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观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是传统刑法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古人所谓“制之义”,即指刑事立法的宗旨,属于刑法观的基本范畴,也是慎观与重刑观两种对立的刑法观分歧的焦点之一,对该问题的解读是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慎观的前提和基础。按照慎观的理解,乃“不得已而用之”的“治恶之具”,刑法的直接作用是“禁暴厘乱”;刑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辅政助化”,“明刑弼教”;而终极追求则是“以德去”,“刑期于无”,以达到“刑措不用”的“大治”境界。儒家的“民本”思想、“仁政说”以及人性论是慎观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慎刑观 制刑之义 禁暴厘乱 明刑弼教 刑期于无刑
  • 简介:资格是指剥夺或限制犯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条件和身份的刑罚。立足于资格的功能、目的和本质,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资格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种类过少、对犯罪单位缺少资格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所涉及的权利过于宽泛等,因此需要完善。

  • 标签: 资格刑 不足 完善
  • 简介:髡、耐、完是秦汉时期的刑名,但是关于其适用对象、刑罚如何执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近百年来的法律史研究中始终存在争议。本文以秦汉时期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为研究文本,提出髡、耐、完三个刑名之间的区别。髡从其产生至秦汉时期完成了从劳役到劳役附加刑的转变,耐在量刑轻重上与耐为隶臣妾相当,"完"字本身意为保留身体的完整,有时也作"完为城旦舂"的省略语。东汉以后髡、耐、完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劳役的通称,至隋以后为徒刑所取代。

  • 标签: 秦汉 髡刑 耐刑 完刑 城旦舂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管制有了新内容,新管制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执行机关由公安到社区,宣告禁止令使管制更有针对性,检察院量刑权扩大。管制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应对同工同酬的修改和呼吁社区矫正法的出台。

  • 标签: 管制 社区矫正 禁止令 执行
  • 简介:刑罚轻缓化已经成为刑罚结构改革的总体趋势。通过对刑罚轻缓化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发现"高概率的惩罚与轻化"的组合是预防和控制犯罪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式,而轻化即刑罚轻缓化。在刑罚轻缓化背景之下,罚金更符合刑罚轻缓化之意旨,应提升到主刑的地位。未来我国的刑罚结构改革也应以罚金为主导,而以自由为辅。

  • 标签: 刑罚轻缓化 威慑 效率 罚金刑 自由刑
  • 简介:现行的刑事立法忽略了财产的委托执行与民事委托执行的不同点,因此未能建立独立的财产委托执行制度。面对财产委托执行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和实践困境,需要我们参照民事法律规范中关于民事委托执行的具体规定,建立满足司法实践需要的财产委托执行制度,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配套制度建设。

  • 标签: 财产刑 委托执行 民事委托执行
  • 简介:在"汽车时代",醉驾和追逐竞驶行为即使未造成实际的实害结果,但因为其潜在的危害风险已经超出了社会容忍的边界,需要刑事立法进行调控。增设危险驾驶罪能有效弥补行政处罚之不足,实现刑法的一般预防;体现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 标签: 危险驾驶 刑法规制 追逐竞驶 醉驾
  • 简介:冯书凯在北京经营着一家高尔夫球专卖店,专门从事二手球批发。在发现"湖中球"这一生财之道后,冯书凯首先买通了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的保安员张永永和张伟,答应每捞一个球给他们一块钱。球都是由球场统一处理,不许外人打捞,且球场是封闭的,有保安员巡逻,如果不串通保安员,很难进入。

  • 标签: 高尔夫球 保安员 高尔夫俱乐部 生财之道 专卖店 北京
  • 简介:他们是雄鹰,有振翅飞翔的壮志;他们是骏马,有驰骋万里草原的豪情;他们是祖国的精魂、人民的依靠;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我们,生于20世纪的“90后”,被誉作“西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刑事执行专业学生,以一名准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份,向苍天大地郑重地宣下年轻的誓言:我愿以我此生热血,鞠躬尽瘁,义勇向前,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效力,做一名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警察 为人民服务 风景线 监狱
  • 简介:自由的变更是刑事执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文章分析了我国自由变更监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适当扩大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建立检察同步监督机制和公开审理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现有的自由变更监督制度。

  • 标签: 自由刑变更 检察监督 同步监督
  • 简介:醉驾入以来,各地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形成羁押与非羁押两类快速办理模式。羁押模式在合法性方面存在瑕疵,而非羁押模式能够经得起立法及司法的检验。总体上要求在办理醉驾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非羁押措施、检察机关依法快速审查起诉、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 标签: 醉驾案件 现状 快速办理模式 非羁押模式
  • 简介:罗湖法院二庭庭长曾晓东参与青少年审判工作近5年了,在他看来,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并非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教育的缺席。”曾晓东说,要么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要么来自单亲家庭,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或母爱;要么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此外,“我们调研发现,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

  • 标签: 非监禁刑 法院 适用率 少年审判工作 家长教育 教师责任心
  • 简介:2011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一个光头的中年汉子,带着一群人,出现在江西庐山脚下一块田地里。光头汉子大谈种植技术,有人忍不住问他:“你的种植知识这么丰富,是不是科班出身呀?”“我坐了18年监狱,没看我是光头?”灰蒙蒙的近视镜后,这个瘦瘦的江西老表挤着眼睛笑了。他3岁的儿子经常玩他的眼镜,所以镜片上总也擦不去印渍。

  • 标签: 刑释人员 回归 种植技术 江西 监狱
  • 简介:3月14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自诉案件的和解作了规定。尽管有关该程序的规定只有三个条文.但已勾勒出该程序的基本框架。其具体规定也体现出该程序的特殊性。

  • 标签: 和解 当事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届全国人大 刑事诉讼法 花钱
  • 简介:从刑法修正案(八)"一律入罪"的定性立法现实到最高院的"勿一律入罪",从通知收集案例拟进行案例指导到将来的司法解释,从公安部的"醉驾一律刑事立案"到"酌情取保候审",均反映了醉驾"定性"式立法在中国"定性加定量"式刑法框架下的尴尬,国外醉驾定性立法其实在我国刑法立法模式下是不兼容的,"醉驾一律入"的争议必然产生。尴尬之解决、行政规制和刑事处罚的不同意义指向以及"醉酒"之模糊性需要对醉驾进行入罪和量刑解释。入罪解释的基础在于作为刑事处罚的醉驾之醉酒标准应高于作为常识的醉酒和作为行政规制的醉酒之标准,应把醉驾出罪因素解释为阻却违法事项,这并不是变更入罪条件,因此仍可由最高院进行。量刑解释需要考虑行为人本身、醉酒和驾驶等三个层面的因素。

  • 标签: 醉酒 醉驾 情节 解释
  • 简介:三、刑法总则的但书条款能否阻却醉驾一律入由此,四、应然和实然视角下的醉驾应否一律入由此,即醉驾应当一律入

  • 标签: 一律入 入刑 应否一律
  • 简介:进先生是我敬重的中国诗评家,我是2007年10月在第二届东南亚诗人大会上认识他的。那次会议在广东韶关举行,进先生为会议提供了论文《东南亚诗歌:本土与母土》。他写道:"东南亚是华文诗歌正在成熟的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蕉风与华韵的交融富有艺术魅力。"在会议的闭幕式上,他又受邀为会议做学术总结。

  • 标签: 吕进 诗学 华文诗歌 2007年 东南亚 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