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东国家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9·11事件后美国没能改善自身在中东民众中的形象,中东穆斯林大多对美国持负面态度,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也未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中东穆斯林的反美主义比以往更加强烈。导致这种情况的既非中东民众对美国文化的厌恶,也非穆斯林对美国人的仇视,而主要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引发的。

  • 标签: 反美主义 中东 反恐战 穆斯林
  • 简介:中东反美主义就是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民众甚至政府对美国抱有深刻的反感和敌视并把美国视为威胁,抵制和否定美国产品、文化和价值观,甚至针对美国本土及其海外设施进行报复性的恐怖主义活动。对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强烈抵触是中东反美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美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实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在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并向该地区输出美国式民主是中东反美主义产生的两个重要原因。中东反美主义表现出浓重的伊斯兰教色彩,相当激进和极端,往往演变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行动;同时,反美政权与亲美政权的并存,对中东国家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

  • 标签: 中东反美主义 地区局势 伊斯兰教 反恐
  • 简介:拉美反美主义由来已久,无论是其持续时间还是影响范围,在世界反美主义浪潮中都值得关注。拉美反美主义长期存在的主要根源是美国长期以来在拉美实行一系列霸权主义政策。只要美国不放弃对拉美的霸权主义政策,拉美反美主义就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出现新的高潮。

  • 标签: 拉丁美洲 反美主义 根源 特征
  • 简介:冷战结束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差,世界各国害怕和厌恶美国对外政策的情绪明显加强。为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已经步入反美主义时代,如何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反美主义已经成为美国外交的一大难题。本文在词源考察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反美主义的确切含义和判断标准,认为当今世界并没有步入反美主义时代。对反美主义的历史考察表明,反美主义在本质上不过是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并非反对美国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反美主义与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趋势、美国的普遍主义政治理念以及霸权主义的外交混合在一起。因此,决定反美主义走向的关键是美国自身,只要美国不改变其政治理念和霸权作风,反美主义今后还将长期存在。

  • 标签: 反美主义 霸权主义 普遍主义 美国外交 国际形象
  • 简介:反美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尖锐的思想问题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谋求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世界。“9·11”恐怖袭击以及随后发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不仅导致世界地缘政治力量的急剧变化,而且引起了全球各个区域反美情绪的高涨。尽管俄罗斯对美国的官方政策是高调而务实的,然而自发的大规模的反美主义暗流却像恶性疟疾一样不断涌动。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帕顿诺夫和南茜·康蒂主持的题为“傲慢与妒忌”的研讨会,旨在讨论俄美之间根深蒂固的、历时悠久的恩怨,其题旨为苏联以及俄罗斯电影中的反美主义。在这个更加类似于心理分析,而不是传统的电影研究的主题中,蕴含着研讨会的一种谋略,它首先是并非常见的研究电影的方法论。

  • 标签: 反美主义 银幕 超级大国地位 电影研究 思想问题 “冷战”
  • 简介:纳赛尔主义由埃及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组成,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国家,建立民族国家的思想是纳赛尔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中东民族主义
  • 简介:纳赛尔主义由埃及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组成,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国家,即新兴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

  • 标签: 中东民族主义
  • 简介:2011年4月1日,加拿大著名学者马耀邦给本刊寄来他的文章《中东剧变与美国、新自由主义》。马耀邦先生长期研究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出版有《中美关系——透视大国隐形战争》、《美国衰落:新自由主义的穷途末路》、《美国批判: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混乱》等著作。

  • 标签: 新自由主义 美国 剧变 中东 著名学者 国际政治
  • 简介:全球化是一种外向的、突破国界、洲界的限制,走向全球的客观历史进程和必然趋势。目前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上,但也波及到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现代民族主义是对民族及其利益的忠诚,以及关于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和运动。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互不相容的和彼此对立的。但是,全球化是从民族国家体系中“脱离”出来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加之,民族国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成熟、最有效的政治单元。因此,两者又必然地呈现出共存、互动、互补以及代替等错综复杂的关系。

  • 标签: 民族国家体系 全球化 历史进程 政治 普遍 限制
  • 简介:【摘要】 著名群众心理学家埃瑞克 • 霍弗曾如此生动地描述过集体主义的体现及本质:“被完全同化到集体里去的个人不会把自己或别人视为人类。他不再是乔治、汉斯、伊凡或多田男,也就是不再是个由生与死两端所限制住的一个人类原子。当被问到他是谁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回答说他是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或基督徒、佛教徒、某一部族或家族的一员。他没有自己的价值、目的与命运可言;只要集体存在一天,他就没有死亡可言,而失去与群体的关联不啻于失去生命。”“他的欢乐与哀愁、骄傲与自信都必须源自团体的机运与权能,而不是源于他个人的前途和能力。”①这样的观念与社会运作模式在中东的伊斯兰地区最为突出,规模最大。其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宗教本身、高度一致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分析。

  • 标签: 伊斯兰教 中东 集体主义
  • 简介:摘要:《喜福会》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旋即改编为同名电影,影响深远。从解构主义角度对小说中东主义的解读可以挖掘更多的文学内涵。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似乎完全属于东方主义,但是细读文本,便会发现其中不仅蕴含着对东方主义的建构还包含着对东方主义的解构。

  • 标签: 《喜福会》 东方主义 解构主义
  • 简介:1957年仲夏,台湾人民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美风潮,捣毁了美国在台湾的“大使馆”,砸掉了美国在台的“新闻处”和“协防司令部”,这场震惊中外反美斗争,被美国称为“反美暴动”。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还说:“台湾反美暴动,不似无组织的行动。”这场反美风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标签: 台湾人民 风暴 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 大使馆 司令部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四次面临美国公开的核威胁、核讹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正确认识原子弹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民族的力量,打破了核讹诈。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场合,毛泽东多次发表关于原子弹、核战争、核威胁的讲话,这些讲话一方面解放了中华民族受压抑的精神,激发了全民族与强敌战斗的自信;另一方面这些讲话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以战止战”的军事智慧和“以民为本”的人文思想,体现了毛泽东对外军事斗争中的民族品格。

  • 标签: 毛泽东 美国 核讹诈 品格
  • 简介:近年来,中东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相关国家陷入长期动荡,宗教与世俗、民主与民生、改革与稳定等矛盾不断加剧,这些部构成了恐怖主义发展的肥沃土壤,各种新老恐怖主义势力活动十分猖撅。从目前现状来看.恐怖主义势力利用地区形势动荡,积极扩散组织力量,传播意识形态.发动了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对地区安全和格局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并呈现出了多方博弈的复杂局面。

  • 标签: 中东格局 恐怖主义袭击 反恐 进程 地区形势 组织力量
  • 简介:美国本是想借助伊拉克战争,来达到控制中东地区石油等战略资源并力图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的目的。但结果不但是伊拉克局势不断恶化,中东地区反美情绪更加强烈,恐怖主义更加猖獗,而且中东和平进程也陷入困境,美国中东政策面临重大考验。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中东地区 恐怖主义 中东和平进程
  • 简介:凯末尔主义和纳赛尔主义都是20世纪中东最具特色的社会思潮,在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影响了中东其他国家地区的现代化历程。尽管凯末尔和纳赛尔的民族主义在国家政权的建构上都采取了共和模式,坚持政教分离,在意识形态上都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思想又有很大不同。如,对民族主义内涵理解;对伊斯兰的认同;以及他们的思想实践的效果又有很大的差异,这体现20世纪中东民族主义的统一性中的多样性。

  • 标签: 中东 凯末尔主义 纳赛尔主义 民族主义
  • 简介:到目前为止,从突尼斯开始的政治变革风暴已经刮走了本·阿里和穆巴拉克两位阿拉伯政治强人,使一个国家(利比亚)爆发内战,而各种类型的游行示威活动更是呈蔓延之势。就像1991年和2001年,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东又一次陷入难以预测的政治风暴当中。

  • 标签: 中东政治 北非 原因 2001年 穆巴拉克 政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