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曾复先生93岁了,然而童心未泯。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童心。朱子注解说:“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赤子之心,则纯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纯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大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极其大也。”(《孟子》离娄下)。

  • 标签: 《孟子》 刘曾复 童心 科学家 艺术家
  • 简介:目的:研究同侧俯卧对枕后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枕后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6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同侧组自由组,同侧组采取同侧俯卧治疗,自由组采取自由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对产妇的胎方位纠正率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结果:同侧组胎方位纠正率90.00%,自由组胎方位纠正率31.25%,同侧组胎方位纠正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组自然分娩率91.25%,自由组自然分娩率77.50%,同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侧俯卧可提高枕后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并且无创简便,是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 标签: 同侧俯卧位 枕后位 产程活跃期停滞 胎方位纠正率 自然分娩率
  • 简介:红花檵木与檵木花的性结构有很大差异,檵木4性花占96.2%(花瓣、雄蕊、退化雄蕊、萼片均为4);野生红花檵木4性花约占50%;红花檵木栽培类型以5性花居多,不同类型品种花的性结构亦有差异,总体变异规律为:近期栽培品种双面红类5性花>中期栽培品种透骨红类>早期栽培品种嫩叶红类.利用花的性表型变异探讨了品种的演化历史和新品种选育的前景.

  • 标签: 红花檵木 檵木 数性表型变异 选育
  • 简介:罗氏NimbleGen已与韩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KCDC)和Macrogen,Inc.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实施项针对韩国人的为期8个月的高密度CNV研究。该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对韩国人口的大规模CNV特征描述,并对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基因相关研究中常见的CNV进行分析。

  • 标签: 韩国人 拷贝数 变异 Inc.公司 疾病控制 合作协议
  • 简介:点特异性重组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中研究基因敲除与靶向整合的工具.它的应用实现了外源基因可预测、可重复的高效表达;对于利用模型动物进行基因分析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运用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 标签: 位点特异性重组 重组酶 特异位点
  • 简介:目的建立金黄地鼠和白化地鼠遗传生化基因点。方法选用小鼠和大鼠的遗传生化基因点,采用蛋白质和同工酶醋酸纤维电泳的方法,对金黄地鼠和白化地鼠进行生化基因点检测。结果建立了金黄地鼠和白化地鼠25个生化基因点,分析金黄地鼠和白化地鼠遗传生化基因点的多态性,为进步研究金黄地鼠白化突变系的遗传机理奠定基础。结论金黄地鼠生化基因点存在多态性,白化地鼠与金黄地鼠生化基因点存在差异。

  • 标签: 金黄地鼠 白化地鼠 遗传 生化基因位点
  • 简介:内部核糖体进入点(IRES)是mRNA5端非编码区的段特殊序列,允许核糖体直接在此序列结合mRNA并起始翻译。对IRES的发现、分类、特征,以及细胞中是否存在该元件进行了简要综述。

  • 标签: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双顺反子 非编码区 翻译
  • 简介:通过PCR方法扩增并分析了恶性疟原虫多抗原表融合基因awte序列,再分别克隆于温度诱导型融合表达载体pEX31b和IPTG诱导型融合型表达载体pGEMEX1中,并进行了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MS2-AWTE和T7Ф10-AWTE融合蛋白进行间接ELISA检测,证实MS2-AWTE和T7Ф10-AWTE都具有免疫学活性.另外,同样将a1wte基因分别克隆于温度诱导型和IPTG诱导型非融合表达载体pBV200、pKEN中并进行诱导表达,但在SDS-PAGE中并未检测到可见的AWTE表达带.

  • 标签: PCR 基因克隆 表达 融合蛋白 ELISA 恶性疟原虫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行不同时间俯卧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重度30例肺内/30例外源性ARDS患者分别行2h、4h俯卧通气,观察患者APCHEII评分,氧合指数、胸片吸收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脱机拔管时间,出ICU时间.结果:四组患者APCHEII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4h组较2h组氧合指数改善、胸片吸收情况更明显,4h组在脱机时间、转出ICU时间均优于2h组(P<0.05);肺外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P<0.05).结论:俯卧通气可改善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的病情,其对肺外源性ARDS患者效果更好,2h俯卧通气即能取得较好效果,而肺内源性ARDS患者需更长时间的俯卧通气改善病情且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人4型腺病毒拷贝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提取本实验室构建的4型腺病毒全基因组质粒,以梯度稀释质粒为标准模板,选取人4型腺病毒六邻体区域基因设计对特异性引物,进行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结果:标准曲线为y=-4.284x+53.468,由全基因组质粒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扩增反应Ct值与拷贝的对数呈线性关系(R2=0.999609),检出敏感度可达1×10^2拷贝/μL,且与其他几种腺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4型腺病毒感染细胞2、12和24h后的病毒拷贝,其病毒拷贝随时间增加,与细胞病变(CPE)变化保持致,且荧光定量PCR的测量结果稳定(变异系数〈6%)。结论:建立了检测人4型腺病毒基因拷贝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 标签: 人4型腺病毒拷贝数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 简介:目的:探究和评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作为β淀粉样蛋白(Aβ)表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增强DNA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阿尔茨海默病DNA表疫苗pVAX1-6Aβ15-T分别与重组DNA分子佐剂pVAX1-S-IL-4和pVAX1-S-GM-CSF联合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分子佐剂IL-4组相比单独的DNA表疫苗pVAX1-6Aβ15-T组抗体水平具有定程度的提高;GM-CSF能明显提高DNA疫苗Aβ特异的抗体水平和泛DR辅助T细胞表(PADRE)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4次免疫后其抗体滴度提高了4倍。结论:GM-CSF佐剂能够有效地用于今后阿尔茨海默病DNA表疫苗的研究中。

  • 标签: DNA表位疫苗 分子佐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原性
  • 简介: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夫妇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MTHFRC677T)点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URSA组和对照组各50对夫妇的外周血进行MTHFRC677T的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URSA组MTHFR基因677点的T/T、C/T+T/T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THFR基因677点的C/C基因型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RSA组(P〈0.05),两组MTHFR基因677点的C/T基因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URSA组等位基因T明显高于C的频率,且URSA组等位基因T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等位基因C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SR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C677T点的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该病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转基因山羊外源基因的拷贝及ATⅢ蛋白的表达量,分析拷贝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用Primer5.0软件设计外源基因ATⅢ及山羊管家基因GAPDH的引物,以倍比稀释的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外源基因拷贝;通过酶显色底物法检测ATⅢ蛋白的含量。结果:依据ATⅢ和GAPDH基因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山羊个体间外源基因的拷贝相差很大,最少的为5,最多为25,且不同转基因山羊间ATⅢ表达水平的差别达10倍以上。结论: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在受到拷贝的影响外,也受到整合点等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基因拷贝数 蛋白表达量 转基因 山羊
  • 简介:为了解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菌丝抗原物质的识别特征及其在菌丝上的分布,利用免疫酶染色法(Immunoenzymeassay,IEA)对两株抗羊肚菌单克隆抗体(W8C9,C6A8)在羊肚菌菌丝上对应的特异性结合靶点进行定位研究。初步确定了两株单克隆抗体对应的羊肚菌菌丝抗原在菌丝上的位置,并确定了W8C9、C6A8和兔多克隆抗体稀释后适合工作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0%、4.5%、4.0%。

  • 标签: 免疫酶染色法(IEA) 抗原靶位 羊肚菌 菌丝抗原
  • 简介:[目的]生态模型在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物种潜在分布和现实分布的研究中。本文以美国白蛾为例介绍pROC方案在生态模型评价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以期对物种潜在分布预测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生态模型在我国的合理运用和发展。[方法]介绍ROC曲线和AUC值基本原理,总结其在生态模型评价中的应用,从物种存在分布点和不存在分布点的可信度出发,分析AUC值用于模型评价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介绍局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线下面积方案(pROC方案)来弥补传统AUC值的不足。[结果]AUC值虽独立于阈值,但因其综合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屏蔽这2个指标各自的特征,不能分别评估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遗漏率和记账错率不能进行权衡,会误导使用者对模型的评价。与AUC值相比,ROC曲线的形状更具有价值,蕴含丰富的模型评价信息。[结论]模型评价需要将灵敏度和特异度区别对待,ROC曲线形状比AUC值在生态模型评价中更为重要,pROC方案相对于传统AUC值具有优势,但容易对过度模拟做出不当判断。模型评价与作者研究目的密切相关:当以预测物种潜在分布为目的时(如入侵物种潜在分布、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和谱系生物地理学),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或者遗漏率)更多的权重;当以预测物种现实分布为目的时(如保护区界定和濒危物种引入),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的权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灵敏度 特异度 ROC曲线 AUC值 遗漏错误
  • 简介:利用SSR标记分析陆地棉野生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对材料间相似系数的变异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和矩阵相关性测验,探讨引物和多态性点数对研究结果准确性的影响。90对多态性引物在42份供试材料间共检测出530个等位点,其中多态性点440个,占83.01%。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046~0.888,平均为0.649;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0.113~2.289之间变动,平均为1.248。显著性测验显示,当引物按PIC值降序排列时,利用25对引物或者150个多态性点即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升序排列时,至少需要50对引物或200个多态性点才能获得较准确的结果。矩阵相关性测验显示,降序时20对、升序时50对引物或者达到150个多态性点聚类即可达到90对引物时的精度。此外,在引物量较少时,扩增点数较多的引物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随着引物量的增加,这种差距趋于不明显;等位点总数较少时,引物数量更重要,随着点数的增加,引物信息含量的重要性已高于引物数起主导作用。综上,若要客观反映出42份陆地棉野生种系的遗传关系,有必要选用多态性引物30对,扩增多态性点150个以上,增加引物到50对以上为佳。

  • 标签: 陆地棉 野生种系 SSR 引物 多态性位点 聚类
  • 简介:目的:分离羽衣甘蓝S13-b点受体激酶(SRK13-b)基因并进行序列及结构域分析,构建SRK13-b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重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提取羽衣甘蓝S13-bS13-b自交不亲和系花期柱头的RNA,用RT-PCR法分离SRK13-b基因;将编码SRK13-b激酶结构域的序列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14b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SRK13-bCT,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菌株,经0.1mmol/LIPTG诱导,用Ni—NTA亲和层析柱对SRK13-b激酶结构域蛋白进行纯化。结果:分离获得羽衣甘蓝SRK13-b基因的长度为2571bp,编码856个氨基酸,GenBank收录号为EU180597;对SRK13-b激酶结构域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43×10^3的蛋白质特异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SRK13-b激酶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结论:羽衣甘蓝SRK13-b基因的克隆及激酶结构域的原核表达,为研究SRK的功能及自交不亲和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 S13-b位点受体激酶 原核表达 纯化
  • 简介:【目的】生态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入侵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现有建模工具中,MaxEnt是最流行和运用最广泛的生态模型。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基于MaxEnt模型的默认参数构建模型时,模型倾向于过度拟合,并非定为最佳模型,尤其是在处理些分布点较少的物种。【方法】以茶翅蝽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特征参数、调控倍频以及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分别构建茶翅蝽的本土模型,然后将其转入入侵地来验证和比较模型,通过检测模型预测的物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曲线、潜在分布在生态空间中的生态映射以及潜在分布的空间差异性,探讨3种参数设置对MaxEnt模型模拟物种分布和生态的影响。【结果】在茶翅蝽的案例分析中,特征参数的设置对MaxEnt模型所模拟的潜在分布和生态的影响最大,调控倍频的影响次之,背景拟不存在点数的影响最小。与其他特征相比,基于特征H和T的模型其响应曲线较为曲折;随着调控倍频的增加,响应曲线变得圆滑。【结论】在构建MaxEnt模型时,需要从生态空间中考虑物种的生态需求,分析模型参数对预测物种分布和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MaxEnt模型 特征参数 调控倍频 背景拟不存在点数
  • 简介:目的:人肌球蛋白7A(MYO7A)基因是遗传性耳聋分子筛查的候选基因之。从已知的MYO7A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sSNPs)点数据库中筛选可能与致病表型相关的nsSNPs点,以提高MYO7A基因耳聋分子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率。方法:首先,从NCBI数据中心的dbSNP数据库(dbSNP)和DeafnessVariationDatabase数据库获得MYO7A基因的SNPs数据和基因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SIFT、PolyPhen-2、PANTHER、PhD-SNP、MutationTaster、SNP&GO和MutPred软件进行nsSNPs表型致病性分析,预测潜在致病点;接着,应用ClustalX2和GeneDoc软件进行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潜在致病的nsSNPs点保守性;最后,应用SwissModel平台选择性地对某些突变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建模,并分析结构域的变化。结果:预测出MYO7A的104个高风险致病的nsSNPs点,包括25个已报道的耳聋相关nsSNPs点;高风险致病的nsSNPs点中,有42个位于肌球蛋白马达(myosinmotor)结构域,其中12个预测有致病风险的nsSNPs点与MYO7A基因致聋的突变研究报道致。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中包含30个新预测的潜在致病性nsSNPs点,其中仅L366P点在7个预测软件中具有高度致性。通过对L366P点突变前后的三维模型构建,发现存在蛋白结构的改变,且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了该位点的高度保守性。结论:MYO7A的L366P为潜在高风险致病性nsSNP点,推测该基因突变可能与耳聋表型相关。本研究所采用的分析筛选方法对MYO7A基因突变的临床筛查及其他致病基因的nsSNPs筛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人肌球蛋白7A 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性耳聋 基因型 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