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强调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展和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方式和积极作为。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中外合作
  • 简介:摘要: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国民对于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愿望与需求非常强烈。为了实现APP的开发,我们所需要的技术除了我们专门为了应对中外网友可能因为身处不同地区的网络带来的交流不便,开发出的数据传输超低延迟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让来自不同国家的用户体验到零缓冲、超低延迟、大带宽,还有Discuz社区论坛软件系统、流量控制算法、网络传输协议(TCP与UDP混用)多通道技术、软件开发所需技术,数据爬虫工具技术,谷歌开源神经翻译技术,以上技术论证该APP应用于中外的可行性。

  • 标签: 数据传输超低延迟 流控算法 网络传输协议
  • 简介:农发行对外交事业致力于服务和推动农发行业务发展和内部改革,采取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姿态,广交世界五大洲同业。经过15年的持续发展,农发行从初为海外同业所认识,到成为国际农业金

  • 标签: 对外交流
  • 简介:读罢《温州大学学报》“中外史学交流”专栏四篇大作,观文有感,不由想起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之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倘用之于文明(或文化)也是这样,一个文明(或文化)能永葆青春,它的“源头活水”来自于交流.观世界文明之进程,一个沉睡或休眠的文明,怎能有“天光云影”,成卓然气象.因而,文明(文化)以交流而出彩更新,史学交流尤甚,理由呢?因为史学,它是文化中的文化,文明之中枢.

  • 标签: 交流 史学 大学学报 文明 文化 云影
  • 简介:【摘要】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与佛教文化交流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在中古时期(汉一唐),佛教僧侣西行求法,东来传教,或陆路,或海路,往返于中国本土与域外诸国之间,是古代东、西方交通往来的重要内容。中外僧侣东来西往主观上是为了弘扬佛法,他们或逾越流沙,或泛漾洪波,着其先鞭,导夫先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古中国对外交通路线的开拓和发展。佛教僧人西行求法亲见亲闻的纪行之作,不仅大大充实了中外通史的内容,而且可以与正史文献参照比勘,成为我们研究中古中外通史的珍贵资料。

  • 标签: 佛教交通
  • 简介:国际劳工组织代表团访问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2015年5月21日,国际劳工组织和亚太区域工会代表团20余人到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就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情况访问参观,并到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张文新创新工作室交流学习.

  • 标签: 对外交流 国际劳工组织 学院 建设工程 职工素质 创新工作室
  • 简介:2010年9月22日,这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的客人来自澳大利亚和英国索引协会(工作者协会)的俩女士已经在复旦光华楼18楼会议室等着我们。澳大利亚索引协会主席叫玛丽,大眼睛,金头发,略胖,中年人;英国索引协会主席、《索引家》杂志主编叫茉莉,带着眼镜,与玛丽正好相反,略瘦,约六十岁左右。我们中方的人多一些。

  • 标签:
  • 简介:《新增格古要论》一书的原本《格古要论》为明初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人曹昭所作,序言时间为“洪武二十一年戊辰春三月望”,即公元1388年。此书到景泰时,为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吉水县)人王佐校订、增补,成为《新增格古要论》。新增凡例说:“是编自景泰七年丙子夏四月中旬得李、孙二公旧本,至其七月考校、增完,又至天顺三年己卯夏四月上旬欲命工锓梓点校始完。”

  • 标签: 中外交流 明初 西洋 《格古要论》 吉水县 上海市
  • 简介:外交》(DiplomaticHistory)是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协会(theSocietyforHistoriansofAmericanForeignRelations)创办的刊物。学会成立于1967年,是美国唯一一个以研究美国外交和对外关系为中心的学术机构。1977年创刊的(《外交》也因此成为研究美国外交、对外关系以及国家安全的学术阵地。

  • 标签: 美国外交史 简介 对外关系 学术机构 国家安全 史学家
  • 简介:智库外交存在三种形式:知识外交、二轨外交和公民外交.中外智库外交在五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独立性、知识、对象、战略与机制.中国智库外交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独立性,创造解决问题的知识,锁定专门的服务对象,拥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创建合适的机制.

  • 标签: 外交 智库 存在差异 服务对象 独立性 知识
  • 简介:(一)荷兰莱顿大学蒂欧教授来厦访问荷兰皇家协会会员、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莱顿大学东南亚和太洋洲研究系主任蒂欧(A·Teeuw)教授夫妇于4月8日至12日来厦进行学术交流。蒂欧教授在厦门大学期间,向南洋研究所、历史系、中文系和外文系等单位有关人员先后作了二次报告。在题为《荷兰学术界研究印尼问题概况》报告中,他着重介绍莱顿大学自1851年该校成立印尼语言文学系以来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少印尼学生在荷兰留学后成为印尼民族运动的先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对印尼的研究曾一度中断,1975年成立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双方合作研究印尼地方。目前有20多个印

  • 标签: 中外学术交流 外文系 历史系 交流委员会 文学系 南洋研究所
  • 简介:一、荷兰莱顿大学和厦门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议由荷兰莱顿大学校长卡特先生,莱顿大学汉学院院长许理和教授和包乐付教授等三人组成的代表团,在荷兰驻华使馆二等秘书施柏青先生陪同下,远涉重洋,于1983年10月16日至21日专程访问了厦门大学,受到厦门大学校长田昭武教授、付校长未力功、南洋

  • 标签: 中外学术交流 荷兰莱顿大学 许理和 包乐 二等秘书 田昭武
  • 简介:中医药学术几千年的对外交往中,以输出为主,引进吸收较少,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有3个主要原因:①自我完善的医学体系,形成了其体系的稳固性、排他性;②自我封闭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对外邦文化的藐视与排斥;③文化势差的副作用,规定了文化输出为主的交流态势.

  • 标签: 中外医药交流 原因分析 排异性 自我封闭 文化势差 中医学史
  • 简介:<正>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同海外国家开始了文化方面的接触和交往.本书以史话的形式,描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50则饶有趣味的小故事,诸如西方人心目中的“赛利斯”、风靡长安的骠国乐舞、中国的饮茶与日本的茶道、享誉海外的中国内画鼻烟壶、折扇与中日文化交流、席卷西欧的“罗科科旋

  • 标签: 中外文化交流 史话 海外国家 鼻烟壶 中日文化交流 内画
  • 简介:成立于1949年12月1日的中国国际书店(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个担任书刊进出口工作的机构。开始它以进口苏联出版的中文版图书在国内发行为主.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向世界各国进出口书刊为主要业务的单位。新中国成立伊始,—方面亟待通过出口书刊在国际上树立崭新的形象,另—方面,需要通过进口国外书刊,特别是科技方面的书刊.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当时,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这一工作主要是靠国外左派、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办的小书店来进行的。它们被亲切地称为“红色书店”。

  • 标签: 书刊 新中国成立 进出口工作 交流 经济文化建设 图书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