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项目简述:本项目丹参提取物采用荣桓科技独有的创新技术,使产品主要指标大大优于目前行业水平,其竞争能力显而易见。目前,采用同等原药材,传统方法得到的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B含量约为8%、丹参2a含量为0.24%,本项目的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B含量约为20%、丹参2a含量为0.6%。

  • 标签: 丹参酮ⅡA 提取物 生产项目 工业化 丹酚酸B 创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参治疗脑腔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40例脑腔梗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丹参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大,差异显著,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NIHSS分值以及ADL分值改善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腔梗患者实施丹参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脑神经受损,安全性高,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丹参酮 脑腔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对21例患者溃疡期压疮病人行清创处理后,敷丹参。结果治愈20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95.2%。提示丹参粉剂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显著。

  • 标签: 溃疡期压疮 丹参酮 喷敷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治疗急性外耳道炎160例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确诊为急性外耳道炎的1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60例患者分为丹参组与对照组,均为8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应用青霉素滴注法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应用青霉素滴注法进行治疗。结果丹参组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3%,前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丹参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种药物能够避免由于抗生素带来的耐药菌株,但是,由于中药成分有着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征,其治疗机理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 标签: 丹参酮 急性外耳道炎 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参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ⅡA磺酸钠,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炎性指标、血脂指标、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概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概率为71.88,在有效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在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变化(P<0.05),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丹参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能使好转概率得到明显提升,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ⅡA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丹参ⅡA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分别为29(45.3%)、19(29.7%)、Ⅱ(17.2%)以及5(7.8%);治疗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参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酮ⅡA 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IIA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1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给予患者依拉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II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36%,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RVP、LVEF、Mpvp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IIA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 标签: 丹参酮IIA 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目的观察痤疮专用锋钩针联合丹参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组采用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丹参口服联合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对其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痤疮专用锋钩针组对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在治疗2周及4周后与丹参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优于丹参组(P<0.05);联合组对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以及综合疗效均优于丹参组.结论痤疮专用锋钩针治疗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丹参联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锋钩针 寻常性痤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了解其规律特点及原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病例分析。结果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病人皮疹、头晕、胸闷、发热等。结论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致过敏性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以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不良反应 药品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Ⅱa对人绒毛膜癌甲氨蝶呤耐药细胞系(JAR/MTX)的杀伤与逆转耐药效应及与甲氨蝶呤(MTX)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根据对JAR/MTX的不同处理分为空白组、DMSO溶媒组、MTX组和丹参Ⅱa组。采用HE染色进行显微镜下各组细胞形态学观察;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作用前后各组细胞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表达;MTT法检测丹参Ⅱa作用前后半数抑制浓度并计算其逆转耐药倍数。结果丹参Ⅱa组药物作用24h可见细胞核肿胀,核膜皱缩及消失,核分裂象减少及坏死,而MTX组细胞坏死不明显。GST-π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HSP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丹参Ⅱa组药物作用24h后HSP27的表达率为20.20%、GST-π的表达率为16.3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Ⅱa组药物作用24h后β-hCG为(23.04±11.32)U/L,与空白组[(358.80±19.00)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Ⅱa与MTX配伍作用于JAR/MTX细胞后的逆转耐药倍数为5.3。结论丹参Ⅱa对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JAR/MTX具有杀伤与逆转耐药的效应,丹参Ⅱa可使JAR/MTX细胞HSP27及GST-π的表达明显下调,并且与MTX同时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丹参酮Ⅱa 人绒毛膜癌 耐药绒毛膜癌细胞系JAR/MTX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钴胺(片剂)结合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近4年确诊为DPN的住院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联合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5.17%,卓著优于对照组的38.6%;且联合组神经传导速度经治疗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甲钴胺片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 标签: DPN 甲钴胺片 丹参酮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意义。结论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明显,可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联合应用 椎&mdash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ⅡA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36例)和丹参ⅡA组(34例),2组在给予相同护肝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丹参ⅡA组采用丹参ⅡA注射液60mg加入5%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联合用药组给予苦参素注射液0.6g加入5%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丹参ⅡA注射液用法同丹参ⅡA组,1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IV型胶原(IV-C)]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用药组ALT、AST、TBIL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及IV-C)均明显低于丹参ⅡA组,白蛋白明显高于丹参ⅡA组(均P<0.01)。结论丹参ⅡA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可以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可能延缓肝纤维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丹参酮ⅡA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及丹参ⅡA磺酸钠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作用。方法40只wister雄性大鼠分为磷酸肌酸钠+阿霉素组干预组(n=10),丹参ⅡA磺酸钠+阿霉素干预组(n=10),阿霉素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14d处死取心脏标本,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和GRP9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TUNEL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与阿霉素组大鼠相比,磷酸肌酸钠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与阿霉素组大鼠相比,丹参ⅡA磺酸钠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和GRP9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并且其变化趋势与心肌细胞凋亡数相似;与阿霉素组大鼠相比,磷酸肌酸钠组及丹参ⅡA磺酸钠组大鼠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阿霉素组大鼠相比,磷酸肌酸钠组大鼠内质网伴侣蛋白GRP9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丹参ⅡA磺酸钠组大鼠内质网伴侣蛋白GRP94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及丹参ⅡA磺酸钠均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阿霉素 内质网应激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及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 标签: 丹参 水溶性成分 综述
  • 简介: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受到了很大重视并且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对丹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浅析,丹参药理作用多样,临床作用明显,应用较广泛。

  • 标签: 丹参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解决复方丹参片工业化生产丹参中有效成分转移率低,成本高问题。过程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ⅡA和丹酚酸B在制剂过程中的转移情况及影响因素,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结论故建议车间对丹参浸泡1小时,采用6倍量乙醇、50%乙醇、水提取,分步浓缩。减少液态中间体的存放时间,控制浓缩温度及干燥温度。

  • 标签: 复方丹参片,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体会。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差异,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在病情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4%,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2%具有显著优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