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夫妻个人财产的转化规则是我国婚姻法实践中的一项既有制度。在2001年我国《婚姻法》修订时,其因违反多种民法理论及婚姻法理论而遭到批评和废弃,但此类批评如今看来实难成立,且包含了对比较法上类似制度的不当忽视。从功能来看,该转化规则不但可能符合我国最大多数夫妻的意愿,还可以在事前层面促进婚姻的稳定,从体系来看,它与婚后所得共同制互相补充,一道构成了介于一般共同制、婚后所得共同制之间的具有混合形态的法定财产制,可谓我国司法实践的“神来之笔”。在解释论层面,被抛弃的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仍然可以有限地回归司法实践;在立法论层面,该转化规则中的许多细节亦有完善空间。

  • 标签: 夫妻个人财产 转化规则 夫妻共同财产 法定夫妻财产制 长期婚姻
  • 简介: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财产被作为人权的核心提出,与生命权、自由权并列。然而,自20世纪以来,福利国家的兴起带来了国家对公民原本私人生活领域的干预,福利问题的重要性显著提高,公民领受福利的属性受到了广泛讨论,将福利权视为一种新财产的观点顺势而生,引发了广泛争议。从功能主义视角,可以从财产发展的历史渊源看出财产理论应当适应社会发展,这为财产吸纳福利权提供了可能。

  • 标签: 社会福利 新财产权 福利权
  • 简介:文中"知识产权"特指那些"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的权利。绝对财产理论在逻辑上并不能解释知识产权法中的很多制度,鲜有学者敢于在逻辑上坚持;而激励论本质上是干预主义的,认为存在着一个中央的立法或政策制定者,他(们)可以判断应该如何安排立法,使社会效率迭至最佳。激励论的核心方法论"法律经济学"在关于财产的正当性问题上的分析是站不住脚的,并且由于成本与收益都是主观的,其关于社会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也是无法完成的。在使用上有竞争性的事物才牵涉分配问题,人行为自由的边界应该止于尊重上一次分配的结果。由于智力成果在使用上不存在竞争性,因此不存在分配问题,也不能成立财产。科技与文化的创新,作为一种人的行为不应该进行任何特殊的激励。如果创新是实现人们目的的手段,那么创新自然会涌现出来。

  • 标签: 知识产权 财产权劳动理论 激励论 企业家才能
  • 简介:罗尔斯的“正义论”区别了公法意义上的财产和私法意义上的财产。前者属于基本自由,系第一个正义原则调节的范畴;后者则归属第二个正义原则调节。与洛克的财产理论不同,罗尔斯将私法上的财产与政治自由相分离,否定了其自然权利性质,使其回归分配制度建构的本来面目。罗尔斯的财产理论不仅为“所有权社会化”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且为私法提示了一种全新的财产伦理观。

  • 标签: 财产权 罗尔斯 正义论 自由主义
  • 简介:关于知识产权制度与民法典的连接,在近现代民法典编纂活动中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其"范式"选择尚在探讨之中。由于财产类型的扩张和财产体系的重构,有必要在民法典中设立"财产总则",其任务一是对包括知识产权、商事财产在内的财产制度作出统领性、整合性规定;二是使知识产权归属于民事权利体系,但避免在民法典中平行移植相关规定。"财产总则"中的"知识产权一般规定",主要涉及权利属性、权利客体、权利本体、权利产生、权利效力等私权性规范。

  • 标签: 知识产权 民法典 财产权总则 知识产权一般规定
  • 简介:“使用”是宪法财产的当然保护范围,机动车限行是公权力对财产的限制。从财产限制的性质上区分,“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属于“财产的社会义务”,而“单双号限行”则实际上具有征收效果。机动车限行在现有法秩序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限行措施未必能够促成缓解交通和治理污染之公益目的,并且还存在其他能够达成公益目的而较少限制基本权利的手段,因而限行措施有违宪之虞。财产的保障首先在于“存续保障”,常态化的单双号限行并不能借由补偿而被正当化.这种严格的限制措施只有在极端紧迫的情况下才是正当的。

  • 标签: 单双号限行 社会义务 征收 比例原则 存续保障
  • 简介:机动车限行本质是对机动车的使用权作出的限制。公民财产限制的理由是公共利益,机动车限行是出于防污治堵的目的,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按照对公民财产限制程度不同的标准,财产限制的类型可分为公益征收、准征收、财产的社会义务。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属于财产的社会义务,而单双号限行则构成准征收。公民财产的限制是法律保留的事项,机动车限行常态化在我国没有法律依据。

  • 标签: 公共利益准征收 社会义务 法律保留
  • 简介:2014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对土地经营权进行准确的定位。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采纳了德国

  • 标签: 土地经营权 物权法定原则 农村土地 承包权 集体所有权 有序流转
  • 简介:涉及共有财产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多样的诉讼形态,有必要进行类型化分析,以便为实务上的程序操作提供指针。因共有财产受到侵害而引起的诉讼原则上都应为共同诉讼,但基于物权行使排除妨碍请求权的情形允许共有人单独起诉。此种情形在诉讼法的学理上导致“不可分”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转化为“可分可合”的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亦为《民诉法解释》第72条修改此前相关规定的原因之一。此外,因共有权人内部纠纷引发的共同诉讼形态中,某些情形下部分共有人能够成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有通知与争议对方存在利益一致性的部分共有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可能性。牵涉到共同共有的财产且共有人为被告时,原则上全体共有人都必须共同参加诉讼。按份共有人只有当纠纷不会牵扯到他人份额时才例外地不必作为共同诉讼人。

  • 标签: 基于共有财产权的诉讼形态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 简介:亲友间相互馈赠财物,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如果赠与人反悔了怎么办?有的人可能选择“出尔反尔”不兑现给付承诺,有的人则想将送出去的财产要回来。殊不知,赠与行为涉及赠与合同的成立、赠与合同效力和赠与合同撤销,等等。里头的说道还真不少,有时还真想反悔就能反悔。

  • 标签: 财产 合同的成立 现实生活 赠与行为 合同撤销 合同效力
  • 简介:在英国,4年的本科课程丰富多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几乎能浅尝到所有可能的未来方向。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由于挤压的课时和丝毫不减的内容,强度和压力都不是一般的大。一下子面对超大篇幅的阅读材料和教授们冗长的教诲,目不暇接的同时又焦头烂额。但是,即使是严谨的英国老教授,也实在看不得课上倒霉学生昏昏欲睡的样子,总是坚持想在枯燥的字里行间玩儿出些花样来,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又学术又亲民,既高洋上又接地气的上课方式。

  • 标签: 课堂 本科课程 阅读材料 研究生 英国 学生
  • 简介:【中考预测】本考点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社会财产的归属、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保护合法财产的意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方式、智力成果及其作用、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等。2015年全国各地思品中考可能会结合现实生活中有关财产的取得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继承的方式、未成年人的继承权问题、青少年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案例等设问考查.

  • 标签: 财产 权利 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 依法保护 所有权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而我们在网络上使用的QQ、电子邮箱、微博、网店、游戏账号及装备、宝藏等虚拟财产也在不断增加。但我国至今未有相应的法规对虚拟财产的继承予以规制,本文拟从虚拟财产的继承为切入点,对虚拟财产的继承做相应探讨。

  • 标签: 虚拟财产 继承 必要性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宗教寺院的财产迅速增长。由于寺院自身监管的乏力和政府监管的不足,个别教职人员利用管理上的便利侵吞宗教财产。寺院财产的滥用和流失现象未有效遏制,破坏了寺院的良好风气和内部团结,侵害了寺院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宗教的良性发展。但这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监管的弊病也未能有效弥补。针对这一实际,应摒弃当前管理的思维窠臼,从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确立主体的法律责任等制度方面着手,强化对宗教财产的监管。

  • 标签: 宗教财产 管理 缺陷 有效路径
  • 简介:“在过去30年里,你若不是生活在地洞里或者别的星球,你应该知道她是谁。无论好坏,你对她肯定有个印象。”这就是CNN眼中的希拉里。此前,希拉里曾在社交网站上这样总结自己的履历:“妻子、母亲、律师、妇女儿童权益维护者、阿肯色州第一夫人、美国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作家、发型偶像、天花板打破者……”在充斥雄性荷尔蒙的美国政坛,“铁娘子”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可谓风生水起。如今,这位有着“总统梦想”的美国前国务卿,想以“总统女士”的身份重新握住白宫大门的钥匙。

  • 标签: 希拉里 个人 第一夫人 社交网站 权益维护 妇女儿童
  • 简介: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力产权无论在分配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上均处于资本的附属状态,由此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生产无效率等问题。在生产以利润为目的的前提下,要改变这一状况,劳动者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劳动力资本整体,使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获得平等的地位,拥有平等的财产利,生产中的各种要素产权平等。这既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问题,又能保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 标签: 要素 产权 平等
  • 简介:我国现行调整保障房领域的法律仅关注产权型保障房的分配,而忽视其退出机制,此种立法现状导致的“结构性缺失”是制约产权型保障房制度顺利实施的症结所在。鉴此,构建公平、合理的退出机制是使产权型保障房回归“公共产品”的价值属性之保障。通过分析有限产权理论和共有产权理论下不同的退出模式,可以看出共有产权理论对于解决当前产权型保障房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应予以肯定并逐步完善。

  • 标签: 产权型保障房 退出 有限产权 |
  • 简介:现行土地法律虽然明确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安全性,但由于现实中执行不到位,造成农民感知较低的产权安全水平。本文利用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四省62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检验了土地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户产权经历和村级产权情景对农民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全的土地产权经历和产权情景会强化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且产权情景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民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经历土地调整分别提高和降低了农民产权安全感知,村级土地调整情景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时间抑制了农民产权安全感知,且对不同类型农民的影响不同。为此,建议从协调村级自治与土地法律间的悖论,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规范村委会代理行为,构建村庄治理"合作共治"模式两个方面强化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

  • 标签: 土地法律 土地产权 产权经历 产权情景 产权安全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