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小管损伤指标和间质纤维化程度随顺铂造模剂量的改变,为研究从AKI到CKD进展过程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铂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按5、7、10mg/kg铂腹腔注射给药,每周1次,连续注射4周构建模型。处死小鼠后,留取标本进行相关检测。检测血浆肌酐和24h尿蛋白排泌量来评估小鼠肾功能;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和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以评估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肾脏CD3阳性T细胞和免疫荧光检测F4/80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胶原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以评估肾脏纤维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注射铂浓度的升高,小鼠肾脏损伤越明显,其中10mg/kg铂高剂量组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铂高剂量组小鼠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血浆肌酐浓度和24h尿蛋白排泌量显著升高(P〈0.05和P〈0.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显著,肾组织KIM-1表达显著上升(P〈0.05),尿NAG水平升高;肾组织浸润的CD3阳性T细胞和F4/80阳性巨噬细胞增多;肾组织天狼星红染色阳性胶原纤维区域显著增多(P〈0.001),胶原I和α-SMA表达也明显增多(P〈0.01),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结论反复注射4周10mg/kg铂可诱导小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可为研究AKI向CKD的转化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模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小管-间质损伤 顺铂 巨噬细胞 肾损伤分子1 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三阴性乳腺癌4T1耐药小鼠模型,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铂(DDP)低剂量诱导及体内外交叉致瘤结合的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耐药小鼠模型;MTT检测细胞耐药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耐药相关基因MDR1、BCRP、MMP7及GST-π表达差异;免疫组化分析耐药相关蛋白P-gp、BCRP、MMP7表达差异;蛋白印迹检测磷酸化Akt(phosphorate-Akt,p-Akt)和总Akt(total-Akt,t-Akt)蛋白表达;小动物成像检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MTT显示建立的三阴性乳腺癌耐药4T1小鼠模型的耐药指数为12.84;耐药小鼠肿瘤组织中MDR1、BCRP、MMP7、GST-π基因mRNA的表达量及P-gp、BCRP、MMP7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非耐药小鼠(P〈0.01);Westernblot显示,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的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小鼠,t-Akt蛋白表达没有差异.非耐药小鼠与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生长速度未见明显区别(P〉0.05).分别给予这两种模型小鼠相同剂量的DDP治疗后,耐药小鼠对DDP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耐药小鼠(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三阴性乳腺癌耐药4T1小鼠模型,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个体化治疗及耐药逆转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动物平台.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抗药性 顺铂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通过CTAB从冬虫夏草菌株和天然冬虫夏草不同部位提取DNA,并用PCR扩增进行验证,证明了CTAB适合从冬虫夏草子座、菌核和冬虫夏草菌培养物中提取DNA。首次报道1种将子囊孢子破壁直接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并比较了该方法和CTAB在提取冬虫夏草DNA方面的差异。2种方法获得的DNA用于PCR扩增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 标签: 冬虫夏草 DNA提取 PCR扩增 CTAB法 子囊孢子破壁法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细胞因子及铂(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90只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余80只依次造模为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铂阳性对照组(6mg/kgDDP),APS低(50mg/kg)、中(100mg/kg)、高剂量(200mg/kg)组,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DDP剂量减半,APS各剂量同上),于造模次日起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药物0.3mL。DDP每周一次,其余药物每天1次,连续20d。于第21天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并观察各组抑瘤率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DDP、APS低、中、高剂量及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9.30%、17.21%、39.68%、42.98%、51.02%、57.21%、65.11%(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与DDP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中、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S高剂量和联合高剂量脾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DDP组比较,APS各剂量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升高。结论APS能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在与DDP减半量联合使用时可使DDP抑瘤作用增强,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说明APS对DDP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此项研究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芪多糖 LEWIS肺癌 增效减毒 DDP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L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发现在多数肿瘤中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作为肿瘤诱导凋亡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RNA-Livin和夫拉平度(Flavopiridol,FP)协同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两种方式有效抑制Livin表达,诱导非小细胞肺癌SPC-A1凋亡并增强对化疗药物铂的敏感性。方法:siRNA-Livin转染SPC-A1,Real-TimePCR检测L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MTT检测干扰组和干扰加药组肿瘤细胞的增殖及活性;TRAIL、FP单独及联合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水平,MTT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及活性。结果:100nmol/LFP处理组(F)细胞存活率为(84.30±1.34)%,100ng/mLTRAIL处理组(T)为(93.40±1.56)%,FP和TRAIL联合组(F+T)为(48.02±1.35)%,siRNA-Livin处理组为(50.88±1.14)%,1.2μg/mLCisplatin处理组为(19.30±0.89)%,siRNA-livin+Cisplatin组为(14.37±0.81)%,FP+T+Cisplatin组为(10.86±0.87)%,C组存活率为100%。F+T组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siRNA-livin+Cisplatin与siRNA-Livin组相比、FP+T+Cisplatin与FP+T组相比都显著增强了化疗药物对SPC-A1的杀伤作用。50μmol/LZ-VAD-FMK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存活率为(88.16±1.64)%,caspase抑制剂能明显抑制F+T联合处理组的凋亡效应。结论:RNA干扰和F+T联合用药都能显著降低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并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铂的敏感性,为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LIVIN RNA干扰 FLAVOPIRIDOL TRAIL 顺铂 SPC-A1
  • 简介:将个体DNA提取出来后,按一定方式进行混合,构成混合DNA样品池。这种混合DNA样品可用于病因未明的遗传性及遗传易感性疾病的研究。在研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时,发现与染色体9q的D9S922和D9S301位点有相关性。此方法比通常的连锁分析省时省力。在肿瘤相关基因或责任基因的研究、法医学的个体认定、基因突变的检测等方面均显示出实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DNA池 基因诊断
  • 简介: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小鼠卵巢组织进行冻存研究,掌握卵巢的低温生物学特性,摸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组织器官冻存,为卵巢移植及器官冷冻提供有用的技术方法。方法通过对小鼠卵巢组织进行慢速程序与快速液氮蒸汽冻存,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所需保护剂种类、浓度、渗透平衡时间。采用对解冻后卵巢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微素测定及自体、异体移植后动情期的恢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表明用同种冷冻保护剂,液氮蒸汽冻存的卵巢组织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组织化学染色示其活性与程序冻存组织相同,自体、异体移植后,小鼠动情周期的恢复率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各项指标均与慢速程序冷冻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小鼠 卵巢组织 超速冻存法 液氮蒸汽法 程序法
  • 简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须注射的疫苗接种技术。实验证明用新技术接种的疫苗同样有效,并能避免疫苗注射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及不便。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月刊上。

  • 标签: 注射疫苗 研究开发 接种法 接种技术 研究人员 交叉感染
  • 简介:目的:与定量比值比较,探讨全自动直接定量检测红细胞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同时采用定量比值(即硝基四氮唑蓝定量)和全自动直接定量,检测219例肝素抗凝静脉血标本的红细胞G-6-PD活性。结果:定量比值检测G-6-PD缺乏的阳性率为9.13%,全自动直接定量检测的G-6-PD缺乏阳性率为9.5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量比值简单易行,适用于卫生条件有限的基层医疗单位;全自动直接定量快速准确,是一种可批量检测的理想筛选方法。

  • 标签: 定量比值法 全自动直接定量法 葡糖-6-磷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探究培美曲塞联合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铂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RAF211)、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1.940,P=0.02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55.66%)显著高于对照组(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P=0.034);化疗后,两组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较化疗前较有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Ⅲ期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Ⅳ期患者(P〈0.05);化疗后,Ⅲ期和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Ⅲ期水平显著低于Ⅳ期(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效,血清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经化疗后显著降低,可作为分期和评价化疗疗效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 标志物
  • 简介:【背景】小麦叶疫病菌于20世纪60年代入侵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小麦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设计出检测小麦叶疫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该病菌的PCR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小麦叶疫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LJY1和LJY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该病菌的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25mmol·L^-1MgCl22.5μL,10mmol·L^-1dNTP1.0μL,10μmol·L^-1引物各0.5μL,DNA模板8ng,最佳退火温度57.6℃。【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小麦叶疫病菌与其他链格孢属的真菌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叶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菌在小麦进出口贸易中传入我国。

  • 标签: 小麦叶疫病菌 PCR 体系优化 引物LJY1和LJY2
  • 简介:本文根据高校女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说明从需要,目标,语言,情感等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激励,对学生体育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标签: 激励法 体育教学 高校女生
  • 简介:目的:探讨罗培南钠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较优的制备参数,考察其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并统计分析。结果:罗培南钠片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f2>50)。结论:该制备条件参数下工艺可行,适合批量大生产。

  • 标签: 法罗培南钠片 制备工艺 长期试验
  • 简介:避开化疗诱导多药耐药性的常规方法,建立烷基磷脂类化合物(十六烷基磷酸胆碱,HePC)诱导人上皮性肿瘤细胞系产生交叉耐药。旨在以新的角度认识肿瘤多药耐药性,揭示新的调控机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文库进行克隆分析,在获得的可分析的78个克隆中,27%没有同源基因片段或同源性很低,暂定为“新基因”;14%具有染色体明确定位,认为是化疗敏感肿瘤KB细胞所特有的cDNA片段;19%在人类EST库文库MGC和CGAP中出现,可能是肿瘤细胞特有基因;发现与耐药相关的巳知功能基因高达40%。

  • 标签: 抑制消减杂交法 筛选 肿瘤耐药相关基因 多药耐药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目的: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对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和光激化学发光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较二者结果的-致性。方法:收集40例患者血清标本,以罗氏Cobas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Ⅳ),博阳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Y),同时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分析2种生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致性。结果:2种仪器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O.9925),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的前提下,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致,其偏差可为临床所接受。当同-实验室同-检验项目存在2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甲胎蛋白 一致性 NCCLS-EP9-A2
  • 简介:美国和意大利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开发出了通过尿检发现人体生长激素的方法。这被认为是通过无创方法筛查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品方面取得的一个突破。

  • 标签: 生长激素 尿检 开发 检测 研究人员 违禁药品
  • 简介:采用生物废气处理技术特别是生物滴滤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主要的致臭物质(含硫化合物)既有效又经济,而其中填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填料的吸附特性、传质性能以及稳定性和经济性,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

  • 标签: 恶臭气体 生物滴滤法 填料 特性
  • 简介: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RPR、TPPA分别检测150例梅毒患者及12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化学发光、RPR、TPPA对150例梅毒血清标本和125例非梅毒血清标本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8.0%、75-3%和97.3%,特异性分别为98-3%、81.6%和97.5%。化学发光、TPPA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3种方法检测,梅毒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100%。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自动化、定量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梅毒的准确诊断和疗效观察,与传统方法联检可防止误诊、漏诊,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诊断 化学发光法
  • 简介:荧光光谱是目前我国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各科研机构的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优势.荧光光谱能够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分析药物的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荧光光谱的主要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光照下的不同反射颜色和强度为主,根据反射光分析物质的原理.本文主要对荧光光谱的传统分析方法、新型分析方法以及与其他方法之间的联用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总结荧光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做发展展望.

  • 标签: 荧光光谱法 技术分析 未来展望
  • 简介:比较HitrapG蛋白Sepharose亲和色谱系统对不同动物血清或腹水的纯化效果,为抗体纯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G蛋白对不同动物血清IgG吸附能力不同,体现在单位体积抗体回收量明显不同,这一特点与A蛋白亲和色谱系统相似。该方法简便快速,纯化抗体纯度高,免疫活性好,色谱柱可反复使用多次

  • 标签: G蛋白 A蛋白 亲和色谱法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