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泌乳及乳房胀痛,采取乳房康复按摩的影响作用。方法:选自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初产妇,单双号分入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7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乳房康复按摩护理,对比各组泌乳情况、乳房胀痛缓解情况等。结果:经统计评估,实验组指标项组别间较为良好(P<0.05)。结论:乳房康复按摩的开展,可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促进其乳房胀痛情况缓解,存良好干预作用。

  • 标签: 乳房康复按摩 初产妇 泌乳 乳房胀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节段式乳房按摩手法治疗产后中度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报告入组对对象均是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抽选的,以我院收治的62例中度乳房胀痛产妇展开调查,根据奇偶数形式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1例,前者采用蒸汽热喷联合节段式按摩;后者采用蒸汽热喷联合常规按摩,分析按摩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更高,p<0.05;研究组在按摩时VAS分数更低,p<0.05。结论:采用蒸汽热喷联合节段式按摩产后中度乳房胀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乳房胀痛,值得推广。

  • 标签: 乳房胀痛 节段式按摩 疼痛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之间本院收治的20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参比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使用早期泌乳穴位按摩护理。对比两组产后乳房胀痛产妇护理后的泌乳情况和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乳房胀痛产妇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泌乳情况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使用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能够改善产妇泌乳情况,减轻乳房胀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 产后乳房胀痛 泌乳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乳房胀痛产妇实施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2019年7月到2021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乳房胀痛产妇。经计算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实施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排乳。参考组60例,开展常规手法按摩排乳。比较2组排乳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排奶时间、乳胀缓解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参考组,通畅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能够缓解乳房胀痛情况,促进乳汁排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乳房胀痛 按摩 电动吸乳器 产妇 排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产后早期护理对避免乳房胀痛和促进泌乳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院生产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打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一般产后护理和加强产后早期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和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乳房胀痛率和泌乳素水平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早期护理对避免乳房胀痛和促进泌乳的疗效较为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加强产后早期护理 乳房胀痛 促进泌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点穴按摩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手法点穴按摩,对两组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泌乳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同时产后3d泌乳量、7d泌乳量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d的母乳喂养率为84.44%明显较对照组64.44%高(P<0.05)。结论:手法点穴按摩可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也能减轻乳房胀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点穴按摩 初产妇产后泌乳情况 乳房胀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产后乳房胀痛患者,共计14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之间。按照双色小球法对患者分组,其中70例设为甲组实施单纯手法按摩,另外70例设为乙组则是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结果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乙组低于甲组(P<0.05);比较两组的泌乳量改善情况,乙组优于甲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很好的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问题,并有效提高产妇的泌乳量,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产妇 产后乳房胀痛 手法按摩 低频脉冲治疗仪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仪联合乳房护理对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及泌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产科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接收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研究在此基础上采取乳房按摩仪联合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肿胀疼痛及泌乳情况。结果 研究组乳房肿胀程度要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4,P

  • 标签: 乳房按摩仪 乳房护理 乳房肿胀 泌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在进行乳房重建抉择时常常感到迷茫,决策支持是利用工具帮助患者对治疗方案作出决策。从乳房重建决策的主要内容、患者参与乳房重建决策的现状、乳房重建的决策辅助的形式及决策辅助效果的测量工具等方面对乳房切除术后乳房重建的决策支持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构建一套科学的适合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重建决策辅助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决策支持 乳腺癌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乳房切除术后乳房再造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已被证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满意度,并且不影响肿瘤治疗、不增加复发转移风险。随着乳房再造需求的不断增长,乳房再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上,应该对乳房再造技术的进展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基于组织工程原理与干细胞的乳房再造,将会是一个充满前景的发展方向,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

  • 标签: 自体脂肪移植 背阔肌皮瓣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 脱细胞真皮基质 组织工程与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牛羊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但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乳房炎,对牛羊的产乳量及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应该重视牛羊乳房炎的防治,制定科学并且有效的防治策略,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理念,以确保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从牛羊感染乳房炎的原因入手,介绍牛羊感染后的表现及有效的策略,供参考。

  • 标签: 牛羊 乳房炎 兽医防治 有效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许多患者主诉在接受乳房硅胶假体植入手术后出现了系统性的全身症状,加之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引发了人们对于硅胶假体安全性的关注。研究者们将这些症状统称为乳房假体相关疾病(BII),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乳房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神经性疾病以及乳房假体对患者的子代和精神影响等。该文作者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乳房植入物和大部分特定疾病过程之间有直接联系。作者认为对于BII的探索非常重要,需要医患双方、制造商、监管机构共同合作,建立健全乳房假体的监测体系,对BII进行全面、长期的评估。

  • 标签: 乳房植入物 硅凝胶 假体和植入物 结缔组织疾病 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 乳房假体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当女性处于孕期期间,身体就会出现许多的生理性变化,尤其是乳房的变化,如何科学合理的全方面对乳房进行护理可以起到正面作用,如预防乳房变形和并发症的产生,还能达到在产后有效的分泌母乳的效果,让孕妇哺育新生儿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同时也能对提倡母乳喂养新生儿起到积极的效果。

  • 标签: 孕期 哺乳期 乳房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