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附件扭转的临床特点及保留卵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经手术确诊的200例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200例附件扭转患者的年龄为(28.6±9.9)岁,妊娠合并附件扭转者66例(33.0%,66/200),有症状就诊者188例(94.0%,188/200),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腹痛(94.0%,188/200)。200例患者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150例(75%),经腹手术50例(25%);术中见卵巢或输卵管囊肿大小3~30 cm,平均(9.2±3.1)cm,扭转圈数为0.5~6圈,平均扭转(1.9±1.0)圈。67例(33.5%,67/200)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为最多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卵巢黄体囊肿(19.5%,39/2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及继发卵巢坏死等并发症。经腹手术患者的合并妊娠占比、附件囊肿大小、住院时间均大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16例患者行保留卵巢手术,61例行切除卵巢手术;切除卵巢手术患者的年龄、扭转圈数均大于保留卵巢手术患者(P均<0.05),但合并妊娠占比、附件包块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保留卵巢手术患者术后未出现血栓形成及继发卵巢坏死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复查妇科超声保留侧卵巢均可见血流信号,卵巢体积无明显缩小。结论附件扭转多数以下腹痛就诊,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附件扭转患者行保留卵巢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术中应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卵巢组织和生育潜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适合常规高压氧(HBO)治疗的患者,探讨0.13 MPa HBO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143位患者进行微高压氧治疗(mHBOT),升、降压各10 min,稳压阶段吸纯氧(2次,每次30 min,休息5 min)。结果143例患者中有2例痊愈,1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82例病情好转,无效40例,总有效率72.0%。结论mHBOT对突发性耳聋、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颈腰椎病术后等缺氧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mHBOT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临床应用基本模式之一。

  • 标签: 微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输血治疗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治疗的患者的相关数据,评估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情况;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输血次数和基础疾病对患者进行分组,探讨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2例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和98例血小板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82例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146例,年龄18~82岁。98例血小板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52例,年龄18~88岁。经分析,282例患者红细胞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81.91%(231/282),98例患者血小板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84/98)。经卡方检验,18~60岁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60岁患者(χ2红细胞=7.415,P=0.006;χ2血小板=4.961,P=0.026),输血次数<3的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输血次数≥3的患者(χ2红细胞=7.760,P=0.005;χ2血小板=6.853,P=0.009);急性失血性疾病和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慢性失血性疾病患者(χ2红细胞=18.653,P<0.001;χ2血小板=10.597,P=0.005);发热患者血小板输血有效率低于体温正常患者(χ2=8.459,P=0.004);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低于非手术患者(χ2红细胞=9.928,P=0.002;χ2血小板=5.878,P=0.015)。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成人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相对较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与患者年龄、输血次数和基础疾病有关,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输血疗效 红细胞 血小板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肩峰下间隙注射长效激素、盂肱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物理疗的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肩袖撕裂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予以肩峰下间隙注射长效激素(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盂肱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疗、拉伸训练、主被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肉力量练习。所有患者至少经过6个月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前后使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保守治疗前及随访时的肩关节进行评估。保守治疗前和随访时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共有75例患者经过14~20个月随访,患者的平均年龄(62±11)岁。40%的患者疼痛消失,30%的患者疼痛减轻不需要口服止疼药治疗。70%的患者的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保守治疗前UCLA评分(22.1±1.5)、Constant评分(59.2±5.9)、VAS评分(3.9±0.3),最后一次随访时UCLA评分(35.5±1.3)、Constant评分(87.4±1.3)、VAS评分(1.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6、-8.935、-4.136,均为P<0.01)。结论肩峰下间隙注射长效激素、盂肱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物理疗治疗肩袖撕裂的方法对于早期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回旋套损伤 保守治疗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鼻蝶窦入路脓肿清除术,术中均留取脓液和脓壁组织以备病原学检查,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2周复查头颅MRI和抽血行实验室检查。出院后定期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脓肿复发情况。结果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13/14)、视力下降(10/14)、垂体功能减退(8/14)、尿崩(6/14);8例有感染史,其中7例为鼻窦炎。头颅CT和MRI均可见鞍区或鞍区及鞍上病变,MRI平扫呈中心囊性改变(14/14),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11/14)或不规则增强影(3/14)。术后无一例死亡或发生感染。术后2周复查,所有患者的脓肿均消失。14例患者的脓液涂片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或坏死组织;其中3例检出致病菌,2例为革兰阳性菌,1例为革兰阴性杆菌。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5±1.2)个月(3~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体温正常;术前存在头痛、视力下降的患者症状均改善;存在垂体功能减退的8例患者中,7例好转,1例继续予以药物替代治疗;存在尿崩症的6例患者中,4例恢复正常,2例未恢复,但尿量较术前减少。至末次随访,14例患者复查鞍区增强MRI,均未见脓肿复发。结论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当患者有感染史、存在尿崩症或垂体功能减退,影像学提示鞍区有囊性病变,则考虑垂体脓肿的可能。采用经鼻蝶窦入路脓肿清除术和术后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脓肿 垂体 诊断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Dent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及用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Dent病的患儿6例,总结6例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基因检测结果及用药后尿蛋白、尿钙及肾功能水平。结果6例均为男童,发病年龄1~9岁,随访6个月~4年。6例患儿均有低分子量蛋白尿,其中仅2例尿蛋白电泳显示低分子量蛋白尿比例>50%;肾活检均合并肾小球病变;5例患儿有高钙尿症;镜下血尿5例;佝偻病2例;均无肾脏钙质沉着及低磷血症。基因检测显示,CLCN5突变5例,其中p.C160Yfs*49和p.G523D为首次报道;OCRL1突变1例。患儿采用氢氯噻嗪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治疗后,24 h尿钙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40(0.24,0.43) mmol/kg比0.12(0.11,0.14) mmol/kg,U=2.00,P<0.01],总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减少[77.09 (62.41,88.01) mg/kg比80.33(66.03,92.52) mg/kg,U=12.00,P>0.05]。结论Dent病主要表现为低分子量蛋白尿,部分可不伴高钙尿症,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疾病分型,ACEI及氢氯噻嗪治疗后患儿尿钙降低,但尿蛋白程度无缓解。

  • 标签: Dent病 CLCN5基因 OCRL1基因 高钙尿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89例;年龄为(65±9)岁,年龄范围为31~91岁。患者根据《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标准施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McVay修补术或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和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102例患者均为单侧股疝,其中左侧疝57例,右侧疝45例;79例发生嵌顿或绞窄,23例未发生嵌顿或绞窄。79例嵌顿或绞窄股疝患者行急诊手术,其中35例行开放McVay修补术(5例为腹腔镜手术中转),44例行腹腔镜TAPP。23例未发生嵌顿或绞窄股疝患者均行择期手术,其中3例行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20例行腹腔镜TAPP。102例患者中,87例术中使用补片。10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2±3)min;102例患者术中均留置引流管,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2±0.3)d;术后住院时间为(3.5±1.3)d。(2)随访情况:10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3)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1~12个月。79例行急诊手术患者中,随访期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肠梗阻、血清肿、肠瘘、患侧疝复发分别为5、4、3、3、1、1、1例,死亡3例。1例术后肠瘘患者行二次肠造口术,术后3个月行肠还纳术,其余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23例行择期手术患者中,随访期间血清肿、肠瘘、患侧疝复发各1例,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早期、准确诊断,且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及时施行手术可有效治疗股疝。

  • 标签: 腹股沟疝 股疝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寻慢性胃炎实行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病患12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各60例的两组,常规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行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96.67%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85.00%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胃炎实行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患不适感,提升治疗有效率,保证预后效果,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加味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中医;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夫妻间肾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0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的夫妻间肾移植(夫妻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完成的父母与子女间(父母组)以及直系兄弟姐妹间(兄妹组)肾移植进行比较,分析三组活体肾移植受者的移植效果。结果夫妻间肾移植3年及5年移植肾存活率为94.1%及83.7%,与另外两组活体肾移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0);在术后3年内各时间点血肌酐比较上,夫妻间肾移植与其他类型活体肾移植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年及5年的血肌酐比较上,夫妻间肾移植与直系兄妹间肾移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父母子女间肾移植的血肌酐值更低(P=0.014、0.038);夫妻间肾移植术后1年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亲属肾移植(P=0.029);供者年龄,受者性别,供、受者体型匹配及术后1年内AR的发生与活体肾移植术后1年血肌酐具有独立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48、-26.03、-15.95及10.23;P=0.003、P<0.001、P<0.021及P<0.013)。结论夫妻间肾移植相比于其他类型亲属肾移植具有同样可靠的临床效果,可以成为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力推广,但相比其他类型活体肾移植应更加警惕排斥反应的发生以获得更佳的肾移植效果。

  • 标签: 肾移植 活体供肾 肌酐 夫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乳糜漏的可行性、安全性、治疗效果,以及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60例乳糜漏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乳糜胸37例、乳糜腹10例、乳糜尿4例、乳糜胸合并乳糜腹5例、乳糜胸合并心包积液2例、盆腔乳糜性积液2例。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均先行淋巴管造影,而后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统计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淋巴造影成功55例,5例患者乳糜池和胸导管未见显影,造影成功率91.7%。单纯淋巴管造影23例、胸导管栓塞23例、乳糜池胸导管针刺毁损5例、直接淋巴管栓塞4例、胸导管球囊扩张成形5例。治疗后痊愈39例(65.0%)、有效14例(23.3%)、无效7例(11.7%),总体有效率88.3%(53/60)。并发症发生率8.3%(5/60),均为轻症并发症。失访患者4例,完成随访者56例,随访时长0.5~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病情复发1例(2.0%,1/49)、死亡8例。结论介入治疗乳糜漏安全、有效、并发症低。根据淋巴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合理可行,疗效良好。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乳糜漏 淋巴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血管内再通术(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66例CICAO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颈内动脉起始处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观察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结果66例患者中,58例(87.9%)血管再通成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1%(4/66),其中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例颈部切口肿胀压迫气管,均治愈。术后随访6~33个月,58例再通成功的患者中,34例临床症状改善,24例稳定;47例患者行DSA或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3例(原闭塞节段均在颈内动脉起始段至床突段或以上)再闭塞,4例再狭窄,但均无明显症状。8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6例症状稳定;2例症状加重,出现新发脑梗死。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的CICAO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闭塞率较低,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慢性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内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外科1999年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6例肝豆状核变性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9.5岁(14~54)岁。采用电话、门诊及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起点为手术当日,以受者死亡为终点,观察受者术后生存情况、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角膜K-F环变化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和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结果16例肝移植受者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15例,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个月(6~260)个月。16例受者1、5和10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3.8%、85.2%和75.8%。10例角膜K-F环阳性受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1个月消失。5例伴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除1例死亡外,其余4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受者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原位全肝移植和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能有效的改善受者铜代谢和神经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血管内再通术(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66例CICAO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颈内动脉起始处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观察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结果66例患者中,58例(87.9%)血管再通成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1%(4/66),其中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例颈部切口肿胀压迫气管,均治愈。术后随访6~33个月,58例再通成功的患者中,34例临床症状改善,24例稳定;47例患者行DSA或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3例(原闭塞节段均在颈内动脉起始段至床突段或以上)再闭塞,4例再狭窄,但均无明显症状。8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6例症状稳定;2例症状加重,出现新发脑梗死。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的CICAO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闭塞率较低,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慢性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内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s,VAAs)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46例内脏动脉主干VAAs行腔内治疗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18例VAAs行腔内隔绝术;28例VAAs行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结果18例腔内隔绝术造影示瘤腔均完全隔绝,技术成功率100%(18/18);28例行联合栓塞后26例瘤腔致密填塞,2例瘤颈显影。术后CTA平均随访(36.5±2.3)个月,覆膜支架隔绝VAAs后,瘤腔完全隔绝率100%(18/18),载瘤动脉通畅率94.4%(17/18);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VAAs,瘤腔填塞获完全隔绝率85.7%(24/28),载瘤动脉通畅率92.9%(26/28),两组间比较,瘤腔完全隔绝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5,P=0.048),载瘤动脉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 P=0.786)。结论VAAs覆膜支架修复或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动脉瘤 血管内手术 支架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部大分割放疗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自2007-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93例肺转移瘤患者,男124例,女69例,中位年龄58岁,中位KPS评分80分。原发肿瘤以肺癌(33.7%)、结直肠癌(21.2%)、头颈部肿瘤(13.5%)、乳腺癌(10.9%)为主。分析大分割放射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9.9个月(95%CI为55.1~64.6个月),共治疗317个病灶,90.7%应用4D-CT定位,应用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螺旋断层治疗(TOMO)技术者分别占69.4%、28.0%、2.6%,中位大体肿瘤体积、计划靶体积分别为5.0(0.2~142.3)、12.0(1.0~200.1) cm3。处方剂量以60 Gy分4~15次为主,中位计划靶体积剂量60(45~70) Gy;生物等效剂量96(60~150) Gy。1、3、5年局控率分别为95.7%、91.3%、89.9%,原发肿瘤至肺转移诊断中位时间是局控率的影响因素(P=0.027)。1、3、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1%、60.8%、46.2%和54.3%、30.3%、19.9%,放疗前肺外远处转移和原发肿瘤至肺转移诊断中位时间是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因素。未见>3级不良反应。结论图像引导放疗大分割精准放疗对肺转移瘤可取得安全且较好的结果。

  • 标签: 肿瘤转移,肺/图像引导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大分割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杂交技术治疗腹壁复杂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杂交技术修补腹壁复杂切口疝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复杂切口疝患者手术顺利,其中巨大切口疝46例,疝环缺损(14.46±2.22)cm,复发疝9例,造口旁疝6例,手术时间(140.74±43.24)min,术中出血(59.02±35.20)ml,术后疼痛评分(3.97±0.91)分,术后住院时间(7.54±2.88)d。术后随访12~48个月,术后出现血清肿2例,切口感染1例,慢性疼痛2例,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杂交技术修补腹壁复杂切口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杂切口疝 杂交技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治疗更年期失眠的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包括708例更年期失眠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针刺组可显著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MD=-3.36,95% CI(-4.50,-2.22),P=0.000 01]、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Kuppermen评分,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针对照组相比,针刺组可显著降低PSQI总评分[MD=-3.98,95%CI(-6.35,-1.61),P=0.001]和失眠严重指数评分。在不良反应方面,仅有1名研究报道失眠恶化为不良事件,余未明确指出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当前有限证据显示,针刺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更年期睡眠质量及相关症状。

  • 标签: 针刺疗法 更年期 入睡和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波和黄金微针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不同程度的腋臭患者116例,分别用miraDry微波仪(56例)和黄金微针(60例)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经12个月随访,微波组有效率为94.64%(53例),复发率为5.36%(3例);黄金微针组有效率为93.33%(56例),复发率为6.67%(4例),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均为0.088,P值均为0.767)。但是,微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黄金微针组为6.67%(2例皮肤烫伤和2例瘢痕形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49)。结论黄金微针与微波治疗腋臭临床疗效相当,但微波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臭汗症 微波 脉冲射频术 黄金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肾脏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婴儿期起病的45例肾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并评估预后。治疗方法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等多学科诊疗模式。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不良预后高危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45例患儿中男24例、女21例,起病年龄7(3~11)月龄,初诊时肿瘤长径9.7(4.9~25.0)cm。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分期为Ⅰ期5例(11%),Ⅱ期22例(49%),Ⅲ期8例(18%),Ⅳ期6例(13%),Ⅴ期4例(9%)。危险度分组为低危组5例(11%),中危组22例(49%),高危组18例(40%)。44例(98%)未行术前穿刺活检,26例(58%)接受术前化疗,39例(87%)接受术后化疗,2例(4%)联合三维适型放疗。预计5年总体生存率(83±7)%,预计5年无事件生存率(76±8)%。以血尿为首发症状起病[3/8比83%(30/36),χ2=7.005,P=0.024]、肿瘤长径≤8 cm[5/11比 85%(28/33),χ2=5.606,P=0.027]以及病理类型划分为高危组[7/18比100%(26/26),χ2=21.928,P<0.01]是本组肾脏肿瘤患儿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婴儿期起病的肾脏肿瘤患儿预后良好,以血尿起病、高危组病理类型病例预后差。

  • 标签: 肾肿瘤 婴儿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高危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清宫术(在超声监视下或腹腔镜监视下)、宫角切开取胚或宫角切除术(手术入路为腹腔镜或开腹)。采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是否发生PEP等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分析发生术后PEP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9例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的宫角妊娠患者,其年龄为(32.9±4.8)岁;其中18例术后发生了PEP,术后PEP的发生率为16.5%(18/109)。经产妇(OR=7.639,95%CI为2.063~28.279,P=0.001)、病灶最大径<1.5 cm(OR=8.600,95%CI为2.271~32.571,P=0.002)是影响宫角妊娠患者术后发生PEP的危险因素。在宫角妊娠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中,超声监视下清宫术后PEP的发生率最高(56.0%,14/25),明显高于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术(1/10;χ2=6.172,P=0.013);清宫术后PEP的发生率(42.9%,15/35)显著高于宫角切开取胚或宫角切除术(4.1%,3/74;χ2=25.950,P<0.01)。宫角妊娠手术中切除患侧输卵管及围手术期使用甲氨蝶呤(MTX)的患者术后PEP的发生率分别与未处理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产妇、病灶最大径<1.5 cm以及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是宫角妊娠术后发生PEP的危险因素。宫角妊娠患者宜行宫角切开取胚或宫角切除术;若患者具备行清宫术的条件,建议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对于手术病灶清除确切的患者,不推荐常规预防性使用MTX。

  • 标签: 妊娠,异位 妇科外科手术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