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6例破裂主动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开放手术及腔内修复治疗破裂主动的临床资料,全组16例,术前均经CTA证实为破裂型腹主动。急诊行开放手术6例,腔内修复10例。结果开放手术组一例死于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33%(2/6),1例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经对症治疗好转。腔内修复组均手术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例术后出现右下肢缺血,1例出现移植物综合症,随访11例,1例开放手术患者二年后出现人工血管阻塞,1例腔内修复患者术后三年出现内漏。结论及时准确地进行外科手术是破裂主动的有效治疗方法,腔内修复创伤小,近期生存率高,成为目前提高破裂主动救治成功率的研究应用方向和趋势。

  • 标签: 破裂腹主动脉瘤 开放手术 血管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主动破裂患者术后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腹主动破裂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得到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破裂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在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并发症,有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

  • 标签: 腹主动脉瘤破裂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1案例资料王某,男,26岁,保安.某年12月28日7时许,在卫生间刷牙时,突然倒地死亡.尸体检验(死后6h):尸长186cm,体型瘦长,四肢细长,双脚拇趾内收,其余四趾呈杵状趾、屈握状(见第19页彩图1).心包外观饱满、青紫色,剪开心包腔积聚暗红色血液500ml,心脏重360g,左心室壁厚2cm,右心室壁厚0.4cm.主动根部内膜上有一横行破裂口,长2cm.破裂口对应的主动外膜上有一圆形破裂口,长2cm,与心包腔相通.升主动壁被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囊腔状,升主动腔扩张,周径10cm.肝脏1400g,在肝脏脏面、左右肝叶交界处左肝上有一个小舌状的肝叶,宽1.5cm、长3.5cm,肝右叶增大、变形.

  • 标签: 马凡氏综合征 主动脉瘤破裂猝死 案例分析 遗传性疾病 尸体检验
  • 简介:目的总结5例院内发生的腹主动破裂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5例院内发生的腹主动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因出血性休克所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救治,行肾动脉下腹主动阻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行急诊腹主动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4例手术成功,随访6~3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腹主动破裂是有效治疗方法,对于非腹部疾病引起的住院腹主动患者特别是有明确诱因患者,采取术前降低血压并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是降低破裂主动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破裂 院内
  • 简介:目的探讨破裂主动(RAAA)外科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8年12月救治的38例R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体征、急诊彩超和CT快速诊断,行急诊腹主动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结果均行急诊RAAA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10例(26.3%),其中出血性休克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其他2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快速早期确定RAAA诊断,紧急外科手术治疗,尽快纠正失血所致内环境紊乱是提高RAAA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破裂腹主动脉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胸腹主动(thoracoabdominalaorticaneurysm,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及腹主动动脉样变,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其与降主动和腹主动主要区别为TAAA累及内脏动脉,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切口,介入手术也不能简单使用直型覆膜支架治疗,因而,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技巧与降主动和腹主动截然不同。TAAA自然病程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放手术。而杂交手术,开窗支架、分支型支架及多层裸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更微创的方式治疗TAAA成为可能。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胸腹联合切口 介入治疗方法 裸支架 开窗 覆膜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康医生:我爷爷今年72岁,近半年来感觉胸闷、胸痛,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爷爷患了“主动弓部真性动脉”,体最大处有将近7厘米,随时可能出现血管破裂而出现严重后果,建议尽快到上级医院治疗。请问手术能治好我爷爷的病吗?易东升(广东)

  • 标签: 主动脉瘤 根治 真性动脉瘤 主动脉弓部 血管瘤破裂 医院检查
  • 简介:此疾病一般可能没有症状,但是,您生活的风险肯定会增加!主动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也是机体的生命线。主动将新鲜的含氧血从心脏输送至胸部和腹部,然后分成多支动脉.供血给脚部。机体各个器官和各支动脉赖以生存的血液来自健康的主动

  • 标签: 主动脉瘤 潜伏 多支动脉 含氧血 机体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胸腹主动治疗进展及手术方法,得出结论本院治疗胸腹主动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胸腹主动治疗进展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治疗 脊髓保护
  • 简介:【摘要】腹主动(AAA)是一种严重致死性退行性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主动直径增加超过50%,或腹主动直径>3厘米,好发于肾下段。破裂后死亡率高(>80%)。主要的致病因包括吸烟、年龄增加、男性、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腹主动的主要并发症是主动破裂,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50,000-200,000人死亡。本次研究笔者就腹主动治疗现状实施综述。

  • 标签: 治疗 腹主动脉瘤 外科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腹主动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复杂颈腹主动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标准EVAR治疗的腹主动(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颈解剖特点分为复杂颈组和非复杂颈组,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标准EVAR治疗两组腹主动的结果,评估复杂颈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共纳入CTA和随访资料完整的133例患者,其中复杂颈组88例(66.2%),非复杂颈组45例(33.8%),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失血量、造影剂用量、平均住院日、技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远期再干预、远期内漏、动脉直径增大、生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颈因素与预后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颈直径>31 mm与远期再干预相关(OR=24.975,P=0.02)。结论复杂颈腹主动患者接受标准EVAR治疗并未显著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血管外科手术 复杂瘤颈 腔内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腹主动(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及腹主动动脉样变,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切口,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技巧与降主动和腹主动截然不同,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杂交手术及以开窗支架和分支支架为代表的腔内技术在TAAA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在价值。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外科手术仍然是TAAA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外科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复杂TAAA和腔内治疗失败等临床难题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外科手术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腹主动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失血量少、术后呼吸支持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安全性及微创性已经被认可。

  • 标签: 肿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腹主动手术临床资料。结论通腹主动手术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熟练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有效的护理能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护理
  • 简介:胸腹主动指的是主动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动脉。胸腹主动的分型采用Safi[1]修订的Crawford分型:CrawfordⅠ型胸腹主动动脉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上;Ⅱ型指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下;Ⅲ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平面以下;Ⅳ型指从第12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下;V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上。胸腹主动修复术因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以来是主动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2]。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肾动脉平面以下 左锁骨下动脉 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