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TIP是近年来由俄罗斯地震学专家提出的一套中期地震预报方法。TIP即分析某个地区的地震序列,找出地震发生概率的增加时段。该方法所用资料是余震分离处理后的主震序列所构成的地震流,每个主震由6个分量组成的矢量表示,即:{t_i、φ_i、λ_i、h_i、M_i、B_i(e)}这里i是主震的序号,t是发震时刻,φ是纬度,λ是经度,h是深度,M是震级,B(e)是主震后

  • 标签: TIP 发震时刻 天山地区 回溯性 乌恰 震源区
  • 简介:通过研究中国的长时间地震序列,发现在过去700年存在有明显的44年周期.利用这一周期进行预测的话,可以很好地计算出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发震年份.同时利用该周期预测了未来几年国内强震的发震时间,研究认为2015年我国可能发生强烈地震.

  • 标签: 强震 预测 2015年
  • 简介:采用小震调制比对山西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研究,得知未来3年内可能于1999年到2000年前后在太原盆地南端和大同盆地南端发生5.5~6.0级强震

  • 标签: 中强震预测 小震调制比 山西地区
  • 简介:应用双向差分分析方法对青海地区5级以上地震、中国大陆西部、南北带及全国范围内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模型的理论预测结果;该方法对5.0级以上强震的长趋势判定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双向差分模型 地震趋势预测 青海 中国大陆 模型检验
  • 简介:本文将20世纪全球强震活动划分为7个活动期,以国内中强以上地震同期活动资料进行比较,对未来国内强震活动趋势作出中期的统计概率预测,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较为有力的判据。

  • 标签: 历史类比法 概率预测 强震活动
  • 简介: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一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 标签: 大陆西部 强震 地震预测 危险性分析
  • 简介:2017年12月,玉米市场在补贴传闻之下深加工"抢粮"收购加剧市场恐慌性、下游饲料企业也陆续提前备货,叠加华北局部粮质受损,造成产区售粮进度偏快价格持续走高。预计2018年玉米价格持续震荡上行。

  • 标签: 玉米市场 强震 月报 玉米价格 饲料企业 深加工
  • 简介: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附近发生里氏7.0级地震.给当地供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破坏”.看罢报道.我猜想.假如在一些地方发生如此强震.那肯定会出现不少感人的英雄。然而.新西兰在强震之后却没有出现英雄:

  • 标签: 新西兰 英雄 基础设施 大城市 供电
  • 简介:2012年11月14日,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在与给参联会主席马丁·登普西的备忘录“突然”提及了“德育”,他要求军队尤其是高级军官必须加强职业品德教育。

  • 标签: “德育” 美军 丑闻 “突然” 国防部长 品德教育
  • 简介:利用数字化地震资料,对玉树地区2006年5.0、5.6级和2010年7.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尾波Q值、波速比及应力降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为走滑型与该地区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2个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波速比和应力降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别是玉树7.1级地震前的肘94.7级地震出现显著差异,应力降值在地震序列的活跃、平静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 标签: 青海 玉树 中强震 震源参数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鉴于当时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统治当局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知之甚少,每遇地震灾害,既不能防,又无法抗,不是惊疑失措,束手待毙,就是求神拜佛,祭告山川。面对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灾民,虽然偶尔也有少许的救济,但大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救灾 四川 技术发展水平 地震灾害 自然现象
  • 简介:4月14日、16日.日本九州熊本县先后发生6.5级和7.3级地震。地震引发大规模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二次灾害。熊本县东部山区南阿苏村地震后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灾情严重.

  • 标签: 九州 日本 山体滑坡 东部山区 泥石流 地震
  • 简介:根据NGDC提供的太阳黑子资料,分析了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上巨震活动的关系。一般来说,地震发生的平均相位角大致在69.5°∽103.7°和256.3°∽290.5°之间,在每个太阳黑子活动的双周强震容易在黑子活动的峰值出现,而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单周强震较易在黑子活动的谷值出现,并指出在今后3∽4年内,欧亚大陆发生8级以上巨震的可能性很大。

  • 标签: 太阳黑子 巨震 地震活动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76级强震前电磁辐射变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电磁辐射在短临预报的作用,同时给出了初步判断震中位置的方法

  • 标签: 电磁辐射 前兆异常信息 异常特征
  • 简介:为进行强震的年度预测,采取年变化率做为水位变化参量,大于或小于一定的年变化率值即为强震异常。在研究多年的强震前地下水位异常震例的基础上,在云南3个地震区分别确定了指标观测井及其强震预测指标:丽江地震区选择丽江井,水位异常判定指标为年变化率R临≤-1.10;楚雄地震区为大姚井,指标是R临≥0.03;滇西南地震区为双江井,指标是R临≤-0.30。分区建立的预测指标对于强震的时空强三要素可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这些研究结果可在今后的预测实践检验与修正。

  • 标签: 年度预测 地下水位 年变化率 指标观测井 强震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 本文针对 强震区公路隧道 震害类型展开分析,内容包括了 隧道洞口震害、不良地质震害、断层段震害等,通过研究洞门抗震加固、明洞抗震加固、减震层的布置、加强基础处理、内部衬砌施工、设置抗震缝、钢筋网水泥加固等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公路隧道抗震性,延长公路隧道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强震区 公路隧道 不良地质 减震层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直接影响到大坝地震的监测和震害的预警。当前环节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的远程传输系统的发展给当前阶段的地震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坝地震监测和震害的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大坝 强震监测 震害预警 问题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