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联合TDP神灯留置静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26例)和对照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间留置静脉患者52例,分成观察组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药联合TDP神灯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静脉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TDP神灯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留置所致的静脉,不仅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中药塌渍,TDP神灯,留置针,静脉炎,护理,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留置静脉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发生静脉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1月住院发生静脉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3天后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留置静脉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 马铃薯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留置静脉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留置静脉输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带肝素帽留置输液,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留置静脉的原因及护理策略.结果120例患儿中,7例患儿出现静脉状况,发生率为6%,其中4例患儿由于药物引起静脉,3例患儿由于输液外渗引起静脉.结论小儿留置静脉引发原因十分复杂,且危险因素多,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对穿刺针、穿刺部位予以合理的选取,还要控制液体输注量、时间以及速度,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留置静脉的发生率.关键词静脉;静脉;护理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8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浅静脉留置穿刺置管在临床护理应用越来越普遍,它使有钢针输液变为无钢针输液,这技术的成熟运用,既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又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然而在应用中也带来了一些并发症,特别是长期置管病人静脉的发生是一个主要问题。笔者于2012年1月至3月对我科160例浅静脉留置患者预防静脉进行穿刺、置管、输液等方面的护理,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应用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静脉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对我科于2011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116例患者留置后共有6例患者出现静脉,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Ⅰ度5例,Ⅱ度1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临床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操作技术,明确静脉的相关因素,做好早期的预防可减少静脉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静脉留置静脉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入院并使用静脉留置输液治疗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生静脉的处理方法。结果发生静脉26例,后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前期水平。结论随着安全意识及入院评估的加强,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静脉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降低留置所致静脉的发生率,根据其导致静脉的主要原因,探讨多种护理措施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8年3月~2010年4月278例使用留置的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用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静脉的情况。结果试验组仅有Ⅰ、Ⅱ度静脉的发生,静脉发生率为5.76%;对照组Ⅰ、Ⅱ、Ⅲ、Ⅳ度静脉均有发生,静脉发生率为2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使用留置导致静脉的原因,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留置所致的静脉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引起静脉的原因。方法 :对原因进行分析 ,确定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实施相关的护理后 ,静脉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止静脉的责任意识,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的穿刺部位和临床观察以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是防止静脉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降低留置所致静脉的发生率,根据其导致静脉的主要原因,探讨多种护理措施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8年3月~2010年4月278例使用留置的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用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静脉的情况。结果试验组仅有Ⅰ、Ⅱ度静脉的发生,静脉发生率为5.76%;对照组Ⅰ、Ⅱ、Ⅲ、Ⅳ度静脉均有发生,静脉发生率为2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使用留置导致静脉的原因,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留置所致的静脉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引起静脉的原因。方法对原因进行分析,确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实施相关的护理后,静脉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止静脉的责任意识,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的穿刺部位和临床观察以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是防止静脉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留置配合中药贴敷疗法预防静脉护理效果。方法:纳入100例采用浅静脉留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留置;给予观察组患者自制中药膏贴敷。对比2组患者静脉滴注期间疼痛级别、静脉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留置治疗过程中,中药贴敷疗法可对静脉的发生起有效预防作用,使患者疼痛得以减轻或缓解,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 中药贴敷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引起静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 106 例采用 静脉留置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53 ,综合护理干预 )和对照组( n=53 ,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静脉留置患者护理中可以降低静脉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留置导致静脉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科室自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留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静脉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静脉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留置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静脉的发生,使护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6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所致静脉,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用中药膏剂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膏剂外敷对留置所致静脉效果肯定.

  • 标签: 中药膏剂 老年患者 留置针 静脉炎 外敷
  • 简介:  摘要:目的:對留置输液时发生静脉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输液时发生静脉的患者共计94例,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乙组的静脉预后效果明显高于甲组,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人员应掌握静脉留置的有效应用,注意每一环节,预防静脉的发生,并进行有效应对。结果护理人员防范措施和应对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加强。结论我们控制、减少静脉的发生因素,及时护理应对,有效减少静脉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ICU 患者静脉留置静脉护理策略。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110 例 ICU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静脉发生率。 结果 :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且 实验组患者护理静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