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以桉树为基础的人工混交技术得到推广。

  • 标签: 桉树混交林 生态效应
  • 简介:辽宁省清原县志远农业科技开发中心,清原中国蛙研究所,92年至今联合开发中国人工养殖项目,95年经过专家组鉴定,认为蛙的全人工养殖是可行的,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央台13次播出此项目的专题片。

  • 标签: 人工养殖 林蛙 中国 培训 科技开发中心 养殖项目
  • 简介:<正>蛙是集食、药、补三用为一体的珍贵蛙种,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我国东北地区“四大山珍”。雌蛙输卵管制成的蛤士蟆油素有软黄金之称,是世界公认的滋补品之王。《本草纲目》、《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和《本草图经》及日本的《本草》均有记载。蛤士蟆油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补气血”、“抗衰老”、“抗癌”、“消炎”、“美容”等特殊功效。常应用于身

  • 标签: 人工圈养 蛤士蟆 朝阳产业 《本草图经》 中药大辞典 养阴润肺
  • 简介:摘 要: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进行,公益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公益成活率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涉及到造林保存率问题。以下谈谈造林保存率及影响保存率的因素。

  • 标签: 成活率 成林率 保存率 造林
  • 简介:摘 要:红松人工培育的多年实践表明,要搞好红松人工培育及实现合理经营,必须从选种、育种做起,抓好种苗基地建设,同时选择好立地及栽植技术,集约经营,合理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大力培育红松人工。利用红松大苗移栽和对中幼龄改建培育果材兼用,利用红松嫁接苗培育红松果林。同时结合培育目标,并根据林分的林龄及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密度,提高红松人工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球果结实量,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红松 人工林 培育 经营管理 
  • 简介:东北蛙别名哈大蟆(以下简称蛙),它隶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蛙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由于近年来的私捕滥杀,造成野生蛙逐年减少,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病虫害逐年增多。为保护野生蛙资源,恢复自然环境抵预病虫害的能力,我站于1994年在逊克县边疆乡团结村,进行了人工驯化养殖东北蛙的试验,获得成功,

  • 标签: 东北林蛙 人工驯养 经济效益 病虫害 逊克县 形态特征
  • 简介:中国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工养殖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来。但是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蛙养殖户。本文介绍了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中国林蛙 半人工养殖 技术
  • 简介:摘要人工混交是现代的新型营林管理方法。通过人工将各种适应环境的林木通过合理的布局混杂栽种在一起,形成树木互助的生长模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对环境状态的重视,林业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工混交无疑是增加营林经济收入,增强营林环保效益的绝佳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混交营林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 标签: 人工混交林 营林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人工混交是现代的新型营林管理方法。通过人工将各种适应环境的林木通过合理的布局混杂栽种在一起,形成树木互助的生长模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对环境状态的重视,林业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工混交无疑是增加营林经济收入,增强营林环保效益的绝佳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混交营林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 标签: 人工混交林 营林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人工混交是一种良好的营林中,在森林可持续发展以及再生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对生物学及植物间关系的相互作用,促进快速造林的实现。本文简要探讨人工混交营林的技术要点,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工混交林 重要性 营林 技术要点
  • 简介:木材仍将继续是世界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资源,其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生产、纸以及包装产品。澳大利亚人工在生产高质量的木材产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澳大利亚有广袤的土地可用于种植高质量的人工。澳大利亚已制定的《人工2020年展望》策略是对现在可再生木材生产时机的认可,该策略已得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 标签: 澳大利亚 人工林 林业建设 林业战略 造林工作
  • 简介:日本:日本的Marubeni公司已经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两大公司大部分股份:P.T.MusiHutanPersada(MHP)公司(一家人工公司)和P.T.TanjungenimuLestari(TEL)公司(是一家纸浆公司)。TEL公司从MHP购买原材料。MHP公司已经拥有工业用人工的特许权近43年的历史,其林地面积为30万hm^2,其中95%为相思木(acaciamangium)。其年产量约为220万m^3。TEL公司从MHP公司购买这种相思木木材,其年产纸浆产品约为45万t。自从2000年起,其生产的产品被销往全球。

  • 标签: ni公司 人工林 贸易 投资 HP公司 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