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主要涉及免疫系统与神经细胞之间的复杂反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MHCⅡ)是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桥梁,主要表达在专职抗原细胞表面,其异常表达与器官移植、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HCⅡ分子在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病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以下将主要综述表达MHCⅡ的抗原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 抗原提呈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EB病毒转化外周血B细胞系(BCL),探索其表型特点,分泌抗体、细胞因子的能力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肽的能力。方法分离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上清液孵育后构建BCL,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D138、CD38、CD27表达及其产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10、IL-6的水平。BCL加载HBV抗原肽后与体外扩增的自体T细胞共孵育,采用胞内因子染色检测T细胞产生γ干扰素水平。采用多个相关样本Friedman检验或两相关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未转化的外周血B细胞相比,BCL表达CD138、CD38、CD2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产生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加载HBV抗原肽的BCL可显著增强体外扩增的自体T细胞产生γ干扰素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BCL高表达CD138、CD38和CD27,但其产生IL-6能力下降;BCL可提高HBV特异性T细胞对HBV抗原肽的免疫应答效率,作为乙型肝炎免疫研究的新工具。

  • 标签: EB病毒 抗原提呈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外周血B细胞系
  • 简介:解析我认为这是一道错题。大纲版选修教材在2007年修订时,删除了“T细胞呈递抗原”的说法,并做了相应修改。

  • 标签: T细胞 抗原 选修教材 解析 错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对表达HBsAg的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HBsAg-CAR基因,通过慢病毒载体将其转导入T细胞(健康捐献者的血液中获取),制备HBsAg-CAR-T细胞。制备CD19-CAR-T细胞作为Mock组,未转导的T细胞为Untransduced组。上述三种效应细胞分别与肝癌细胞共同培养,检测三组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抗肿瘤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等)释放水平。建立免疫缺陷NPG小鼠PLC/PRF/5肝癌皮下成瘤模型,随机分组,尾静脉注射HBsAg-CAR-T细胞(实验组,n=5)或未转导的T细胞(对照组,n=5),注射后第15天测量肿瘤体积。结果体外培养过程中,HBsAg-CAR-T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及存活率,CAR的表达稳定。与表达HBsAg的肝癌细胞共培养后,HBsAg-CAR-T组释放的抗肿瘤细胞因子明显高于Mock组及Untransduc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sAg-CAR-T组对HBsAg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Mock组及Untransduc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NPG小鼠肿瘤体积为(250.8±62.8)mm3,低于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757.5±102.6)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伤HBsAg阳性肝癌细胞,并释放高水平的抗肿瘤细胞因子。

  • 标签: 癌,肝细胞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22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前后表面抗原CD11c、CD80、CD86、CD40、MHCⅡ的变化,探讨H22全细胞抗原致敏DC的机制。方法以粘附贴壁法由小鼠骨髓细胞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和IL-4诱导单核细胞5天成未成熟DC,用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细胞抗原继续培养2天以致敏。测定未致敏DC和致敏后DC的纯度(即CD11c的阳性细胞率),以及其中CD80、CD86、CD40、MHCⅡ表达率。结果致敏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57.55±7.32)%、(54.49±14.20)%、(46.79±8.25)%和(53.94±13.94)%,未致敏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20.01±5.22)%、(24.56±9.08)%、(18.06±5.13)%和(30.24±8.39)%。DC致敏后其表面抗原CD80、CD86、CD40、MHCⅡ表达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贴壁法可培养出较高纯度的DC。反复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抗原可成功致敏DC,且致敏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MHCⅡ的表达率均明显升高。DC摄取H22抗原细胞表面MHC-抗原肽复合物表达增多,并引发共刺激分子表达改变是DC致敏的可能机制。

  • 标签: H22细胞 全细胞抗原 致敏 树突状细胞 表型分析
  • 简介: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是激活的T细胞表达的一种膜蛋白,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通过与B7分子的结合来阻止共刺激信号的传递,抑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起到抑制免疫反应及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CTLA-4在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感染、肿瘤及抗移植排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综述了CTLA-4的基因、分子结构,及其与T细胞应答的关系。

  • 标签: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 负性调节 T细胞应答 CTLA-4-Ig
  • 简介:一季度末,随着天气逐步趋热,面粉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但在小麦价格上涨的振下,面粉市场走出一波反季节性行情。预计后期在供需格局与成本的博弈下,国内面粉市场行情将保持区间波动态势。

  • 标签: 宏观环境 供需格局 成本因素 粮食物流 夏收建议
  • 作者: 谭力文 王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 400014
  • 简介:摘要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自发现中性内肽酶是膜性肾病的足细胞抗原以来,M型磷脂酶A2受体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等足细胞抗原的研究,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Exostosin 1和Exostosin 2、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信号素3B和原钙黏蛋白7等新抗原的发现,成为膜性肾病精准诊治的潜在靶点。现就膜性肾病足细胞抗原特点、致病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CEA的完整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基础,采用Hopp&Woods的亲水性方案,Emini表面可及性方案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案,辅以CEA的二级结构及其柔性区域分析,预测CEA的B细胞表位。结果预测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CEA的N端第150~160、168~172、207~211、332~338、372~377、467~472、485~490、507~516、580~584区段。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CEA的B细胞表位,可进一步用于CEA相关肿瘤治疗性表位疫苗的分子设计和研究。

  • 标签: 癌胚抗原 B细胞表位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B细胞淋巴瘤(BCL)是一类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诊疗模式的不断改进,BCL患者的缓解率有所提高,但部分患者仍然会出现复发难治的现象。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一种新疗法,目前CD19 CAR-T已被批准用于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多项研究报道了CAR-T治疗复发难治BCL的最新进展。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分子进行抗原表位预测,构建并表达具有多表位的重组融合蛋白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GenBank中查询HCMV氨基酸序列,利用BepiPred、ABCpred、BcePred、PREDICTED四种在线表位预测软件进行细胞表位预测,筛选出可能的抗原决定簇表位,构建、原核表达,并利用免疫印迹实验筛选出可用的表位抗原,原核表达出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综合预测分析结果,得出13种可能的表位,构建出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这13种表位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技术筛选出gp52、GB3、PP150-1、GB-5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表位,通过Ni2+亲和柱纯化,对gp52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蛋白抗原性较强;ELISA法鉴定具有较高的抗原性及特异性.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能获得高效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对后期建立人HCMV免疫检测试剂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词预测软件;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纯化;鉴定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40-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把动物红细胞输用给人,即异种输血,可以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矛盾,但牛和猪的红细胞与人的血浆发生强烈的凝集反应,不能直接输用.本研究首次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猪、牛红细胞进行比较,从而为开拓丰富来源、安全有效的人血代用品奠定基础.使用基因重组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清除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主要异种抗原-α-Gal抗原,结合使用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非主要异种抗原-non-αGal抗原,以实现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异种抗原的改造.结果:改造后的牛、猪红细胞与人混合血浆的盐水凝集反应消失,具有和人红细胞相似的血清学特征;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脆性低,异种抗原的表达量低,及其他的一些特征说明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更适合作为人红细胞代用品.结论:改造后的牛红细胞与人血浆相匹配,有可能成为人红细胞代用品.

  • 标签: 牛红细胞 猪红细胞 异种抗原 抗原改造 异种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在ConA诱导肝细胞损伤过程中的Fas抗原的表达情况以及CsA干预对其损伤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于BALB/c小鼠作为试验组;提前半小时予以CsA(25mg·kg^-1)后再按试验组处理作为CsA组。观察血清中ALT、AST含量动态变化及肝组织细胞Fas抗原表达。结果试验组血清中ALT、AST进行性升高,在12h时与对照组、CsA组比较均P<0.01。试验组有大量Fas抗原表达的肝细胞,且数量逐渐增多、信号逐步增强。对照组和CsA组血清中ALT、AST变化不大,肝细胞Fas抗原表达不明显。结论Fas配体-抗原系统介导了ConA所致肝损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是其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机理。

  • 标签: FAS抗原 CONA 肝细胞损伤 T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可能我的性格太厚道了,不适合当老板……”同学聚会时,我对大家诉苦道。虽然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可我公司里那八九个员工没有一个怕我的,上班时间偷偷打游戏、聊天屡禁不止,大概都看出我拉不下脸炒他们的鱿鱼。“这好办,明天开始我给你帮几天忙,你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以前的同桌大

  • 标签: 同学聚会 给你 就业形势 下东西 讲义气 毛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