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31例脑性瘫痪患儿实施脑瘫肌力平衡矫治术,经出院随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提示对此类患儿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及术前相关检查;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石膏护理、外固定器护理、患肢肢端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儿童脑瘫 双下肢矫形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护理期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合临床实际探究切实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51例恢复良好,预后良好率为92.73%,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7.27%。结论腹部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诸多,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能够切实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腹部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日间手术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日间手术组和非日间手术组,比较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再将施行了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患者分为纳入临床路径的和未纳入临床路径的两组,进行住院费用的比较分析。结果日间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远低于非日间组,入径组住院费用远低于未入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显著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日间手术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5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对其围术期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了足趾缺血坏死,其中2例患者实施及时抢救后,肢体血运没有得到改善,需要截肢,但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肢体,剩下的1例患者由于经济状况等其他方面因素影响,没有及时开展溶栓治疗过程,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机,最后选取截肢治疗、剩下的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在术后随访调查三个月,发现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足趾干性坏疽病症,其他患者逐渐康复,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有效治疗过程,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围手术期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干预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开展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围手术期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自动气压止血带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安全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10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术中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通过术前访视、术前准备,设定合适的压力值和工作时间,进行驱血等操作。结果100例手术病人,术中切口均无渗血,术后患者下肢缠绕止血带皮肤处无淤青及水疱发生,下肢血运良好,无肢体感觉障碍。结论自动气压止血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中出血,增加了手术安全,确保手术时间,减轻了术中巡回护士的劳动强度,患者术后肢体血液循环正常,切口无渗血,无感染病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动气压止血带 下肢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资料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妇科治疗的57例盆腔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比对2组心理状态及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44.21±9.52)分、SDS(40.39±11.25)分均更高;且实验组DVT总发生率9.38%更低(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措施和价值。方法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5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意义重大。

  • 标签: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率塞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预防DVT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较对照组的83.64%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胃癌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胃癌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高危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1月在本人参与下接受下肢手术的高龄高危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4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A组术前、给药15min、给药30min时MAP、HR、Sp02水平均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给药15min时MAP低于B组,HR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SpO2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龄高危下肢手术患者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时,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高危患者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腹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对2017年全年收治的1779例盆腹腔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血栓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预防,及时观察评价效果。结果1779例妇科手术患者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全年仅有6例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有效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后,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血栓发生率为0.34%。

  • 标签: 护理干预预防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病人在进行腹部手术之后下肢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对这种血栓使用彩超进行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名病人,这些病人都进行了腹部手术之后,下肢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对这些病人的血管腔内回声、血流频谱特点以及相应的血流分布进行研究,并对他们的疾病类型、发病概率以及相应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这52名病人中,右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13人,占人数的25%;左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22人,占总数的42.3%;病人左右下肢都有深静脉血栓有17人,占32.7%。其中病人是在出院后一个月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26名,占总人数的50%;在手术后4到10天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12名,占23.1%;在手术后的3天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14名,占26.9%。有15名病人是在住院期间使用彩超确诊的;有37名病人是在手术后的4到22天内确诊的,其中病人使用彩超检查进行确诊的有25名,使用彩超检查后并使用其它检查进行证实的有12名。这些病人都是使用取栓或者是溶栓等治疗方法并痊愈。结论对进行完腹部手术后的病人使用彩超进行下肢检查,能够准确判断出其是否有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出现,彩超是腹部手术后病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能为腹部手术后的病人提供更好的检查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手术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并对比诊断效果。结果150例疑似手术后下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干预的诊断后,142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4.67%,对上述结果均经Kappa一次性检验,其P>0.05。结论对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超声诊断的效果,可对周围病变情况,血管内的血流状态进行了解,并可预判治疗效果,转归具有显著的想临床意义,可推广实施。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后 诊断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对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生风险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较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预防 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脊柱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中,采取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参与本次实验,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脊柱手术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柱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