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刚到伦敦,我便一猛子扎进了我神往已久的博物馆、美术馆。连口气儿都不喘地游了几天之后,刚抬头换口气,便又心头一热。忙拽住斯蒂芬的脖领子,说:“老钟,我要听音乐会!”斯蒂芬的中国名儿叫钟思弟,是我的铁哥儿们,也是个音乐家,中国通,专门研究中国北方的民间管乐。虽然他是个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可跟我却绝对地臭味相投。他眨眨眼,问:“你要听什么音乐会?Classic?Jazz?Pop?还是Rock?”我说:“莫问这许多,先切五斤上好的牛肉,店里有好酒,尽管上来!”于是,便又一猛子扎进了音乐会。什么伦敦皇家交响乐团,什么日本尺八独奏,什么印度民间音乐,偷一句俗透了的话说,那才叫“琳琅满目(耳?)”。但那些日子老钟忙着演出和录音,大部分音乐会是我一个人

  • 标签: 民间音乐 撒克逊 斯蒂 乐记 我不知道 次见
  • 简介:<正>《乐记》触及音乐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内容极为丰富。剖析《乐记》的思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思想史将有重要意义。自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问世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已在这方面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本文试图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从音乐的特征、音乐的本源、音乐的功用(包括“乐”与“欲”的关系)、“德”与“艺”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包括乐与礼的关系)、音乐的阶级沦等方面,全面研究分析《乐记》的音乐思想,探讨其历史地位,提出管见,以求教于专家、读者。

  • 标签: 《乐记》 思想述评 音乐理论 音乐思想史 “德”与“艺” 历史地位
  • 简介:<正>《乐记》是闪耀着我们祖先的文明和智慧、闪耀着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美学光辉的有着不朽价值的艺术思想遗产。尽管对《乐记》的成书年代有着两种传统的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出自春秋战国之际的公孙尼之手,一种意见认为它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编纂。正像《周礼》虽不是成书于西周时代,但它所反映的大体上是西周时代的制度一样,我以为《乐记》所反映的基本上或大体上也是西周时代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美学思想。《乐记》对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本质,已经有了朴素而正确的理解,它说:“故人不耐(能)无乐,乐不耐(能)无形。”“夫乐者,象成者也。”音乐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形象。这是关于音乐艺术的形象性的最早的论述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特点,是通过声音的运动(高低、长短、节拍、旋律)和声音的往复回旋,构成抽象的形象。音乐的形象,便是通过音响对欣赏者听觉的刺激,唤起的对作曲家所创造的形象的把握,它把欣赏者带进为音的世界所构筑的典型意境和典型情绪中来,从而搅动起欣尝者情感的

  • 标签: 现实主义 艺术形态 欣赏者 自然形态 劳动人民 音乐美学思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乐记》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了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性,通过效仿天地之和合,定人伦,并突出音乐对人性情的调节功能,能起到节制情欲、陶情移性的作用。当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认识和治理功能,强化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突出音乐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

  • 标签: 德性 教化 人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引语音乐记忆在人们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意义重大。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了记忆才能不断地增长、扩大和加深知识,积累经验,牢固地掌握技能和理论。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往往依靠记忆广泛地从民间音

  • 标签: 音乐实践活动 记忆心理 音乐记忆 音乐创作 音乐学习 作曲家
  • 简介:<正>研究《乐记》,必须首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它的作者是先秦的公孙尼子,还是西汉的河间献王刘德。拙作《<乐记>作者问题辨证》(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创刊号)即为此而发。二是它的基本哲学思想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本文所谈的便是这一问题。三十多年来,哲学界、音乐界大多认为《乐记

  • 标签: 外现 哲学思想 乐记 感情激动 唯物论 唯心论
  • 简介:地摊乐趣几位泉友聚于一玉石店,独这位开店的朋友并不事钱币收藏。但柜台的一角里摆了些铜元和北宋、明清小平钱,还有数张民国纸币,陡添了些古意。这都是泉友们在店里品茗赏币时,随手扔下的普品。不觉聊起多年来的收藏,过半藏品都是蹲在地摊上淘得的,竟引起全体共鸣。

  • 标签: 古币收藏 乐记 钱币收藏 小平钱 地摊
  • 简介:  相传由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著,经汉代学者整理而成.这是一本体现儒家音乐思想的音乐理论专著,突出了理与情、政治与艺术的主导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封建社会音乐思想的发展.……

  • 标签: 乐记音乐 美学思想 音乐美学
  • 简介:Proms的终场之夜可以说是整个英伦三岛的音乐狂欢节。位于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主会场被装饰得异常绚丽,两块巨大的液晶显示屏被安放在了舞台正前方,指挥台也被粉红色的气球和彩条所妆点,气球上写着“It'sagirl”。但是今晚即将登台指挥的girl——美国女指挥家马琳·阿尔索普(MarinAlsop)已经“芳龄”五十有六了,

  • 标签: 乐记 液晶显示屏 指挥家 音乐厅 狂欢节 主会场
  • 简介:继许慎、马融和卢植相对零散地《乐记》校注之后,郑玄成为汉代《乐记》校注的集大成者。郑玄在马融和卢植校注的基础上,参照刘向的编次,对《乐记》做了校勘,轻易不改字。郑玄的注释包释音义、释字词义,释句义、释节旨和释乐事五个方面,郑玄引《诗》《书》《周礼》《易》《春秋传》《论语》《礼记》注释《乐记》,注文与其他经注不重复。王念孙、王引之、熊十力等人对郑玄《乐记》校注的极少部分内容提出了质疑。郑玄的校注是我们理解《乐记》的基础。

  • 标签: 东汉 乐记 注释 郑玄
  • 简介:《礼记·乐记》是先秦儒家乐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历代音乐教育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其乐教思想有二,其一,音乐与人心的作用与反作用;其二,音乐对社会和政治的功用。总览《礼记·乐记》全篇,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并不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儒家的这种文艺观充满了强烈的理性色彩,作为儒家经典的《礼记·乐记》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乐记》 乐教思想 功用 局限性
  • 简介:《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包含许多儒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乐记》,可以说是一篇专门阐述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的专章。《乐记》中的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主要包括:乐感论,即关于音乐应感的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表现为音乐是由人心感物而生的:另一方面是音乐的感物作用;乐礼论,即乐与礼的关系。乐与礼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文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乐记》中对乐与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乐准论,即音乐的评价标准,也即文艺批评的标准。音乐评价的标准包括“和”、“正”、“真”等。

  • 标签: 乐记 文学批评 思想 探讨
  • 简介:<正>《乐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艺理论(以音乐为核心)著作,它是一部立论严谨、言简意赅、富有先秦文论特色的书。虽然保存在《礼记》中仅十一篇,另有十二篇已经散失。汉代《礼记》的编订者为什么仅仅选录这十一篇,将另外十二篇选出去,看起来,是经过思考后定下来的。很可能由于编订者认为现在《乐记》保留下来的十一篇理论性强,其它十二篇多属具体问题的记叙性文字,理论性较低,因而舍弃了,理论性强的十一篇得以留传于后世,固是莫大幸事。而一部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既有理论部分,又有纪实部分的却从此分散而亡失,却不能不令后人深感惋惜!

  • 标签: 具体问题 社会生活 音乐美学 审美观点 思想性 文字
  • 简介:20世纪许多学者对《乐记》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大家以敏锐的视角论述了《乐记》中一系列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命题,并通过对《乐记》中所体现的哲学、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乐记》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一系列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20世纪对《乐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作者与成书年代问题;2、《乐记》整个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3、《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 标签: 20世纪 《乐记》研究 礼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3
  • 简介:作者虽然没有说明《乐记》是如何取《公孙尼子》的,《乐记》取《公孙尼子》,《乐记》取《公孙尼子》

  • 标签: 乐记作者 古籍通例 谈乐记
  • 简介: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是音乐美学史上的一大公案,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论争为线条,就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公孙尼子说“与“刘德说”的考据思路作一评说,希望有助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有助于求得较为一致的看法。

  • 标签: 乐记作者 成书年代 论争 历史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