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的标准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TgN、MRL/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的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的依据.结果MRL/Mpj的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VB/TgN、MRL/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的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的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的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的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的发生.

  • 标签: 疾病模型 标准化 人类 同工酶电泳 生长曲线 RAPD图谱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的温湿度、动物的固定方法和动物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的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的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的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的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的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目的:探究标准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对普外科见习教学的运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本科见习生120例进行随机分组,模拟组、案例组及联合组各40例,分别采用标准患者模拟、案例情景及标准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进行教学,对比三组见习生的学习效果,分析联合教学的运用方法。结果:联合组学生见习结束后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及讲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其课堂气氛活跃情况明显优于案例组(P〈0.05);三组学生传统试题错题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学生病例分析错题数明显低于案例组及模拟组(P〈0.05);见习结束时,联合组知识掌握程度及病历书写能力均显著优于模拟组及案例组,三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见习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度及学习效果,使其知识掌握情况和病历书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是一种效果优秀的教学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患者模拟 案例情景 普外科 见习 教学
  • 简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并可以提供及时、快捷、方便的食品安全网络服务,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将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利进行。本文就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食品安全 信息化 供应链 措施
  • 简介:在如今信息社会之中,运用互联网将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是一项基本的特点.在如今信息逐步深入的情况下,高校对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重视也逐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要结合信息发展.本文从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并对信息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开展提出一些科学建议,以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资源共享
  • 简介:上海移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服务于医学、生物学、药理等研究领域的高科技型企业,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代理经销为一体。并始终致力于推荐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方法、技术给各大中专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

  • 标签: 信息科技 上海 提供商 信息化 行为学 实验
  • 简介:上海移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服务于医学、生物学、药理等研究领域的高科技型企业,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代理经销为一体。并始终致力于推荐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方法、技术给各大中专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同时也欢迎国内科研单位及相关研究学者和我们合作开发相关仪器,共同建设实验平台,在互利协作中共同发展。

  • 标签: 信息科技 实验平台 上海 提供商 信息化 行为学
  • 简介:大豆分枝与株型及其产量关系密切。大豆品种资源分枝数的表型鉴定对提高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探索黑龙江大豆品种在北京异地种植条件下的分枝数.本研究以来源于我国东北生态区的49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45cm行距条件下,株距分别设置25cm、15cm和5cm.研究品种的分枝数及对种植密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分枝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各品种对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分枝数目将参试品种分为少分枝、中等分枝和多分枝3类;根据分枝数与种植密度的相关系数将参试品种分为不敏感、低度敏感、中等敏感和高度敏感4类。本研究为参试材料在不同株型优良品种培育中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豆种质表型鉴定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大豆 种植密度 分枝特性 密度敏感性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影响,为评估乳腺癌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12)、EMBASE(1949~2012)、Pubmed(1946~2012)、CurrentContentsConnect(1998~2012)和GoogleScholar(1992~2012)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与乳腺癌(BreastCancer,BC)相关性分析的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计6945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乳腺癌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的存在而增加(anti-TPOOR2.51,95%CI:1.94-3.25;anti-TG2.67,95%CI:1.65-4.33)。结论:乳腺癌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而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以及治疗原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药品管理 规范化
  • 简介: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本文论述了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芒属 种质资源 描述规范 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简介: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块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提出了合理的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综合性 实验设计性 实验多元化考核体系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的首选方法之一。虽然其操作简单,但如何保证其定量结果的可信度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针对只有20多个碱基的miRNA的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水稻miR408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实例,系统地优化和阐述了有关荧光定量的新标准及要求。结果表明,引物的浓度对于荧光定量PCR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因表达量分析 MIQE标准 MIRNA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的影响。方法新生隐球菌标准株B3501与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细胞共孵育后,检测其出芽率,并通过电镜观察B3501在J774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被吞噬的B3501超微结构完好,J774细胞对B3501菌株的吞噬指数在5.67%±1.29%-8.76%±3.09%,而B3501菌在J774细胞内的出芽率较高,可达46.85%±6.63%,出芽率随共孵育时间延长而下降,但4hrs组和8hrs组无明显差别(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细胞内的新生隐球菌细胞壁完整。结论虽然巨噬细胞存在着胞内和胞外的抗隐球菌活性,但新生隐球菌仍可在其细胞内外存活并繁殖。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巨噬细胞 毒性因子 凋亡
  • 简介:您想知道在研发实验室中如何进行基因测试吗?您是否想过在器官移值之前,确保捐赠者和接受者的DNA相容性测试的复杂性?

  • 标签: 实验室 生物领域 光技术 紫外 标准 分子
  • 简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在基因结构、定位、表达和功能研究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充分利用大量已有的网上数据库资源,加速人类基因克隆研究及功能初步研究,同时避免重复工作,节省开支,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急迫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生物信息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基因组测序数据迅猛增加而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利用计算机对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生物信息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本文就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识别和鉴定新基因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定位候选克隆策略 电子克隆 电子差异显示
  • 简介:[背景]2-乙基-3,6-二甲基吡嗪是红火蚁告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红火蚁工蚁浸提液中告警信息素成分,分析红火蚁工蚁对告警信息素合成样品混合物的电生理反应。[方法]200g红火蚁工蚁的正己烷浸提液过硅胶柱,正己烷—丙酮体系洗脱,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检测浸提液中含告警信息素的流分,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分析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混合物的电生理活性。[结果]红火蚁工蚁正己烷浸提液硅胶柱层析分离能够得到含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流分,GC-MS分析的保留时间在11.45min。经过GC-EAD分析,发现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混合物有显著的电生理反应。[结论与意义]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电生理反应比2-乙基-3,5-二甲基吡嗪高。

  • 标签: 红火蚁 告警信息素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
  • 简介:从微生物信息代谢过程中的病原菌与寄主相互识别、微生物之间招募作用等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入手,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本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对其周围物质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对物质变信息,特别是经过生物界物质变信息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物质运动方式的演进规律,即无机界→有机界→信息界,做了开创性探索,这将为人类认识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深层次规律产生重要引领作用。

  • 标签: 微生物 信息代谢 物质运动形式 量子
  • 简介:目的:分析HHEX基因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特点,研究其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HHEX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以及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小鼠HHEX基因cDNA全长1771bp,CDS区全长816bp,其编码的HHEX蛋白含271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为不稳定蛋白,具有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与β转角;功能分析表明HHEX蛋白是参与调控关键发育过程的转录调控因子,并与EOMES、FOXA2、KDR、WNT7A、HEXB、TG、SLC30A8、IGF2BP2及CDKAL1蛋白有相互作用。结论:HHEX基因及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为HHEX基因及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

  • 标签: HHEX 基因 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