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传统抗生素的有效性不断下降,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中药作为一种悠久的医学传统,在对抗耐药菌株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中药对抗耐药菌株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 标签: 中药 耐药菌株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ICU分离的主要菌株及其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细菌培养分离的细菌,采用VITEK-2细菌生化药敏鉴定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结果对我院2011年ICU的细菌培养标本分离出的主要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细菌耐药率逐渐上升,耐药谱广,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感染。

  • 标签: 细菌培养 耐药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尿液标本临床分离菌株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老年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分离的1845株非重复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老年尿标本分离菌株位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8.86%和96.04%;加酶组耐药性优于不加酶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为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酶抗菌药物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 标签: 老年患者 尿标本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集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80例患者)。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以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比例最多(98/100,占98.00%),2株其他非发酵菌(占2.00%);98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6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63.26%),20株鲍曼不动杆菌(占20.40%),16株肠杆菌科细菌(占16.32%),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77株呼吸道标本(占77.00%)、11株无菌体液(占11.00%)、8株血液(占8.00%)、1株尿液(占1.00%)、3株其他(占3.0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亚胺培南菌株对氨苄西林亚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00%,耐亚胺培南菌株舒巴坦药物和头孢哌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最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加以合理治疗。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株 亚胺培南 耐药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新生儿科住院患儿298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节、来源的多重耐药菌株患儿的比例,比较其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耐药菌种类差异,同时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冬季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发病几率较高,多发于呼吸系统、皮肤、血液等;早产儿及日龄5d以内者发病率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具体数据分析发现174例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患儿成功救治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史者有142例(81.61%),感染前最常见使用抗生素为三代头孢、氨基广谱青霉素及酞脉类广谱抗生素。结论新生儿由于不成熟的生理特征及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强化综合措施,减少人员接触,及时消毒,加强医生抗生素合理应用观念的培养及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检测能够对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治。

  • 标签: 新生儿科 多重闹药菌株感染 抗生素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分离的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及携带率。方法收集2017—2019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样本,并对其进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测定大肠埃希菌产ESBL情况,PCR检测ESBL基因型及其携率。结果1 529例患者送检中段尿病原菌阳性392例,阳性率为25.6%。分离到病原菌424株,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70.3%、22.4%和7.3%。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有226株,其中44.7%(101株)产ELBL,产ESBL菌株CTX-M型和TEM型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7.1%和70.3%。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其余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本地区门诊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其产ESBL率高、CTX-M和TEM为主要携带基因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敏感。

  • 标签: 大肠杆菌 尿路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室的传播,避免了重症监护室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1年间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96例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 标签: 治疗多重耐药菌 肺部感染 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本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5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st、pνl、psm—mec、sasX、qacA/B、tetM、ermA/B/C、aph(3’)-Ⅲ、aac(6’)/aph(2’’)以及mecA的阳性率分别为0、96.67%、93.33%、74.67%、38.67%、90.0%、96.67%、77.33%、96.67%以及100%。结论MRSA同时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转归、病程以及种类等有关。

  • 标签: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株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某院2021年1月-12月间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并用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并使用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结果为ESBLS阳性株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确认。结果 该院在12个月内从患者送检非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剔除重复菌株后剩余23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11株,检出率为(47.6%)。产ESBLS菌株主要分布科室为泌尿外科28株占25.2%和老年医学科25株占22.5%等,主要标本类型为尿液61株占54.9%、痰液19株占17.1%、血液11株占10.0%等。从药敏结果看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尤其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往往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造成医院内的感染传播。结论 在治疗ESBLS菌种感染时,应根据药敏报告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同时要做好院感监测,防止院内耐药菌株传播。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2年第四季度4715份标本采用VITEKCOMPAT2细菌生化药敏鉴定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结果阳性标本共分离到1561株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的菌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且有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感染。笔者对2012年第四季度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细菌培养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拉菌属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断为莫拉菌属角膜炎的16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风险因素、治疗效果及病原菌的分布变化、耐药性趋势进行分析。应用半自动鉴定仪ATB Reader与质谱检测仪MBT鉴定莫拉菌种。结果:纳入研究的16例莫拉菌属角膜炎均为经实验室检查的确诊病例。经临床特征分析得出,最常见的局部与系统性风险因素分别为既往眼部手术史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痛,最常见的体征是角膜溃疡。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患者中腔隙莫拉菌7例,非液化莫拉菌4例,奥斯陆莫拉菌3例,卡他莫拉菌1例,亚特兰大莫拉菌1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致病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眼部常用药物耐药性不高。结论:在纳入的16例莫拉菌属角膜炎患者中,以眼痛和角膜溃疡多见;腔隙莫拉菌和非液化莫拉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其分离株对药物敏感性较高。

  • 标签: 莫拉菌属 角膜炎 临床特征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我院送检标本超光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NCCLLS推荐的确证实验对临床分离的198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ESBLs鉴定,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共检出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菌株42株,检出率21.4%,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20.6%、23.7%及16.7%。检出菌对青霉素均耐药。多数对头孢三代抗生素耐药率>80%,对磺胺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在60%以上。而氨基糖甙类对产ESBLs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亚胺培南对所有菌表现出较强抗菌作用。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大量应用是产生ESBLs菌的主要原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是产ESBLs菌株临床治疗有效的药物。

  • 标签: 超光谱&beta &mdash 内酰胺酶 革兰氏阴性杆菌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产ESBLs菌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09月我院NICU收治的358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收治新生儿6386例,发生医院感染358例,医院感染率5.6%,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源性感染;检出病原茵2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3株,包括肺炎克雷伯氏杆菌76株、大肠杆菌39株、鲍曼不动杆菌11株、假单胞菌9株、其他杆菌8株;产ESBLs菌株共101株,占革兰氏阴性菌70.6%(101/146),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呼吸道47株、血液15株、消化道2株),占全部肺炎克雷伯氏菌的84.2%,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32株(呼吸道28株、血液2株、消化道2株),占全部大肠埃希氏菌82.0%。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青霉素类及二、三、四代头孢呈现较高耐药率,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0.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2.6%,对美洛培南无耐药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的情况已较为严重,产ESBLs菌显示出对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病原菌 产ESBLs菌 耐药性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伤寒沙门菌株对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分析多重PCR基因扩增产物图谱与青霉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血清型青霉素耐药菌株的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图型,初步了解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上的特点。方法(1)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果发现23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其中耐4~5种抗生素的9株(40%),耐6~9种抗生素的8株(35.13%),耐10种抗生素的6株(26.10%);可分为16个PFGE型,其中5个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结论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PFGE分型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能力较好。

  • 标签: 伤寒沙门菌 抗药性 微生物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百日咳鲍特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体外耐药模式和治疗效果,为百日咳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疑诊为百日咳的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培养百日咳鲍特菌,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资料,菌株以百日咳特异性抗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并经质谱分析最终确认。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抗菌药物治疗2周评价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 029例患儿中211例(20.5%)鼻咽拭子培养百日咳鲍特菌阳性,7月份分离率最高[31.2%(45/144)]。211例患儿中,男105例(49.8%),女106例(50.2%),年龄为3.8(2.2,6.9)个月,114例(54.0%)未接种百白破混合疫苗。192例(91.0%)患儿在标本采集前曾使用抗菌药物,142例(67.3%)来自多孩家庭,其中136例(95.8%)为家庭中的幼子。159例(75.4%)夜间阵发性咳嗽剧烈,61例(28.9%)咳嗽后有鸡鸣样回声。白细胞计数>20×109/L、淋巴细胞计数>10×109/L的患儿分别为94例(44.5%)和97例(46.0%)。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对138株(65.4%)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256.000 mg/L。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对菌株的MIC90分别为0.190、0.190、0.094、0.094和0.750 mg/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所有菌株的MIC均<0.016 mg/L。195例(92.4%)患儿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76例(57.1%)经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满7 d症状无改善者改用或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物。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患儿单药治疗2周[46/48(95.8%)比46/57(80.7%)]、出院后1周[45/46(97.8%)比39/47(83.0%)]和出院后2周[45/45(100.0%)比41/47(87.2%)]鼻咽部细菌阴转率均高于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86、6.15,P=0.019、0.015、0.013)。结论百日咳患儿鸡鸣样回声较少,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评估。

  • 标签: 博德特菌,百日咳 百日咳 儿童 抗药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菌株耐药性表现特征和Hp耐药对其根治目标实现的影响效应。方法针对108例Hp感染阳性患者实施菌株分离处理,运用E-test方法测定Hp岁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药物的敏感性,并运用7d三联疗法和3d四联疗法针对42例患者实施根治治疗。结果Hp对三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7d三联疗法和3d四联疗法对Hp感染的临床根治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具备显著的抗菌耐药性,其耐药性的剧烈程度对临床实际获取的根治率具备鲜明的相关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Hp)菌株 耐药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