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头颈外科医师来说,头颈晚期恶性肿瘤和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是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肿瘤及其包绕、粘连或侵犯的颈内动脉和,或颈总动脉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公认的外科治疗方式有3种:①保留动脉完整性的肿瘤剥除;②瘤体连同受累颈动脉切除;③瘤体连同颈动脉切除加重建。对于侵及颈动脉的恶性肿瘤来说,第种方式属于姑息性手术,不能获得足够安全的手术切缘,不符合肿瘤根治性原则;而且剥除颈动脉外膜使肿瘤更易侵犯动脉,导致动脉破裂,并发致命性大出血。

  • 标签: 颈动脉切除术 一期重建术 晚期恶性肿瘤 肿瘤剥除术 治疗方式 致命性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切除在首发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首发肛周脓肿患者按照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切除切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P>0.05。结论切开切除治疗首发肛周脓肿取得显著效果,均可作为首发肛周脓肿的主要式。

  • 标签: 一期切开术 一期切除术 首发肛周脓肿
  • 简介:保乳手术为乳腺癌病人提供了保留乳房的机会,但仍有病人达不到保乳条件而行全乳切除者。术后再造可以满足病人的美容要求。随着乳房切除再造的开展,对再造乳房的外形美观要求也大大上升。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skin-sparingmastectomySSM)灵活选择切口,合理选择对象,不仅在切除全部乳腺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皮肤,达到根治性目的;而且并不会因为保留皮肤而提高局部复发率,也不对生存有影响。再造病人适合行SSM以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再此基础上,保留乳头或保留乳晕的全乳切除(nipple-sparingmastectomyNSM或areola-sparingmastectomyASM)也得到了应用。

  • 标签: 外科 整形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房成形术 即刻 肿瘤复发 局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采取阑尾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对照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出院后复发率为24.39%,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及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可缩短病程,避免出院后复发二次治疗。

  • 标签: 一期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阑尾周围脓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颈椎全切除治疗上颈椎肿瘤的围手术护理。方法通过对5例上颈椎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对5例患者进行随访经6个月~4年6个月,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术后无例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颈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复杂,肿瘤手术切除危险性大,做好围手术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上颈椎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胸腰椎肿瘤的围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胸腰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住院其间无并发症发生,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缓解,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平均下降6.3分。结论在围手术采用正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后路 全脊椎整块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下腰椎(L4、L5)转移性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23例行手术治疗的下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57.9±10.8)岁(范围37~74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钛网植入、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统计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力状况评分,患者术前、术后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围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本组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6~56个月),至末次随访仍有3例存活,其平均随访时间为(37.3±11.7)个月,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但仍带瘤生存。手术时间(258±96)min(范围155~510 min);中出血量(1258.7±528.6)ml(范围750~2 500 ml);术后住院时间(18.4±4.6)d(范围10~30 d)。VAS评分由术前(7.4±0.8)分改善至术后1个月(2.6±0.6)分,ECOG评分由术前(1.6±0.9)分改善至术后6个月(0.9±0.7)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出现术后急性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出现术后脑脊液漏,3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随访期间出现钛网移位。结论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下腰椎转移性肿瘤是可行的,虽然因为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该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但远期随访效果满意。

  • 标签: 腰椎 转移瘤切除术 功能恢复 内固定器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直肠癌原发灶术前均经肠镜、腹部CT及病理学活组织检查确诊,肝转移灶术前经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术前依据患者情况施行个体化辅助治疗.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术后接受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或FOLFRIRI(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辅助化疗.记录患者(1)术前检查指标: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术前治疗情况.(2)中情况:手术方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缘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3)术后情况: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和肿瘤复发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患者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超声、腹部CT监测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术前检查指标:升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1例、乙状结肠癌2例、直肠癌6例.肝脏单发转移灶6例,肿瘤直径2.0~5.0cm;肝脏多发转移灶5例,平均2.4枚/例,肿瘤直径1.0~4.0cm.4例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疗.(2)中情况:11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其中行腹腔镜肝脏不规则楔形切除7例、规则性肝段(叶)切除4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右半结肠切除2例、Miles4例、Dixon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45±61)min,中出血量为(400±277)mL,中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出血.结直肠癌标本远、近端切缘均为阴性(R0切除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缝合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低位肛瘘采用肛瘘切除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级愈合46例,愈合率为97.87%。均无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行切除缝合治疗低位肛瘘,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愈合后瘢痕少等优点。是治疗低位肛瘘的理想式之

  • 标签: 低位肛瘘 瘘管切除缝合术 肛肠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切除吻合治疗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对30例结肠损伤切除吻合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治疗,无腹腔内感染、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根据损伤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式。患者结肠损伤部位在盲肠、升结肠时行右半结肠切除,在横结肠时行横结肠切除吻合,在降结肠时行左半结肠切除,在乙状结肠时行乙状结肠切除吻合

  • 标签: 结肠损伤 切除吻合术 手术治疗
  • 简介: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瘘管切除缝合,术前术后口服灭滴灵,预防切口感染,共治疗肛瘘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18~65岁,病程2至7年,单纯性肛瘘38例,复杂性肛瘘18例。

  • 标签: 瘘管切除 缝合术 灭滴灵 切开挂线术 切口感染 直肠内
  • 简介:后路全脊椎切除(posterior-vertebral-column-resection,PVCR)近年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重度僵硬脊柱畸形。但文献报道其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如何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中有效的监护、及时合理的处理、合适的动脉压、恰当的坚强固定以及卫星棒等新技术的应用是减少后路全脊椎切除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神经系统并发症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临床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急重症,多发于冬春两季。有研究资料显示,男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吸烟,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导致胃黏膜受损,对外来侵袭的抵抗力下降,溃疡需更长时间愈合。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大多有溃疡病史,近期有加重症状。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刀割样疼痛、肠鸣音减弱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发病迅速,病情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若不及时手术抢救,极易导致腹膜炎或中毒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某院治疗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现将临床疗效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一期胃大部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NSM)加假体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术后美容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SM或全乳切除联合假体乳房重建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接受NSM+假体重建,36例接受全乳切除+假体重建。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97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采用Harris乳房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美容效果,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美容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NSM+假体重建组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4%(11/45)比22.2%(8/36),χ2=0.055,P=0.815;2.2%(1/45)比2.8%(1/36),P=1.000]。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14、7、9、6例,NSM+假体重建组分别为20、18、5、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6,P=0.104)。NSM+假体重建组的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4.4% (38/45),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为58.3% (2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09)。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NSM+假体重建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附加关注3个部分评分均明显优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t=2.720、2.585、3.160,P=0.009、0.013、0.004);2组的感情状况及功能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6、1.258,P=0.694、0.212)。共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NSM+假体重建组有2例(1例乳头、乳晕部位复发,1例为患侧腋窝淋巴结复发),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1例出现局部复发和纵隔淋巴结转移。2组患者DFS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 P=0.528)。2组5年OS率均为100%。结论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比较,NSM+假体重建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NSM+假体即刻乳房重建也是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乳头
  • 简介:结肠癌致梗阻不同于其它原因所致的结肠梗阻,手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梗阻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治肿瘤。对肿瘤进行切除吻合最为理想,易被患者接受。我科从1994年以来,对2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行切除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结肠癌 一期切除吻合术 肿瘤 结肠梗阻 患者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肛瘘中实行瘘管隧道法切除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普外科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2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31例,参照组患者予以肛瘘切除,实验组患者实行瘘管隧道法切除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疤痕大小、复发率、感染率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比参照组之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将瘘管隧道法切除缝合应用肛瘘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瘘管隧道法 一期缝合术 肛瘘 评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并坏死的治疗。方法切除吻合。结果疗效满意,平均住院半月痊愈出院。结论乙状结肠扭转并坏死,甚至伴中毒性休克之危重患者,只要治疗得当,采用切除吻合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乙状结肠扭转并坏死 一期肠切除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11)岁[M(QR)](范围:26~64岁)。对手术根治性、术后美容效果进行评估,并采用乳腺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3.4±11.7)min(范围:200~485 min),中出血量(33.8±3.3)ml(范围:10~100 ml)。5例患者术后发生乳头乳晕缺血坏死,其中1例因乳头乳晕坏死导致假体外露最终手术取出假体;无包膜挛缩、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35(17)个月(范围:12~77个月),1例发生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1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术后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胸壁状态、性健康程度评分分别为(78.3±2.6)分(范围:55~100分)、(89.1±2.3)分(范围:82~100分)、(91.47±1.33)分(范围:43~100分)、(78.5±2.7)分(范围:39~100分)。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可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皮下腺体切除术 假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