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亚里斯多德审美目的观的出发点是他的以“中道”为核心的社会伦理思想。他通过对德与乐、美与善的关系的探究,提出了“美即是一种善”的观点;他不仅强调了艺术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而且同时论述了艺术的“净化”作用,提出审美的“无害的快感”可以独立于“教育”和“精神享受”之外。可见,亚氏是把艺术的审美目的性规定在理性、知性和感性诸多方面,把真、善、美、乐四者的有机统一视为艺术之审美目的的。

  • 标签: 亚里斯多德 审美目的论 认识价值 审美价值 净化作用
  • 简介:通过分析亚里斯多德诗学思想中的卡塔西斯观点的内涵,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他对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的肯定。相对于西方后来形成的贬低喜剧的传统,亚氏观点的超前之处也就更具有启示性。

  • 标签: 亚里斯多德 喜剧 卡塔西斯
  • 简介:一、引言在讨论墨子与亚里斯多德自然哲学时,[1]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两者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有着不同的逻辑学。这里,我用'逻辑学'而不用'逻辑'意在强调意识,而不是存在自身,否则我会说他们有着不同的逻辑。事实上,'逻辑'一词在当代常被当作'规律'的同义词,它意味着某种强制性的力量使一些特定的关系必然出现。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出正确思维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所说的规律,在思维中与客观存在中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前者中的'规律'是可以违反的,即思维事实上可以不按'规律'进行并导致所谓错误;在后者中的'规律'是不能被违反的,如牛顿或爱因斯坦所提出的规律都是大自然必须遵循的,不可能有什么越轨之行为。基于这种考虑,我把逻辑学中的'规律'law统称作'规则'rule,这不仅仅是为了使在不同领域中起作用的因素相区别,而且在本世纪所出现的逻辑研究的进展也要求我们重新

  • 标签: 墨子 亚里斯多德 逻辑学 规律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 简介:<正>在西方哲学辩证法发展的历史星河中,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是两颗明亮的巨星:一个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高峰上的皇冠,一个是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辩证法上的魁首。两颗巨星遥相呼应,构成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两个超越感应的光环。恩格斯把亚里斯多德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并且还指出:“辩证法直到现在还只被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地研究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66页)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博,以致在各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构建成了包罗万象的体系。但是,深究他们两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两种辩证法形态的代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触及到辩证法

  • 标签: 亚里斯多德 黑格尔 辩证法 对立统一 对立面的统一 赫拉克利特
  • 简介:<正>公元前五一四世纪,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科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产生了一种研究演说的学问,这就是古希腊的修辞学。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度,为演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象伯里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43—429年),民主政体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举凡城邦大事,都在会上讨论。雅典公民只要年满二十岁,就不受财产或其他资格的限制,人人都有发言权、选举权。参政者或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或在议事会上进行争辩,都须具有演说的才能和训练。再者,当时诉讼十分频繁,而在民主制度下实行的是陪审法庭制度,陪

  • 标签: 亚里斯多德 修辞学名著 修辞学简介
  • 简介: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前322),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做柏拉图的学生。他在阿卡德穆学园里居留了近二十年,直到柏拉图逝世。公元前343年,他做了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那时十三岁,亚里士多德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想 理性精神 教育自由
  • 简介:里斯·黑尔曼说道,如所有的艺术家一样,我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我的生活。我的珊瑚礁系列,就是最近受我对戴水肺潜水感兴趣的影响而做成的。这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那就是来表达我对珊瑚礁内部神经世界的痴迷。五彩缤纷的海绵外层,珊瑚群体的图案及珊瑚礁鱼群的活动情景,均通过玻璃这种媒介,由艺术家的高超技艺而表现出来。

  • 标签:
  • 简介: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市,有座被当地人引为自豪的吊桥。它坐落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两座山谷之间。几百米长的桥身凌空飞起,宛如两山的悬崖峭壁伸出的巨臂,又好像挂在半空中的一道彩虹。桥面可以并行四辆汽车;桥中有桥,两边又辟有独立的人行通道;桥头的自动化装置和高倍摄...

  • 标签: 布里斯托尔 自动化装置 电视新闻 人行通道 吊桥 心绪不宁
  • 简介:本文以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原史》为例探讨其叙事笔法。读希罗多德有两种方法:要么从现代的史学观念出发,追究其历史真实,要么循希罗多德的叙事笔法,去接近作者如此写作的用意。而对于《原史》这部大书,与其将它当作如今所谓的“历史书”来读,不如当作一部悲剧诗来读。

  • 标签: 虚谎叙事 探究原委 悲剧样式 希罗多德 叙事笔法 古罗马时期
  • 简介:尽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德尼视为纳比派的奠基理论家,但在法国以外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画作。近期举办的德尼作品回顾展,揭示了他对于人性的关注,使其从早期的准抽象尝试发展到复兴新古典主义的历程。

  • 标签: 象征主义 莫里斯 早期作品 博物馆 现代主义 装饰艺术
  • 简介:举世公认,亚里士多德逻辑是逻辑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德国著名逻辑史家肖尔兹在其论著中写道:“在我们提供能站得住的逻辑史概念之前,首先应该了解最主要的逻辑类型……这样的了解,总应该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明确的并且直到今天还是无可争议的说法:逻辑的第一个类型,至少它的梗概是来自亚里士多德的。”苏联逻辑学家阿赫曼诺夫认为:“作为科学的逻辑,那么只是在亚里士多德写了六篇论文以后,即不早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才形成的。”黑格尔给亚里士多德以高度评价:“亚里士多德的不朽功

  • 标签: 逻辑规律 逻辑史 阿赫曼诺夫 三段论式 逻辑学家 前分析篇
  • 简介:现代意义的公民理论是在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中产生的,但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观作为古典的公民理论,无论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还是对现代流行的公民、宪政理论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概念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否认所有自然人为公民,尤其是奴隶,而且强调依附城邦的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另外,他还提出了明确的公民权利学说,其中掺杂着现代的人权思想。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公民观 公民权利
  • 简介: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及其所著的《历史》,开创了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系统而生动地记述历史过程的历史叙述体裁,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不仅如此,希罗多德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叙述各民族的历史,并且重视历史考证和史料真伪的辨别,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尽管其开创的历史叙述体载和史学方法也有不完善之处,但其在史学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是不可抹煞的

  • 标签: 希罗多德 《历史》 历史编纂学
  • 简介:IBF重量级拳王伯德日前准备正式起诉自己的赛事推广人唐·金,理由是唐·金没有按照约定认真履行合同,其支付给自己的薪金远远低于合同上的最低标准。据纽约联邦法院透露,伯德在起诉的同时还向唐·金提出了索赔。伯德认为,完全违反了他们2002年8月以来订立的合同。因为合同上规定,2003至2005年期间,唐·金

  • 标签: 正式起诉 违约 履行合同 联邦法院 最低标准 控告
  • 简介:银幕上下的克里斯蒂[英国]J.谢里登林瑞颐译我第一次在1981年与克里斯蒂·布朗会面的时候,正在导演一出有关他早年生活的舞台剧。克里斯蒂来看一次连排。演出之后,剧院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清洁女工和送货人开始他们的工作。我问克里斯蒂,他对扮演他的年轻演员...

  • 标签: 克里斯蒂 都柏林 丹尼尔 神话故事 银幕 送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