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2年6月896例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PCVI)的患者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69例患者进行系统抽样调查,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及下肢静脉的反流程度对患者进行Kistener分级,探讨下肢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临床症状分级(C分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功能障碍评分(VDS)的相关性。结果下肢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C分级、VCSS、VDS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505和0.449,P<0.001);穿通支病变对临床症状分级、临床症状严重度、劳动力丧失度有重要影响,并与下肢静脉反流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709、0.845和0.902,P<0.01);伴发疾病、是否处理伴发病及是否穿弹力袜对临床症状分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处理伴发疾病对临床症状严重度及劳动力丧失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PCVI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受下肢静脉瓣膜反流程度及穿通支静脉功能状态的影响,深静脉瓣膜修复对本病的远期疗效及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Kistener分级 CEAP分级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功能障碍评分 系统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继发下肢静脉血栓(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LEDVT)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480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其中7例术后出现LEDVT(发生率0.47%)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LEDVT患者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部分行置管溶栓+尿激酶治疗,出院3—6个月后行双功彩超复查,其中治愈5例,好转2例。结论LE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特别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8例。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8例下腔静脉滤器无移位,肢体的肿胀消退明显,无肺栓塞发生。对1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溶栓、抗凝方法综合治疗。结论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做好患肢护理,病情观察、溶栓监测,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 护理
  • 简介:摘要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为一种难治性疾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健康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运用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丰富了专业知识,加深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同感。

  • 标签: 健康教育 下肢慢性静脉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0例下肢慢性静脉溃疡患者(10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并联合应用透光曲张静脉刨吸术、泡沫硬化剂注射、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等方法处理小腿病灶。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集数据,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成功实施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在术后的VCSS评分项目中得到改善[(12.3±2.06)vs(9.6±1.71)]。随访(6.70±1.45)个月,疼痛较前均有缓解,未发现患肢有曲张浅静脉残余或复发,8例溃疡基本愈合,仅有2例还有残余溃疡,但都控制在2cm内,已愈合的溃疡未见复发。结论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经正确选择联合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后的效果是理想且安全的,而且其短期效果稳定。

  • 标签: 下肢慢性静脉溃疡 透光直视旋切术 泡沫硬化剂注射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2011.01-2012.01期间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检查深静脉功能情况,总结操作方法及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1)单纯性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较轻,故本组仅2例,表现为浅静脉增粗、扭曲,血流速度缓慢,交通静脉瓣膜影消失,造影剂由浅静脉向远端逆流,由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而深静脉正常。(2)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本组有47例,表现为交通静脉扭曲、增粗,无瓣膜显示,深静脉瓣功能正常,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交通静脉流向浅静脉,导致交通静脉与其贯通的浅静脉曲张。(3)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的功能不全,本组有24例,其中深静脉功能不全较严重者9例,表现为深静脉扩张,瓣膜稀少,显示欠佳,其外观失去正常竹节状,而成直筒状扩张改变,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功能不全的瓣膜向远端逆流。结论配合临床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术前检查,为临床手术方法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减少此病复发率,临床意义深远。

  • 标签: 造影术 下肢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肢静脉血栓药物溶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总结2011年至2012年6月收治51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29例治愈,22例好转,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或消失。结论尿激酶等药物溶栓治疗对下肢静脉血栓治疗的有效方法,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強用药观察,做好心理及并发症护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药物溶栓 治疗观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方法26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21例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3例伴大隐静脉血栓,5例静脉无异常声像,左下肢发病13例,右下肢发病5例。双下肢发病3例。随访患者伴有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方便、无创、准确率高的优势,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参考,可反复的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

  • 标签: 彩色多谱勒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声像图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8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3%,好转率为62.5%,为了使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一例凝血机制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指标出现异常的患者发生的下肢静脉炎。方法清创凝胶加康惠儿泡沫贴处理。结果患者静脉炎坏死发黑处伤口愈合。结论对出现凝血机制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指标异常的患者发生静脉炎时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如硫酸镁湿敷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采用清创凝胶加康惠儿泡沫贴处理效果理想。

  • 标签: 静脉炎 清创凝胶 康惠儿泡沫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予物理预防加低分子肝素预防,确诊者增加尿激酶、华法林等抗凝治疗。结果65例中3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确诊。经治疗后3例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