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已有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学术讨论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奴隶社会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是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而其有关中国古代奴隶制的学术思考。早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便已基本形成,在当代中国曾影响极大,以致社会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社会。略有分歧的是郭沫若认为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

  • 标签: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奴隶社会 奴隶制社会 标识 考古 史前
  • 简介:一、前仰韶时代城邑(7000—5000BC)这是东亚大陆城邑的初现期。已发表材料的城址13处,均为环壕聚落。在北起辽河,南至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广大地域均有分布,而以钱塘江流域上山文化的环壕聚落最早。其中兴隆洼文化的环壕聚落最为集中,计5处。此外在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黄河下游的后李文化、淮河中下游的顺山集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皂市下层文化中都有分布,

  • 标签: 城邑 中国史 兴隆洼文化 专稿 扫描 先秦
  • 简介:“先秦”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从字面上看下限明确,截至秦王朝诞生的公元前221年。上限则不确定。由于其源自文献,本意也就有了狭义史学的特征,一般被界定为夏商周三代,而多指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笔者取“秦以前的时代”的概念①,对其上限则不做明确的界定。就本文涉及的时段而言,可上溯至公元前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 标签: 先秦 中国史 扫描 城邑 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周三代
  • 简介: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3月16日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顺风相送·指南正法》新书发布会上,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顺风相送》影印本首次与读者见面,为这一事实提供了有力佐证。

  • 标签: 钓鱼岛 影印本 史籍 中国 记载 新书发布会
  • 简介:2017年6月20—22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在天津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

  • 标签: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史学 学术论坛 现当代 性别 议题
  • 简介:2017年6月20—22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

  • 标签: 中国史学 学术论坛 《妇女研究论丛》 议题 性别 当代
  • 简介:2017年6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当代中国研究所和渭南师范学院联合承办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理论论坛在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 师范学院 中国史 渭南 论坛
  • 简介:把党史、国史(以下称“两史”)教育引向深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深入开展“两史”教育,要以传扬红色精神为纲对青少年进行“两史”教育,要以传扬红色精神为纲,沿着红色精神的线路,让青少年走进红色精神的高原,让红色精神走进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思想上产生对红色精神的敬慕,进而升华成对红色精神的忠诚信仰。

  • 标签: 国史教育 党史 红色精神 青少年 精神世界 新课题
  • 简介:当前,我国高校党史国史教育教学面临诸多瓶颈,青年大学生的党史国史素养比较薄弱。各高校应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创新教学模式、挖掘红色资源、改进实践活动、完善教师队伍、开发辅助教材、利用网络技术等,探索一套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挥好党史国史这门“必修课”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党史 国史 路径
  • 简介:大卫·休谟不仅是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撰述《英国史》的思想背景包括大陆理性主义、本土经验主义和古典学教育背景。在史学本体论方面,休谟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历史的功用在于揭示人性中恒常的普遍原则,但在具体撰述中又有所突破;作为启蒙思想家,休谟对理性精神推崇备至,但经验主义又使他对理性抱有怀疑的态度;在政治思想方面,休谟认为混合政体是最优秀的政体,兼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倾向;在具体撰述方法上,休谟虽强调史料批判的作用,但也大量运用想象思维塑造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文史不分的特点。休谟史学蕴含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标签: 大卫·休谟 《英国史》 启蒙 文史融通
  • 简介:明代外交家陈诚多次往返中亚,途经吐鲁番时曾摹打高昌旧碑而归,赠与友朋。胡广《记高昌碑》一文正是据此而来。与高昌国相关的拓本,分别是《重光寺铭》《记寺田园刊之碑》《右卫将军领宿卫事麴彀芝追远寺铭》和《无量寿窟铭》,是高昌国重要史料。根据这些史料,高昌国佛教史需重新认识,而麴宝茂作为麴嘉之子的身份确认,高昌的政治史也有了重大发现。新史料对於历史研究的推进,常常出人意表,《记高昌碑》再次赠与学术界惊喜。

  • 标签: 胡广《记高昌碑》 麴氏高昌 佛教 麴宝茂
  • 简介:通多对《史传事略·史局宋编修原书》的分析,探讨宋湘在翰林院国史馆的修纂活动,确定《史馆儒林传稿》的具体撰写时间。此外,以其编修广东儒林传、文苑传为切入点,力图使其九年的京官生活更加清晰明确。

  • 标签: 宋湘 国史馆 《史传事略》 《广州大典》
  • 简介: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战国楚简第8号简是一枚零简,内容仅10字(含重文符),言及官名“司埶”,是主管暬御之臣,即近臣的官职。简文中的“子国”即春秋晚期楚惠王时担任令尹的公孙宁,可知“司埶”是楚国官名。通过对相关史事及官制的考察,可知“司埶”与“寝尹”同官异名,当时担任此职的应是王孙由于。这枚简很可能是记录惠王时期楚国历史之篇章的一部分,是春秋晚期楚国史研究的材料。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 馆藏楚简 司埶 寝尹
  • 简介: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对社会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想要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离开国史教育是绝对不可行的。本文是对如何更好推进国史的学习进行的思考,主要从当前社会对国史学习认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回顾国内外对历史的态度,进而论证学习历史的价值与意义,力求寻找到推进高校国史教学工作前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国史学习 大学生 价值与意义
  • 简介:改变传统的以时间顺序为限,而以交通路线为中心,并利用交通史著述的成果去呈现蜀汉北伐书写,是一种有益尝试。这对军事史、三国史书写带来的启发是:魏延大破郭淮之役应当与陈式平定两郡之役受到相似重视;诸葛亮与姜维北伐主要不经由祁山,诸葛亮时代的六大战役中除了两次经由祁山、一次经由陈仓、一次经由褒斜之外,还有一次是经由陇蜀古道,一次是经由沓中阴平道;姜维的北伐有一次经由傥骆道,六次经由沓中阴平道,两次经由陇蜀古道;羌中、阳溪与“入南安界”的记载,曹魏雍州刺史的驻地都值得细考;经由褒斜道北伐的五丈原战役是蜀道文化的亮点。

  • 标签: 北伐 诸葛亮 姜维 蜀汉
  • 简介:为激发青少年感恩党、感恩祖国的内在情感,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中国关工委2005年联合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等部委举办党史教育计划活动,2011年把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列入中国关工委五年规划要点。

  • 标签: 党史研究室 学习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 品牌 国史 中央党校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唯物史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9日-2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井冈山干部学院、北京市委党校、福建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福建日报》等报刊的编辑、记者近5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术研讨会 唯物史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邓小平理论研究
  • 简介:中国话语的关键是“中国”,强调的是话语及其理论支撑的民族性、特殊性。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打造中国话语的总体要求。中国话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启示;中国话语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讲清楚中国道路的“中国特色”为根本任务,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理;中国话语应当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作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话语要把世界最关注的中国问题说清楚,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主张,强化议题设置能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改变长期以来“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 标签: 中国话语 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
  • 简介: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高昂的中国精神,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是抓住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追寻梦想的实践砥砺和凝练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力量源泉在于追寻梦想的实践,其本质和生命力也在于其实践性。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以中国精神助推中国梦,自觉以推动实现中国梦作为起点和归宿,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起来,以中国精神塑造好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 标签: 中国精神 中国梦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