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5年-2016年收治的148名初产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14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围产期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产后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我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子宫进入盆腔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睡眠时间、宫缩痛评分及盆底肌张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

  • 标签: 产后健康宣教 初产妇 自我护理能力 产后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的产后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1300例产妇,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0例。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产妇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促进母子或母女的感情,降低了产后的并发症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被推荐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母婴同室 产妇产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82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91例,实施常规产后保健)和试验组(91例,实施常规产后保健加盆底康复锻炼Kegel运动),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和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子宫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的对照组,其恶露量少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比较上,对照组长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成长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新生儿健康状况 产妇产后恢复 产后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妇产科的120例产妇,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没有进行产后保健,观察组进行产后保健,对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恶露时间、恶露量、子宫恢复时间以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有良好的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保健 产妇 产后恢复 新生儿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80例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产妇掌握了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要点,恢复情况及焦虑改善情况均较理想。结论为产妇讲解产后有关的问题和内容,对于产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护士与产妇及家属的交流机会,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抑郁症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产后抑郁症的患者7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在参照组护理前提下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与抑郁发生率的优劣。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抑郁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改善消极情绪,降低抑郁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抑郁 产后抑郁症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5年7月~2016年11月接收的100例骨质疏松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病人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口头宣教,干预组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系统化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在骨质疏松常识、治疗方式、运动以及膳食方面的了解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病人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使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症 健康知识知晓率 影响
  • 简介:摘要产后访视作为孕产妇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在施行的过程中发现产褥期中产妇和幼儿身边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做到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产褥期保健常识教育,从而加快产妇身心的恢复,进而保证和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 标签: 产后访视 产褥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某社区的产后妇女15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仅给予产后护理指导,实验组产妇根据国家对孕产妇的健康服务规范进行系统性的产后访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出现率(5.2%)明显比对照组(13.3%)低,通过SPSS19.0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发现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产后访视能提高母亲及婴儿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产后访视 母婴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健康管理中社区产后访视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以及社区访视工作内容总结等方式,了解产后访视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结果社区产后访视有利于母亲及新生儿的健康,但访视工作会受到人员素质、访视对象、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产后访视应首先应提升访视对象的重视程度,在社区产后访视方式上不断改进,提升方式有效性。

  • 标签: 母婴健康 产后访视 影响因素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意愿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量评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的母乳喂养依从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1%(P<0.05)。②护理后,两组的合格率均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的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③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前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意愿和依从性,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心理卫生健康宣教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围产期保健门诊规律产检和建档的2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围产期均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心理卫生健康宣教,观察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睡眠质量、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产后泌乳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EPDS评分及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泌乳量及母亲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心理卫生健康宣教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心理健康宣教 围产期 产后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间,在我院选择产后出血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教育组(n=60),对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常规护理,对教育组产妇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教育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教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 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