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不真空论》探究的是所观对象的问题,提出宇宙万有,由于本身不真的缘故,所以称之为空的论断。而有、无本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家们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僧肇为了纠正当时南北朝流蔽,作《不真空论》来阐述“非有非无”的中道空观,论述说明各种事物都是缘起的,依因缘而生起的事物并非实有的,非实有的所以是“不真”,不真即是“空”。通过“非有非无”双遣“有、无”的二种执著,说明“非有非无”才是般若中观正理,为后人准确理解般若性空思想树立了典范。使人们在把握“非有非无”般若主题的同时,进一步学习、理解“即物自虚”、“不真即空”的修证思路,导向“真俗不二”,“即俗即真”的不二法门.、

  • 标签: 《肇论》不真 中道 即物自虚
  • 简介:德育管理工作是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始终,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使孩子紧紧地依附在“它”的周围。然而一旦放长假,尤其暑寒假,没有老师的监督和教育,同学的影响和帮助,再加上很多家长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意识,对孩子在假期中放任自流,许多学生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假期中养成不良习性。开学以后往往出现学生思想下滑,学习劲头不足的情况,使老师们不得不费很大功夫加强教育头。

  • 标签: 德育 真空 假期 学生思想 管理工作 孩子
  • 简介:在一个大杂院中,一群小孩子做着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他们互相追逐、打闹。孩子们的喧哗声害苦了上夜班的邻居。虽然屡次干涉也全然不起作用,孩子们很快就在游戏的兴奋中把吵闹影响别人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邻居只好向朋友求助。朋友来到吵闹着的孩子们

  • 标签: 过度理由效应 心理学家 情绪 行为方式
  • 简介:一、糖果效应:如果连一颗糖的诱惑部抵挡不住.还能成就什么想要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高的荣誉,就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如果将更大的成就视为一块大糖果,那么忍耐和等待就是一种“延迟满足”。等待不是静止不动地守株待兔,也不是一味地压制欲望,而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 标签: 心理效应 趣味 糖果 成就 诱惑 欲望
  • 简介:僧肇在《不真空论》中以两段文字集中讨论了"名实无当"的思想,依据五家注疏对之进行分析和对比,并联系相关原文试析"名实无当"的论证方式和提出目的。

  • 标签: 不真空 名实无当 言教二谛
  • 简介:僧肇大师(公元384~414)乃什公得意门生,为使人们彻底明了般若之空义而造《不真空论》来阐发本怀,由此学人对般若空义有了实质性的认识,从而奠定了空宗于东土成立的基础;同时僧肇大师因其《不真空论》而被称为“东土解空第一”。可见本论的意义所在。

  • 标签: 僧肇大师 《不真空论》 佛教 佛理
  • 简介:僧肇大师(公元384~414)乃什公得意门生,为使人们彻底明了般若之空义而造《不真空论》来阐发本怀,由此学人对般若空义有了实质性的认识,从而奠定了空宗于东土成立的基础;同时僧肇大师因其《不真空论》而被称为“东土解空第一”。可见本论的意义所在。

  • 标签: 僧肇大师 佛法 佛理 佛学思想
  • 简介: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和永不枯竭的宝藏。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对心理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并不了解,甚至把心理学与“算卦”、“占卜”、“风水”等封建迷信

  • 标签: 心理效应 趣谈心理
  • 简介:采用任务线索范式(task-cueingparadigm),考察年龄对两个不同来源的切换损失的影响。实验一操控准备时间考察内源性切换损失,实验二操控首尾任务的异同考察外源性切换损失。以被试执行切换任务和重复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为主要指标,结果发现:(1)在执行不同类型的任务时,老化效应极其明显,青年人反应速度普遍快于老年人,错误率普遍低于老年人;(2)内源性任务范式中重复任务和切换任务老化速度不一致,老化对切换任务影响更大,而外源性任务范式中CBA和ABA任务老化速度基本一致;(3)青年人和老年人在内源切换损失、外源切换损失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整体上老年人的任务切换成绩差于年轻人,与外源性任务相比,内源性切换任务的成绩更易受老化的影响。

  • 标签: 任务线索范式 切换损失 损失来源 老化
  • 简介:采用观察法对106对新婚夫妻在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任务中的行为进行录像,并采用在中国被试中经过修订的IFIRS进行编码;以即时互动满意度和夫妻报告的婚姻质量分别作为即时效应和状态效应的预测指标,检验夫妻互动行为两种效应的不同。结果发现:(1)妻子在4个互动中的消极行为均显著高于丈夫;妻子在自己的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话题中的积极卷入显著高于丈夫,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社会支持互动中显著高于丈夫。(2)就即时效应而言,妻子的消极行为在丈夫问题解决和自己的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丈夫的消极行为和积极情绪分别在自己的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和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分别具有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3)就状态效应而言,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问题解决和妻子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在妻子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中均具有主体效应;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在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均具有客体效应

  • 标签: 夫妻互动 即时效应 状态效应 观察研究
  • 简介:采用Simon效应研究范式.以阿拉伯数字为实验材料.三个实验分别要求被试判断呈现数字的空间位置、颜色和大小.系统考察Simon效应、空间一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的加工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三个实验中,不管采用何种判断标准.被试总是对左侧的数字按左键反应更快,对右侧的数字按右键反应更快。数字加工中出现Simon效应:而对不同大小的数字按左键和按右键的反应时差异均不显著.数字加工中均未出现SNARC效应。(2)Simon效应和SNARC效应不同质,两者的加工机制也互不相同,而且Simon效应对SNARC效应具有抑制作用。(3)Simon效应与SNARC效应相比,Simon效应相对更稳固,SNARC效应则相对更灵活,易受知觉信息变化的影响。

  • 标签: SIMON效应 SNARC效应 空间表征 抑制.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ERP为工具,对启动效应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例如,在知觉启动方面,发现视觉运动启动的神经机制不同于其它知觉型启动,它既涉及视觉加工的较早阶段,也涉及到较晚阶段。再如,词的重复效应不同于物体的重复效应等等。关于语义型启动的ERP研究,主要围绕N400和N450进行。本文对该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该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研究范式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启动效应 内隐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ERP)
  • 简介:在当代,价值冲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更为广阔、更为深远、更为复杂的意义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何来看待价值冲突?这不仅是一个关涉价值冲突有无价值或价值冲突的效应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事关对价值冲突的双重效应如何调适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深入研究和探讨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冲突问题,弄清价值冲突的含义、效应与调适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价值冲突 人类社会实践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价值立场 冲突问题
  • 简介:本研究采用2×4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对旋转类型和旋转角度的控制,探讨第一人称角色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的角色方式是影响心理旋转的重要因素,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

  • 标签: 心理旋转 第一人称角色 第三人称角色 表征
  • 简介:僧肇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环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 标签: 物不迁 老庄玄学 根源实在论 小乘 性住
  • 简介: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的区别,而"即体即用"的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化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僧肇 《不真空论》 佛学玄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