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英早期马克思主义观具体体现有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实际的思考上,注重运用唯物史观对其进行经济分析,得出"舍改造经济制度,无由改造社会"的科学结论;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认识问题上,明确提出要实现民族独立必须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对外打倒帝国主义,对内打倒军阀;在中国革命动力的基本问题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作出了初步判断。这些看法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理论成就。

  • 标签: 恽代英 早期马克思主义观 新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孕,无论在生命伦理学界还是在生命法学界都引发了巨大争论。在孕应否合法化问题上,学术界存在"应合法化说"与"不应合法化说"两种针锋相对的学说,这两种学说都基于各自的立场提出了相应的论据。立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角度,伦理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对于孕的定位应取决于伦理对于孕的定性。而在伦理上,孕是一种违背人类天性的不合理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应当予以禁止。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孕规制立法来看,孕应当为立法谨慎规制。当前,我国对孕采取了完全禁止的规制模式,但在具体制度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代孕 合法化 人性 规制
  • 简介:本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汪维藩教授给同工的一封信谈起,初步探究了汪教授神学思想的几个要素:继承前辈的属灵传统、三次蒙呼召的经历、对自己遭遇的认识、对新社会的政治认同、对中国教会的特殊认识、对'三自'爱国道路的深刻领悟和传统文化的熏染。

  • 标签: 汪维藩 汪维藩八十年代初神学思想
  • 简介: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曾被公认为《共产党宣言》的精髓。1924列宁逝世以后,对于因“新经济政策”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在联共党内出现了不同意见。历史形成的斯大林和布哈林的对立,成为现实社会主义难以超越的界碑。从斯大林模式中突破出来,把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心由消灭私有制转向发展生产力,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过70多年的艰辛,也未曾有人敢于迈出的死胡同。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绝不是一种僵硬的具体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也就是人民的福祉,具体采用何种制度,全以是否利于实现这一根本目标为转移,体现了他极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政治胆略和伟大气魄。邓小平不只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且是改变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一伟人。

  • 标签: 邓小平 世界社会主义 历史地位
  • 简介:时期的继颥大师是刘守奇之子;刘守奇为刘守光之弟,因刘守光囚父杀兄夺位而亡入契丹。继颥大师出家时间,也并非通常所认为的刘守光被杀之年,而是此后27,值中年出家。继颞之父刘守奇的契丹经历及其弟在契丹的显赫,是北汉任命继颥为鸿胪卿,修复与契丹关系的重要原因。从继颗与辽朝密切的关系渊源,以及契丹宁王夫妇礼遇继颚弟子睿谏,可以发现五台山佛教圣地对辽朝皇室的佛教信仰产生了直接影响。

  • 标签: 继颥 五台山 北汉 辽朝佛教
  • 简介: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领袖恽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影响,在探索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民主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过程中,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甄别;在同反动势力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斗争中,既坚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同时又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社会文化改造的主张。重温恽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恽代英 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 简介:2016底,我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10卷本连同一个新译本已经全部交稿了,整套书共计约600万字。这恐怕也是我这一辈子所做的一件最大的工程了。我总觉得,人的一生,作为一种有创造力的存在,要干一点别人从来没干过的事情、今后留得下来的事情,才对得起自己。我从2010起,开始逐字逐句地在研究生课堂上讲《精神现象学》,用4半共9个学期才把全书讲完,全程录了像。

  • 标签: 《精神现象学》 卷首语 2010年 黑格尔 创造力 研究生
  • 简介:1916爱尔兰复活节起义是20世纪首次反殖民大起义,是席卷殖民世界的起义的预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托洛茨基和拉迪克都把这次起义贬斥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但列宁却视之为能够作为工人阶级反抗垄断资本的盟友的世界舞台上的新生力量,是一场反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 标签: 1916年复活节 列宁 反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
  • 简介:近三十来,《管子》法治思想研究出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管子》法治思想内容阐释;二是《管子》法治思想特点研究;三是《管子》法治思想批判及其当代意义价值挖掘。不同角度与层面的探究,充实和完善了《管子》法治思想研究体系,并为当今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管子》 法治 依法治国
  • 简介:日本唐招提寺内的干漆夹苎鉴真坐像,由鉴真弟子思托所制作。它造型优美、线条柔和,干漆夹苎技艺炉火纯青,被誉为"唐招提之冠"。一干漆夹苎造像,又称"夹纻造像",是用漆涂裹苎麻布的方法制作神像。中国自古即有以漆布或筥(竹器)造冠之法,不过将此技术用于造像的开始年代已不可考。

  • 标签: 干漆 苎麻布 夹纻 思托 佛菩萨 佛教传入
  • 简介: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过程从时间看,历经四个阶段,即早期、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30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从内容看,则经历了从翻译片段到翻译全文、从自发翻译到自觉传播、从秘密出版到公开发行、从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从译为汉语到译为多种民族语文、从纸质文献到电视片和网络版等的过程;可谓艰难曲折、成就巨大。列宁著作及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列宁著作 翻译出版 中国现代文化
  • 简介:本文是全媒体记者对'乌托邦的力量'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主席王杰教授的采访,就乌托邦的本质、如何理解反乌托邦、乌托邦与当代美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王杰认为乌托邦是现代化过程的产物,乌托邦在本质上是对人性以及现代性的描述,它与对历史进步的思考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想象紧密相联。反乌托邦是乌托邦的一部分。当代关于乌托邦的叙事从宏大叙事转向微叙事。

  • 标签: 乌托邦 反乌托邦 现代性 当代美学
  • 简介:规划编制是研究《1956到1967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重要视角,可为《农业发展纲要》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问题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和解释.《农业发展纲要》是新中国独立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开端,它明确了中国农业中长期发展指标和主要策略,建构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制度,制定过程中比较注意发扬民主,比较注意指标和措施的可行性,但也存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缺乏、没有开展正式和全面的调查研究、受最高领导人主观意志主导等问题和不足.规划编制所需条件的不足和编制过程中的诸多偏差,是《农业发展纲要》出现问题客观的、深层次的原因.

  • 标签: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发展规划编制 毛泽东
  • 简介: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度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主要聚焦于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研究、逢十周诞辰的重要党史人物研究、逢十周重要历史事件中的重要党史人物研究三个方面,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 标签: 中共党史人物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 重要历史事件
  • 简介:201512月8日,圣母无染始胎节,是梵二大公会议闭幕50周,亦是教宗方济各钦定的慈悲特殊禧开启日。为更好地迎接并善度慈悲,西安北堂于12月5日上午在圣堂二楼举办了“慈悲特殊禧”专题讲座。

  • 标签: 专题讲座 慈悲 西安 圣母
  • 简介:《哲学研究》(月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它发表哲学各学科的原创性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发表对哲学研究的方向、状况的评论,以及严肃负责的书评、札记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章。每月25日出版。每册大16开本128面,单价30元,全年360J%。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201,国外代号:M15。

  • 标签: 《哲学研究》 期刊介绍 出版 杂志社 理论刊物 哲学专业
  • 简介:圣容寺始建于561,至今已有1455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丝路名胜。寺中供奉的番禾瑞像是一尊诞生于本土的中国化的佛像,这对研究佛教中国化和大乘佛教在华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圣容寺 长城遗址 大乘佛教 佛教中国化 瑞像 蜿蜒曲折
  • 简介: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临危受命的邓小平于1975在艰难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历史不长,但影响深远。在整顿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政治家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和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值得全党干部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他当时强调,要着眼于全局,要求全党讲大局,务必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着眼于当前,着眼于现实,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措施,迅速扭转形势,改变面貌;着眼于长远,提出了今后25的发展远景,其关键是教育部门要后继有人,科学研究工作要后继有人;要放眼世界,国际形势变了,就要用新的战略概念来代替过时的、不符合现实的概念,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作为制定世界战略的出发点。

  • 标签: 邓小平 全面整顿 讲大局 1975年
  • 简介:在我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一种在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反响、至今仍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多以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若干论述作为主要依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其实,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超越的实践哲学”主要依据的这些论述,体现的不是马克思的“超越论”思想,而是马克思初步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 标签: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超越的实践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 简介:11月7日,“2016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嘉木样活佛等高僧和藏传佛教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藏传佛教与和谐思想”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藏传佛教 佛教教义 阐释 中国佛教协会 全国政协常委 班禅额尔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