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女性乳腺疾病的总体患病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我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时的乳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最高,患病率达72.05%。结论乳腺增生症是现代妇女最常见乳腺疾病,每年至少一次的乳腺检对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 标签: 健康体检 乳腺疾病
  • 简介:目的明确乳腺癌旁腺体退化程度及乳腺内不同部位腺体退化一致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术22例,测量88张HE染色切片乳腺小叶面积及小叶内腺泡数量,评估乳腺小叶退化程度.应用两变量相关分析考察乳腺小叶面积和小叶内腺泡数量间相关性;应用方差分析、列联表分析和信度分析考察不同位置腺体退化程度一致性(P<0.05).结果乳腺小叶平均面积(90248.5±56909.4)μm2,每个小叶平均含腺泡(25.68±18.86)个,乳腺小叶面积和小叶内腺泡数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r=0.78,P<0.01).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术患者癌旁腺体退化程度具有一致性(方差分析小叶面积19例无差异,小叶面积/腺泡数量18例无差异;Kappa系数=0.65;组内相关系数ICC=0.73).结论乳腺癌旁腺体退化不全,表现为乳腺小叶面积大及腺泡数量多,且2者具有相关性.乳腺癌旁不同位置腺体退化程度基本一致,单点退化程度能代表全乳腺情况.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腺体退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钼靶摄影在妇女乳腺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度在我院体检的女职工1311例,行双乳斜轴位x线钼靶摄片,发现有乳腺病变的146例,怀疑肿瘤者建议行乳腺彩超检查或手术,对比评价x线钼靶摄影在妇女乳腺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钼靶x线诊断或考虑为乳腺癌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导管癌一例。诊断良性病变的其中纤维腺瘤12例,不典型腺体增生98例,囊性增生32例,经钼靶诊断为纤维瘤的病例均与彩超相互印证。结论x线钼靶摄影作为妇女乳腺检查手段经济、方便、实用,对乳腺疾病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有一定的限度,可作为妇女乳腺检查的常规检查项目,对怀疑乳腺肿瘤者还需结合彩超、MR等其它影像学检查。

  • 标签: 钼靶摄影,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女乳腺检采取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接受的16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经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结果:160例受检者中有67例确诊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度均高于X线诊断,P

  • 标签: 超声 妇女 乳腺疾病 体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数字乳腺层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数字乳腺X射线机进行所有检查,包括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评估。对比了两种方法在诊断乳腺放射状病变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DB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DM。DBT的检出率为100%,而DM为60.0%(χ²=12.1, P<0.01)。DBT的诊断准确率为76.4%,DM为70.0%(χ²=4.2, P<0.05)。DBT在灵敏度方面(85.0% vs 65.0%, χ²=6.3, P=0.01)明显优于DM,而特异度方面两者相近(70.0% vs 68.0%, χ²=0.3, P=0.73)。结论: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表明其在未来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标签: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资料,描述和评估受检者女性不同年龄段乳腺积密度(VBD)的分布规律。方法基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1 140人次乳腺X射线摄影图像,使用Volpara 1.5.1评估女性的VBD。根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VBD进行分级,将样本群体年龄根据中位数分成两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为进一步分析年龄因素的影响,将年龄细化分为4组(< 40岁、40~49岁、50~59岁、≥60岁),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分别评估不同年龄组受检者的乳房压迫厚度(CBT)、乳房体积(BV)、腺体体积(GV)和VBD。结果年龄中位数为50岁,50岁及以上受检者的CBT和BV明显>50以下受检者(t=-8.99、-7.92,P<0.001),而GV和VBD明显<50以下受检者(t=8.11、18.49,P<0.001)。CBT、BV、GV和VBD各指标在4个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10、22.34、25.70、122.03,P<0.001)。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受检者的VBD最低(t=-12.56、-15.27、-4.57,P<0.001),VB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7,P<0.001)。结论受检者CBT和BV与年龄呈正相关,GV和VBD与年龄呈负相关。

  • 标签: 乳腺X射线摄影 乳腺体积密度 腺体含量
  • 简介:摘要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治疗风险大,治愈率低成为人们“谈癌色变”的重要原因。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在逐年增长着,对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着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治疗乳腺癌的方法选择时应以最好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为依据,尽量改善患者疾病的状况,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乳腺癌 胃肠腺体外科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分型及压迫厚度对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探讨不同乳腺分型和压迫厚度同AG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患者4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美国HologicSelenia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所获得的400例乳腺片,回顾性分析不同的乳腺分型、不同的压迫厚度与AGD的关系。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分型为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患者的AGD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及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AGD的关系。结果乳腺X射线摄影AGD随乳腺厚度增高而增高,随着乳腺密度分型由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到致密型逐步升高,AGD也随之升高。结论乳腺AGD与乳腺的压迫厚度和不同乳腺分型有着密切关系,有利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优化的曝光参数,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优质图像。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压迫厚度 乳腺分型 平均腺体剂量
  • 简介:乳腺癌作为一种患病率逐年升高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加强对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主要临床手段之一。如何减少辐射剂量以及提高图像质量成为乳腺X射线成像技术的技术重点和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在数字乳腺层合成成像诊断设备中加入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可降低辐射剂量,临床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图像质量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文章主要介绍了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算法。

  • 标签: 乳腺癌 DBT 自动曝光控制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结合钼靶X线摄片在乳腺检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560例女性作高频彩超乳腺检查,诊断恶性及高危险的病例59例,进一步作钼靶X线摄片进行评估。对超声图像、超声诊断结果、高频彩超与乳腺钼靶X线摄片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出乳腺疾病985例,其中乳腺增生853例,乳腺纤维瘤115例,乳腺癌2例,单纯腋窝淋巴结肿大11例,乳腺炎1例,乳腺钙化灶3例;30~39岁组、40~49岁组、>50岁组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恶性及高危险的病例59例,进一步作乳腺钼靶X线摄片,阳性率为62.71%。结论高频彩超结合钼靶X线摄片,能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度,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检出优于乳腺钼靶X线。

  • 标签: 高频彩超 钼靶X 线摄片 乳腺体检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可靠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complex,NAC)下方较大纤维腺瘤切除后Ⅰ期行乳腺腺体瓣支撑的乳房成形术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NAC下方较大纤维腺瘤1例患者,行较大纤维瘤切除术后,对下侧乳腺腺体纵行放射状切开,使腺体瓣呈四面体形,将四面体形的腺体瓣顶端与乳晕上方对应的腺体缝合,再将下侧腺体的两个切开面予以缝合。结果NAC位置无偏移,无塌陷,术后外观效果好。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乳房支撑成形术,适用于NAC下方较大的纤维腺瘤切除后的乳房成形。

  • 标签: 纤维腺瘤 乳房成形术 腺体瓣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婚女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对妇科和乳腺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67名已婚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妇科B超、乳腺红外线扫描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7名受检人员中,妇科检查正常的有239人,占总人数的65%。受检对象中,共查处16种妇科疾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炎占18.5%,宫颈糜烂占11.2%,其次阴道炎占9.3%,卵巢囊肿占2.2%,附件炎1.9%。接受乳腺检查的224名对象中,乳腺正常的120人,占总人数的53.6%。患乳腺增生症占42.4%。结论医务人员妇科和乳腺疾病发病率低于平均水平,定期体检是做好预防保健的关键。

  • 标签: 妇科体检 妇科疾病 乳腺疾病 女医务人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静 王丽霞 李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太原 030013,山西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太原 0300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腺体腺病及系列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腺体腺病伴相关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表现为右乳外侧10点钟方向肿物,病理诊断为乳腺腺体腺病伴相关性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三阴性乳腺癌表型及肌上皮指标大部分阴性,S-100强表达。患者接受乳腺改良根治切除术,至末次随访未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腺体腺病是良性上皮细胞同时缺乏肌上皮层的病变,良性病变时极易与分化良好的浸润性癌混淆,可根据多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及显微镜下观察到形态不规则腺体浸润纤维脂肪组织、腺腔内粉色分泌物等特点进行诊断;需特别注意此类良性病变可能会发生不典型增生或癌变,从而衍变为浸润性癌,此时形态学特点为腺腔内粉色分泌物及浸润脂肪组织的生长方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阳性表达对诊断极为重要,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的关键点。

  • 标签: 乳腺纤维囊性病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大网膜乳房重建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方法及效果,建立患者的自信心,配合手术。术后护理重点是疼痛护理、体位护理、加强皮瓣的观察和引流管护理,并重视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和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该例患者乳房外形微改变,略有厚韧感,皮肤颜色变深,可见术后瘢痕。属于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对该患者的护理,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皮下腺体切除 大网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宫颈CINⅢ累及腺体与不累及腺体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别。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CINⅢ病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累及腺体将其分为两组,累及腺体组73例,不累及腺体组127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CINⅢ累及腺体的患者和CINⅢ不累及腺体的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且浸润性鳞癌得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9.18%和5.51%,累及腺体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不累及腺体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CINⅢ病变累及腺体的患者术后病理浸润性鳞癌的阳性率高,而不累及腺体的患者浸润性鳞癌的阳性率低,经LEEP术治疗累及宫颈CINⅢ累及腺体的患者是否使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宫颈CINⅢ 腺体 术后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检异常患者接受生活方式护理干预结合中药调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我院乳腺检异常患者82例,均为女性患者,症状为乳腺增生,时间为2020年4月-2022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药贴敷调养,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膳食知识、按摩方法、自检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2.68%VS73.17%)(P<0.05)。结论:给予乳腺检患者中药调养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配合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疏导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较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增生 生活方式护理 中药贴敷 调养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宫颈CINⅢ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对其应用冷刀锥切治疗,治疗时需对患者具体有无累积腺体进行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累及和不累及腺体的术后病理结果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2020年0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CINⅢ患者(共823),累及腺体病例421例,没有累及腺体病例402例,随机调取累及腺体和未累及腺体各200例,按照具体有无累及腺体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并针对患者术后的病例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针对患者的宫颈CINⅢ标本进行分析,200例累及腺体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9例为浸润性鳞癌。另外的200例未累及腺体患者其宫颈CINⅢ标本在术后进行病例诊断,5例为浸润性鳞癌,针对两组患者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冷刀对患者锥切治疗,无论累及腺体或未累及腺体的宫颈CINⅢ患者都不太适宜,所以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宫颈CINⅢ 累及腺体 病理结果 疾病治疗
  • 简介:2011-2013年,为观察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美容效果,本研究将乳腺癌50例分为残留腺体转位整形组(观察组)35例和直接缝合皮肤组(对照组)1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4.5±6.4)岁,对照组为(47.6±5.9)岁。50例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乳腺癌,肿瘤直径〈3cm,与乳头的距离〉3cm;多为单发病灶;排除远处转移。

  • 标签: 残留腺体 临床效果 乳腺癌 手术中 整形 转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三阴乳腺癌对侧预防性腺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及广州陆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13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行六周期的标准辅助化疗。结果8例在辅助化疗结束后2~3年发生对侧乳腺癌,是否为转移还是再发无法界定,术后病理报告仍为ER(-)、PR(-)、Her2(-),并再次入院行对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原方案化疗。结论对三阴乳腺癌患者建议同期接受预防性对侧腺体切除,术后Ⅰ期或Ⅱ期乳房再造,以减少患者可能存在的两次手术风险及化疗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预防性腺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