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切割缝合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疗效及安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2012~2015)、EMBASE(2012~2015)和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由2人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对纳入文献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篇,英文2篇。结果显示包皮环切缝合在手术时间(MD=19.96,95%CI:16.23~23.70,P〈0.0001)、术中出血量(MD=10.23,95%CI:8.49~11.97,P〈0.0001)、术后疼痛评分(MD=2.01,95%CI:0.75~3.27,P=0.002)、愈合时间(MD=3.74,95%CI:2.06~5.42,P〈0.0001)以及外观满意率(RR=0.70,95%CI:0.50~0.98,P=0.04)均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1.84,95%CI:0.95~3.56,P=0.07)和伤口术后发生血肿率(RR=1.67,95%CI:0.87~3.22,P=0.12)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包皮环切缝合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RR=3.44,95%CI:1.24~9.57,P=0.02)。结论与传统的包皮环切术相比,包皮环切缝合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外观满意率及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META分析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包皮环切缝合包皮环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以观察组合对照组进行划分,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切缝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包皮环切缝合包皮环切术时是对传统手术技术上的改进,尽管仍存在出血并发症的可能,但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术相比已经大幅缩短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男性包皮环切术,讨论临床应用包皮环切缝合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男性包皮环切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包皮环切缝合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选择传统手术器械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包皮环切术过程中,针对患者应用包皮环切缝合,不仅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同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大大缩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损伤均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包皮 环切术 缝合器 一次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新型包皮环切缝合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型包皮环切缝合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新型包皮环切缝合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过长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人们对手术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包皮切除术已被好多医疗机构视为美容手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适应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自2008年7月至今引进报批环切吻合来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 方法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使用包皮环套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使用包皮环套扎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动态了解上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病人比较满意。结论包皮环套扎器用于包皮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包皮环套扎器 包皮环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环切吻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5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应用包皮环切吻合包皮环切术。结果有2例术后第4~5天因夜间阴茎勃起,未处理,出现少许包皮脱出环外,切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愈合。103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包皮环切术,微创、无需缝合、患者痛苦少、便捷、美观、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茎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简便方法。方法我科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包皮环切手术78例,直接观察伤口粘合愈合效果;结果用医用乳胶手套包扎切口代替传统包扎方法,手术伤口均达到良好愈合效果,无并发症;结论用医用乳胶手套包扎切口代替传统包扎方法,手术切口效果理想,安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 包皮环切术后 包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医疗用品的规范管理.方法加强计划、验收、监测、储存、发放、核算等各环节的管理。结果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监督,形成了统计划、验收、储存、发放、核算的科学管理工作程序。结论医疗用品的规范管理,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一次性医疗用品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垫在剖宫产手术中防止羊水外漏的作用。方法对比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是否使用护理垫术后羊水外漏的情况。结果A组100例剖宫产患者使用护理垫后,94例无羊水外漏发生,4例因羊水过多而浸湿臀下棉布中单,2例人为原因浸湿棉布中单;B组100例未使用护理垫均出现羊水浸湿臀下中单。结论护理垫能有效防止剖宫产手术中羊水外漏,既使患者术后舒适,又避免羊水漏在手术床或地面影响院感的控制,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防护。

  • 标签: 一次性护理垫 剖宫产术 羊水外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的可行和优越。方法以我院40名护士为观察对象,在集中输液或采血过程中利用培养皿收集使用后的针头并在输液或采血结束后直接丢弃于锐器盒内,分别统计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之前(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之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针刺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35%,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7.5%,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0383,P=0.0026)。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简便可行,消耗少,效果佳,可有效保护护士避免出现针刺伤害。

  • 标签: 一次性培养皿 针刺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吻合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肛肠吻合治疗混合痔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之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肛肠吻合器 混合痔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说明使用受水套能解决给婴幼儿结膜囊冲洗时冲洗液流到受水外弄湿头发和衣服及受水与皮肤接触面造成皮肤压痕的问题。方法制作成受水套,在该受水套上设置粘贴软塑料和棉垫,使用时将该受水套套在接触皮肤面上,受水与皮肤接触面隔着棉垫,粘贴软塑料端粘贴在皮肤上、端粘贴在受水内面。结果使用该受水套能有效的解决结膜囊冲洗时冲洗液流到受水外,弄湿头发和衣服及受水与皮肤接触面造成皮肤压痕的问题。结论受水套设计合理,方便、适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膜囊 冲洗 受水器 受水器套 婴幼儿。
  • 简介: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ICU耗材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先确定品管圈小组,探讨ICU医用耗材浪费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整改措施。结果:提高了ICU医用耗材的有效使用率,减少了科室的耗材的浪费,提高了科内医护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充分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及满足感。结论:品管圈在ICU医用耗材的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ICU 一次性耗材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