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中医肿瘤临床体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医肿瘤临床治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肿瘤临床体系用于肺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毒病机理论 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
  • 简介:随着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在中医学的肿瘤病机理论中创新出了一种新的病机理论,即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的提出,是中医肿瘤研究方面的进步,根据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中医肿瘤有了新的认识,加强对癌毒病机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医肿瘤辨证论的效果,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中医肿瘤辨证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叙述了中医肿瘤中癌毒病机理论的应用,还阐述了中医肿瘤中癌毒病机理论的辨证论

  • 标签: 辨证论治 中医 癌毒病机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总结临床瘤经验,不断强化瘤措施,力求为肿瘤患者服务。方法通过四十余年的大量临床资料分析、对比、研究、总结,去伪存真,取其精华。不断丰富临床治疗手段,增强和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中医肿瘤病治疗,应是综合系统地,辩证而施,非单一性。重点在于“扶正固本”“利气破瘀”“温经通络”、“抗毒排毒”“软坚除痞”之法,“三合”“五位一体”“靶向”是其基本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

  • 标签: 中医肿瘤病治疗 &ldquo 三合&rdquo &ldquo 五位一体&rdquo &ldquo 靶向&rdquo
  • 简介:中医肿瘤学较之中医其他学科起步较晚,而恶性肿瘤作为现代的多发病、疑难病,无论中医、西医对其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故而中医肿瘤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诊断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相结合,治疗上应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组方上应辨证用药与专科用药相结合.同时在理论传承基础上,注重对临床实践创新内容的讲解,以中医肿瘤好的“点”“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中医 肿瘤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 从中医瘤的临床应用状况,肿瘤临床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抗癌中药研究有关问题思考,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优势和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肯定,方法包括个体化的中医辨证论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视"以人为本".防止过度及不合理治疗;抗癌中药制剂研究不能忽视中医理论指导;中医药抗癌研究应坚持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临床体系,制定实体瘤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减少被动模仿西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模式。

  • 标签: 肿瘤 中药疗法 研究 评析
  • 简介:摘要:中医肿瘤目前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其有效性已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由于其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未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首先简述了中医肿瘤的背景及现状,然后分析了肿瘤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最后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 标签: 中医 肿瘤治疗 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肿瘤临床康复运用自然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医自然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生活状况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0.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自然疗法能够显著缓解肿瘤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使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获得良好的预后,值得被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自然疗法 肿瘤 临床康复
  •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及优势不断得到证实,培养学生对中医肿瘤临床学习的兴趣是中医肿瘤临床教学的首要及重要任务。本文从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增强中医归属感和使命感;古代名医“神话化”与现代名医“真实化”的融合;深刻认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增强中医治癌的信心;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荣誉感等四个方面对提高中医肿瘤学习兴趣进行探索。

  • 标签: 中医 肿瘤 临床教学 学习兴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疮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上主要分虚实两大类,实证有风热犯肺、湿热相搏;心脾积热、复感邪毒;肝经郁热、伤脾生湿;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虚证有脾肾虚弱、清阳不升;真阴亏耗、虚火浮越。

  • 标签: 口疮辨证分型治验方剂
  • 简介:回顾分析古代及现代医家常用胁病辨证分型及法,在应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针灸、外贴等外治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胁痛 辩证论治 针灸治疗 外治法
  • 简介:黄疸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关于阳黄的治疗,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中可清楚地体现出辨证施的特点。例如:对于阳黄中湿热偏盛者用茵陈蒿汤,热盛里实者用大黄硝石汤,对于湿盛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主要是辨别湿热的轻重.给后世治疗黄疸以很大的启示。本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黄疸病的中医辨证论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黄疸 中医 辨证论治 大黄硝石汤 茵陈五苓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高血压病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79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0%明显优于对照组78.3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疗法 高血压病 疗效
  • 简介:摘要“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主要是中医集中概括了多种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同样适用在肿瘤的本质和病机中。在本文的研究中认为形成肿瘤的主要原因是由不足的“阳化气”而产生“阴精”导致的,在肿瘤的治疗中使用中医的主要目的是“布散阳气”,所以在中医治疗肿瘤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贯穿“阳化气”的观念。因此本文主要是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中医肿瘤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ldquo 阳化气,阴成形&rdquo 中医肿瘤治法 指导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 标签: 胁痛 肋间神经痛 中医药研究 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