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69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两组,常规组34例骨科住院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治疗组35例骨科住院患者给予品管管理,对比两组骨科住院患者之间的护理管理差异。结果两组骨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骨科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常规组骨科住院患者(26.47%),两组相比P=0.02。结论品管圈在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护理 不良事件管理
  • 简介:质量管理是制造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良品的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新视角,它是后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前端质量管理措施(即生产前,控制解决可能发生不良原因的预防措施)实施以后,依然存在不良发生的因素,导致不良品发生。在生产中,不良品发生过多,检验漏检和流入客户的风险也越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都会上升。不良品管的探讨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MAIC持续改进模型,从不良品管的视角,探讨了DMAIC模型的实际应用。

  • 标签: DMAIC模型 制造业 不良品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同时提出加强医院药物管理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150例,分析并总结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中,抗生素55例(36.7%),干扰素40例(26.7%),抗感冒药物27例(18%);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皮疹、呕吐、恶心、头昏等。结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能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让临床疗效提高,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医院药物管理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品管对小儿用药不良反应、用药差错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本院88例接受药品治疗患儿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4例,行常规药品管,观察组44例,行针对性药品管,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接受药品治疗患儿针对性药品管能够提升用药满意度,预防用药差错和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药品管理 小儿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如何应用QCC手法有效的降低住院期间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我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我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原来的34.4%降低到10%.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强护士的查对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住院产妇满意度,为住院产妇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关键词品管圈;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2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管在小儿用药中对不良反应及用药差错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药品管,观察组实施药品管,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用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用药过程中,实施药品管,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减少用药差错,进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药品管理 小儿用药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管理对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概率的效果,力求提升医院全面护理质量,进而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就诊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实施品管管理的时间节点为分割线,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200例患者展开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200例患者展开品管管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概率,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治疗效率。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药品,药品是运用较多的治疗手段,通过药品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更在用药期间需把控好尽量减少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相关数据研究调查显示,世界上因为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病例达到七分之一。对我国临床医疗数据进行了调查,住院患者使用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达到百分之二十,其中抗生素占比为四分之一。每年因为不合理运用抗生素造成患者出现耐药菌感染现象,造成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医院而言,药学工作的开展应将“患者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科学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医学临床上用药安全性。此次就从小儿用药方面着手,通过开展药学管理工作对临床影响性方面进行了探究。方法:为了杜绝医院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减少小儿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降低用药错误率,此次从科室筛选部分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筛选60例,以是否开展药品管方案将此次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未开展药品管方案的患儿为对照组,实行药品管的患儿为观察组,对患儿用药不良反应现象、用药差错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小儿本身年龄较小,身体器官、组织等处于发育阶段,对于一些药品会产生不适反应,此次就针对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调查,观察组患儿用药期间开展了药品管干预,患儿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明显比较少;在给患儿使用药物治疗时,因为医师开具处方不正确,或药师发放药物不合理等各方面因素会导致用药出现差错,本次对患儿用药差错情况进行调查,对照组出现用药差错情况较为严重,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研究表明给小儿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开展药品管方案能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症用药,减少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更能避免用药差错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药品管理 小儿用药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品管对小儿用药不良反应及用药差错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患者7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常规干预,观察组(36例)药品管方法,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用药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用药 药品管理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
  • 简介:【 摘要】 目的: 加强药学部对临床科室用药的规范化管理 ,确保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方法: 收集病区的《病区药品质量监测考核指标》 ,对记录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临床科室用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药品储存不符合要求、药品有效期检查疏漏、麻精药品管不完善、存在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论: 药学部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 , 促进了药品管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药物的质量管理

  • 标签: 药品质量 规划化管理 临床科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输液室2017年11月13日-2017年12月11日收治的1960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A组(对照组),A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本院门诊输液室2018年3月19日-2018年4月15日收治的2020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B组(观察组),B组采用品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B组改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输液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通过鱼骨图分析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原因,制定计划和目标、实施对策、效果确定,最后形成标准作业。结果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11.3%下降为3.7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会阴伤口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器械管理,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器械管理 品管圈活动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用药过程中运用药品管对降低用药差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儿科进行药物治疗的120例患儿确定为试验样本,抽取时间为2021.3-2023.9,通过双盲法分组,接受常规管理的60例录入对照组,接受药品管的60例录入研究组,组间的对比内容为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差错率。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无论是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是用药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药品管有利于降低小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危险,减少用药差错情况,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小儿用药 药品管理 用药差错率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科室2016年3月引进品管圈方法,建立一支15人的品管圈小组,分析妇科手术室运作当中存在的器械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方法前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管理方法后,器械管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管理前,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品管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室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能明显降低妇科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器械 不良事件 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在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中,已达到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2017年1月—2017年5月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再调查2017年6月—12月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发生人数,进行比较。结果开展此次活动,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8.6%下降至活动后的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中,能够有效减少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品管圈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