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青霉灭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 mCIM)联合EDTA改良青霉灭活试验(EDTA-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 eCIM)检测感染患者分离的耐青霉肠杆菌科细菌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青霉的方法对诊控CRE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78株非重复对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至种并检测其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用分子生物学PCR试验检测其青霉基因blaKPC、blaNDM、blaIMP和blaVIM,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作为金标准,同时采用mCIM联合eCIM试验对所收集的细菌进行青霉检测。以PCR结果为标准,计算mCIM和eCI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进行mCIM和eCIM联合检测结果与PCR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78株青霉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应用PCR法检测出青霉基因阳性74株,阴性4株,其中blaKPC-2阳性60株,blaNDM-1阳性2株,blaNDM-5阳性7株,blaNDM-9阳性3株,blaIMP-4阳性1株,blaKPC-2和 blaNDM-1同时阳性1株。mCIM检测青霉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 Kappa值为1.000;mCIM和eCIM联合检测丝氨酸青霉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Kappa值为1.000;联合检测金属青霉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100%, Kappa值为0.955。结论采用mCIM、eCIM联合试验对CRE中的青霉进行检测,实用性强,结果易于判读,依据CRE细菌中基因型的不同,将为临床CRE诊断与抗菌药物精准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 标签: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β-内酰胺酶
  • 简介:摘要:近年来耐青霉肠杆菌的感染率逐年上升,菌种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出高度耐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对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就CRE的流行与传播、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方面展开讲述。

  • 标签: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流行 耐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青霉及糖肽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200例医院收治处方内使用青霉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强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强化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青霉及糖肽类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药物 糖肽类药物 临床应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耐药性及耐药传播机制,为CRE感染的治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绍兴第二医院2016年5月—2018年8月临床分离的CRE 76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磷霉素等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PCR法筛查青霉编码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并测序确认;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的同源性;S1-PFGE联合Southern blot印迹杂交技术进行青霉基因定位;滤膜接合试验明确携带青霉基因质粒的水平转移能力。结果76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51株,大肠埃希菌10株,其他肠杆菌目细菌15株;主要分离自尿、痰及血液标本;ICU的分布率最高(55.26%)。76株CRE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呈现较低耐药率(0%、1.33%、18.42%),对阿米卡星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45%,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97%。KPC-2型青霉的检出率最高(85.33%)。KPC-2的ST11型CRKP占比最高(62.75%),主要分布在ICU(62.50%)。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显示blaKPC-2主要位于约90 kb的质粒上(39/63)。滤膜接合试验显示blaKPC、blaNDM和blaIMP均可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给受体菌。结论该院CRE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等少数抗菌药物呈现较好敏感性;KPC-2型青霉是肠杆菌目细菌对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KPC-2的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是青霉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主要流行克隆;90 kb大小的质粒是编码blaKPC-2基因的主要质粒类型;青霉基因可通过质粒水平传播;医院需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控制CRE的克隆流行。

  • 标签: 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性 传播机制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青霉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出现及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CRE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CRE感染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规范我国CRE感染诊治方案和防控策略,邀请了此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CRE流行概况,CRE实验室检测,CRE感染治疗原则,主要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案,CRE感染及定植危险因素,CRE各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感染防控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 标签: 肠杆菌科 细菌感染 碳青霉烯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株青霉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及毒力特征。方法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粪便中分离到的1株CRKP命名为肺炎克雷伯菌C35,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分析确定菌株所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分析CRKP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采用接合试验评估耐药基因的转移能力和效率;采用大蜡螟毒力实验测定菌株的毒力表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C35对大多数受试药物耐药,尤其青霉烯类、舒巴坦和多黏菌素。SNP分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C35与多株分离自本院不同病房的CRKP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菌属于ST11型,携带包括blaKPC-2、blaCTX-M-199、mcr-1和tet(A)变异体等在内的13种耐药基因。blaKPC-2基因位于>69 800 bp的IncFⅡ型质粒上,blaCTX-M-199和mcr-1基因共同位于>64 800 bp的IncI2型质粒上,tet(A)变异体位于83 628 bp的不可分型质粒上,3种质粒均为可接合性质粒。肺炎克雷伯菌C35还携带rmpA和rmpA2毒力基因以及气杆菌素(aerobactin)相关基因iucABCD,为典型的青霉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该菌在大蜡螟感染模型中也显示了较强的毒力表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C35菌株48 h后大蜡螟幼虫存活率仅为16.7%,明显低于无毒力对照菌株的80.0%。结论本研究在1株肠道定植CR-hvKP中检测到多个可接合性耐药质粒,包括同时携带blaCTX-M-199和mcr-1基因的IncI2质粒,需引起警惕,并对此类菌株进行主动监测。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毒力 多重耐药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使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如何应对CRKP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CRKP开展耐药性机制研究势在必行。而双组分系统(TCSs)与多种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有关,故TCSs可望成为CRKP的重要治疗靶点。因此,本文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烯类耐药的常见机制、TCSs的耐药研究进展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与TCSs的关系等方面,对TCSs调控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耐药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耐药 双组分系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临床分离的青霉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同源性分析的能力。方法26株CREC为2018年从来自全国9个省、市(湖南、吉林、浙江、福建、上海、安徽、重庆、云南、河南)的样本中分离,FTIR检测菌株在900~1 200 cm-1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使用欧式距离和平均连接聚类方法进行多变量分析;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FTIR将26株CREC分为14个红外光谱(IR)型,且相同IR型的菌株均属于同一序列(ST)型。相比WGS对CREC的聚类分析,FTIR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性为92.3%(24/26)。结论FTIR对CREC同源性的区分能力具有较高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 标签: 大肠杆菌 卡巴配能类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序列同源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评价和优化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2018至2019年分离自患者血液的ESBLs肠杆菌科细菌3 22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 731株,肺炎克雷伯菌494株。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并比较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于亚胺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0.25 μg/mL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值均>93.00%;当MIC=0.5或1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所得PTA不达标外,其余给药方案PTA值均>97.00%;当MIC=2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8 h,750 mg次/6 h和1 g次/6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对于美罗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007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所得PTA值均>90.00%;当MIC≤0.125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外,其余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1 g次/8 h和2 g次/8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当MIC=0.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和2 g次/8 h三种方案PTA值>90.00%;当MIC=1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PTA值均不达标。对于厄他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125 μg/mL时,3种方案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500 mg次/24 h和750 mg次/24 h两种方案的PTA值分别为57.22%和82.75%,1 g次/24 h方案PTA值为92.87%;当MIC≥0.5 μg/mL时,3种给药方案PTA值均<60.00%。亚胺培南7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美罗培南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的CFR值分别为69.92%和82.33%外,其余6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8.00%。厄他培南3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结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推荐经验给药方案分别为500 mg次/8 h、500 mg次/8 h或500 mg次/6 h、1 g次/24 h。目的给药需根据肠杆菌科细菌实际MIC值适当调整方案。

  • 标签: 肠杆菌科 蒙特卡洛法 碳青霉烯类药物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评价和优化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2018至2019年分离自患者血液的ESBLs肠杆菌科细菌3 22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 731株,肺炎克雷伯菌494株。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并比较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于亚胺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0.25 μg/mL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值均>93.00%;当MIC=0.5或1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所得PTA不达标外,其余给药方案PTA值均>97.00%;当MIC=2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8 h,750 mg次/6 h和1 g次/6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对于美罗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007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所得PTA值均>90.00%;当MIC≤0.125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外,其余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1 g次/8 h和2 g次/8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当MIC=0.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和2 g次/8 h三种方案PTA值>90.00%;当MIC=1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PTA值均不达标。对于厄他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125 μg/mL时,3种方案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500 mg次/24 h和750 mg次/24 h两种方案的PTA值分别为57.22%和82.75%,1 g次/24 h方案PTA值为92.87%;当MIC≥0.5 μg/mL时,3种给药方案PTA值均<60.00%。亚胺培南7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美罗培南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的CFR值分别为69.92%和82.33%外,其余6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8.00%。厄他培南3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结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推荐经验给药方案分别为500 mg次/8 h、500 mg次/8 h或500 mg次/6 h、1 g次/24 h。目的给药需根据肠杆菌科细菌实际MIC值适当调整方案。

  • 标签: 肠杆菌科 蒙特卡洛法 碳青霉烯类药物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耐药细菌(CRO)包括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是国内外当前最具威胁的多重耐药细菌。当前,我国CRO的感染形势非常严峻,本文对CRO流行现状、趋势以及CRE的青霉流行特征进行概述。

  • 标签: 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 流行 监测 型别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霉烯类和非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合理用药后所产生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02月就诊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49例,给予亚胺培南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评价和强度、用药满意率的情况。结果:用药7天后,两组患者的药物评价和强度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α醇化(ENO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及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分析胃癌组织中ENO1表达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ENO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分子生物学验证,预测并证实ENO1在胃癌进程中的作用。应用R 3.6.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患者生存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NO1在胃癌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8.85±0.42比7.94±0.95,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机制方面,ENO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形成正反馈环路,两者共同促进胃癌恶性进展。此外,胃癌组织中ENO1高表达患者预后不佳(HR=1.64,P<0.05)。结论ENO1可能是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新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胃癌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老年人感染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比例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感染后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本文对老年患者感染CRE的流行特点、CRE高危感染老年人的个体化筛查、感染CRE患者的多药联合治疗以及清除CRE感染定植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肠杆菌科 治疗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耐药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面临的严峻问题。耐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通过产生青霉,水解包括青霉烯类在内的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高度的耐药性。青霉根据Amber分类可分为A、B、D三类,不同青霉对特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活性不同。目前,CRE在中国NICU住院新生儿中检出率高、病死率高、具有高度的传播性。CRE在新生儿的治疗非常困难,可选药物极其有限、药代/药效动力学数据匮乏、最佳剂量/用药间隔不确定、缺少联合用药研究等因素均给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成人和儿童中针对CRE主要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烯类、头孢他定/阿维巴坦、磷霉素、多黏菌素类、氨曲南等,但在新生儿中的使用鲜有研究。CRE一旦定植和感染,清除和治疗极其困难,因此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少CRE产生、遏制传播、降低感染率是应对CRE流行的最重要措施。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感染 预防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耐药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面临的严峻问题。耐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通过产生青霉,水解包括青霉烯类在内的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高度的耐药性。青霉根据Amber分类可分为A、B、D三类,不同青霉对特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活性不同。目前,CRE在中国NICU住院新生儿中检出率高、病死率高、具有高度的传播性。CRE在新生儿的治疗非常困难,可选药物极其有限、药代/药效动力学数据匮乏、最佳剂量/用药间隔不确定、缺少联合用药研究等因素均给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成人和儿童中针对CRE主要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烯类、头孢他定/阿维巴坦、磷霉素、多黏菌素类、氨曲南等,但在新生儿中的使用鲜有研究。CRE一旦定植和感染,清除和治疗极其困难,因此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少CRE产生、遏制传播、降低感染率是应对CRE流行的最重要措施。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感染 预防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随着该药物的大量使用,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病例也逐年增多。CRE的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CRE定植是导致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加了危重患者的死亡风险和社会经济负担,针对CRE定植目前主要的应对策略包括主动筛查、加强院感防控措施和去定植。CRE去定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定植率,但是否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尚存在争议。本文针对CRE定植流行病学、主动筛查和院感防控措施及去定植方法等进行总结。

  • 标签: 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类 定植 主动筛查 流行病学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醇化(NSE)浓度的变化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20年1月,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确诊的矽肺患者45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肺癌患者120例作为健康组和肺癌组。以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NS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矽肺组血清NSE水平为[(22.88±7.86)ng/ml],高于健康组[(17.96±4.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壹期、贰期、叁期组血清NSE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期别矽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SE对矽肺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18(P<0.01),当血清NSE的诊断阈值为17.49 ng/ml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57%。结论矽肺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矽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矽肺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