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306名父外留守、147名双留守和288名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以亲子依恋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亲子依恋与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关系以及教师支持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1)双留守青少年的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安全性显著低于,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父外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后两组青少年之间差异不显著;(2)安全性母子依恋能降低父外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安全性父子依恋能降低非留守和双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3)安全性母子依恋能补偿不安全父子依恋对父外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影响;(4)教师支持既能降低非留守和双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也能增强安全性父子依恋对父外留守青少年焦虑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焦虑 母子依恋 父子依恋 教师支持 留守青少年
  • 简介:父母元情绪理念是指主要照顾者对于自己或子女的各种情绪所持的一套特定的情绪反应、认识、理解、评估及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的研究是当前家庭教养方式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父母元情绪理念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实证研究从心理适应、情绪能力与社会适应行为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父母元情绪理念的训练与干预方法。

  • 标签: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为探索幼儿教师组织支持、职业压力和倦怠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选取四川、重庆、西藏、贵州和北京五地幼儿教师326名,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问卷、幼儿教师离职意向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组织支持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是风险性因素,提升其离职意向;幼儿教师组织支持是保护性因素,降低其离职意向,且组织支持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主效应。(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和职业压力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缓解幼儿教师离职意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组织支持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离职意向 幼儿教师
  • 简介:为探讨网络社会支持对中职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问卷、感恩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5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和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网络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没有直接预测作用.但可以通过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中职生生活满意度: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通过感恩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网络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能为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社会适应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网络社会支持 公正世界信念 感恩 生活满意度 中职生
  • 简介:通常的技术是经典技术。当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结合产生了量子信息理论时,才产生了直接的量子信息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的存在揭示了它的本质,它是量子要素、量子结构与专有功能的统一。人的意向是构成技术人工物实在性的潜在因素。量子信息技术属于生态技术,它的诞生将推动量子信息文明的来临。经典算法所不能克服的客观的世界复杂性,有可能通过量子算法得到克服,这表明客观复杂性与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有关。

  • 标签: 量子纠缠 量子信息技术 量子信息文明 复杂性 本质
  • 简介:技术的社会塑形论立足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围绕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三种理论流派:(1)以托马斯·休斯代表的技术系统论;(2)以拉图尔为代表的“行动者网络”理论;(3)以平奇和比克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的社会塑形论开启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具有诸多理论弱点。

  • 标签: 技术 社会 建构主义 经验转向
  • 简介:植物染色因其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属性而在服装设计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茶染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染色技艺,随着人们在物质生活观念上对绿色环保的不断重视,我国服装设计上注重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追求民族性的创新设计愈来愈受到追捧。在茶染历史文献梳理中纵览其历史嬗变的轨迹,与现代茶染技艺进行对比分析,明确茶染工艺的流程和不同类型茶叶染色的区分,审视茶染技艺在服装设计应用上的美学特征。倡导茶染这种自然健康的工艺技术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上,将为解决服装染色工艺过于依赖化学合成造成的资源和生态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

  • 标签: 茶染 工艺 艺术 审美
  • 简介:当前,以泛在网为基础建立的泛在社会正在形成。在泛在社会的社会治理中,技术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泛在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信息通信技术是泛在社会技术治理的关键,如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很好地推动了技术治理的施行。但由于技术治理本身的局限,信息通信技术在推动泛在社会技术治理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一些社会风险。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技术治理发展的同时规避其社会风险,对泛在社会的发展、技术治理模式的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泛在社会 信息通信技术 技术治理 社会风险
  • 简介:超扫描技术主要依托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近红外光谱成像等设备对处于社会互动中的两人或多人的大脑神经机制进行同时扫描、记录并分析,具有较高生态效度。近年来关于超扫描技术的研究应用已涉及社会神经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信任与公平、合作与竞争、模仿与动作协调以及表情手势及言语交流等。但这些研究结果尚未得到总结,一些结果还存在分歧与矛盾,加之超扫描自身的复杂性都需要研究者在未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讨论。

  • 标签: 超扫描 信任与公平 合作与竞争 模仿与动作协调 表情手势及言语交流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发端。马克思不囿于流行的工具主义对其技术价值观的桎梏,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会技术即社会生活中的技术现象当中,把对技术的思考寄寓于对机器、工业、劳动等现象的考察。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探究始终与人的问题相结合,强调技术实践,阐明了人的异化必然导致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也是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同人相异化。技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发展中人的价值。

  • 标签: 马克思 技术哲学 异化劳动 技术中性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简介:一、问题外化技术的作用与体验式课堂1.问题外化技术问题外化(problemsexternaliz—ation)是叙事辅导的方式之一,即将人和问题分开,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问题外化式对话是建构主义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通过外化可以大大拓宽人们的叙事空间,从而实现对问题叙事的解构和重构。通常人们会把问题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好像问题是他们身上的器官一样,是其“内化了的自我”。

  • 标签: 问题外化技术 验式课堂 应用
  • 简介: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思想、霍克海默科学技术的“合理性等同于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以及马尔库塞“社会生产过程也是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等思想。哈贝马斯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政府干预的视角,认为科学技术掩盖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危机,成为新的合法性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问题。这对于我们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互动共进具有重要启示。同时,哈贝马斯夸大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混淆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值得警惕。

  • 标签: 哈贝马斯 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互动关系
  • 简介: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目前,3D打印技术在动漫产业中亦开始运用.无论是在动画的设计、制作过程,还是在动漫衍生品开发环节,3D打印技术的运用已经刺激传统的动漫产业向现代模式发展转向.在3D打印实践中,应根据模型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打印机.此外,3D打印技术介入动漫衍生品开发将有效提升话题热度,增加动漫衍生品乃至整个动漫产业的曝光度和到达率,引入新技术是对行业最好的宣传,是行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动漫衍生产品开发 动漫产业链
  • 简介:焦点解决技术重视发挥个体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认为正向、积极思考带来大的改变;强调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挖掘出来访者本身的能力、资源、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本文运用焦点解决技术对一位有家庭困扰的高中学生进行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家庭关系困扰 焦点解决技术 高中生
  • 简介: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广告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广告数字媒体专业应该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专项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水平。调查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广告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美术基础,审美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寻找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向大自然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周围的艺术氛围、鼓励性的教育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 标签: 美术教育 策略 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