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现场实验,探讨目标协调或目标差异的成绩反馈对不同成就动机学生后继成绩的影响,被试共170人。结果表明:(1)成绩反馈不能独立地影响学生后继成绩的提高或降低。(2)成绩反馈对不同成就动机取向的学生后继成绩具有不同的影响,并且只表现在依从应该-他人目标时。(3)成就动机取向与目标类型在学生的后继成绩上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只表现在目标差异的反馈条件下。

  • 标签: 成绩反馈 成就动机取向 理想-自我目标-应该-他人目标
  • 简介:西方逻辑在传入中国之初曾经历了一个“逻辑名辩化”的过程,即用中国旧有名辩的语汇和理论来翻译与诠释传统逻辑的术语,以便后者更容易地为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所接受。尽管逻辑的名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逻辑在中国的传播。刺激了对中国古代名辩的研究,但其本身在总体上并未取得成功。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深入思考传统逻辑与名辩的关系、反思“名辩逻辑化”的理论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逻辑 名辩 中国逻辑史
  • 简介:<正>一、实验目的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动机对工作效果或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动机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他们多是对成人和中小学生动机的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幼儿的动机水平对其学习成绩或活动效果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搞清

  • 标签: 学习成绩 幼儿教师 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 中小学生 教学内容
  • 简介:<正>自从80年代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和非独生儿童在认知和个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是我国心理学界与教育学界感兴趣的问题。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E.W.Bohanno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T.Falbo对自1925年至1984年间发表的200多篇文章,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发现,在个性特征上,一般看来,独生与非独生儿童没有差别,而在智力和成就上独生与非独生儿童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比较研究 独生子女政策 认知能力 非独生儿童 个性特征 美国心理学
  • 简介:本文以A型行为问卷对70名医学系和法医学系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了对照性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与A型行为有关。学习成绩优秀生大部分属于A型行为类型,与学习成绩差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行为因子中,时问紧迫感强是奖学金获得者们最为突出的特征。

  • 标签: A型行为 大学生 学习成绩
  • 简介:本研究对176名中学生进行大五人格开口瑞文推理测验,以考察智力、人格特质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智力与学业成绩有显著正相关。人格特质中,学业成绩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严谨性呈显著正相关。(2)智力对中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格特质中,神经质有负向预测作用,严谨性和开放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智力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存在年龄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智力 大五人格 学业成绩
  • 简介: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学业成绩高分组心理素质优于学业成绩中等‘组和低分组,学业成绩中等组优于学业成绩低分组。(2)分年级看,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成绩组的小学生在心理素质因素上的差异有不同。(3)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水平层次。

  • 标签: 小学生 心理素质 学业成绩 心理机能 研究对象
  • 简介:<正>在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关怀下,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改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已有七个陈列室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正式开放。这七个室共增加文物、资料和照片322件,其中有毛泽东同志的题词、著作、书信、批示和他用过的物品158件。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陈列内容也作了初步调整,内部试展。

  • 标签: 纪念馆 毛泽东同志 陈列内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韶山 成绩
  • 简介:格登少年时对虫子很感兴趣,很想成为研究它们的科学家,可是,他实在太“笨”。那天,从伊顿公学加德姆老师手中,格登接过自己的成绩单,看了看,顿时满脸通红,羞愧不已。是的,这的确是一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分数惨不忍睹,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

  • 标签: 成绩单 科学家 老师 公学 分数
  • 简介: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92名初一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了数学错题管理与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数学焦虑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初一学生的错题管理存在性别的差异。女生在错题管理态度、错题管理行为上要显著优于男生;(2)错题管理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还能够通过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结论:数学焦虑在错题管理与数学成绩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管理态度 数学焦虑 数学成绩 中介作用 错题 初一学生
  • 简介:以初中代数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学生对代数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代数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代数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

  • 标签: 代数应用题 代数应用题的结构 分类 数学成绩
  • 简介:该研究的实验材料为单字和双字词,利用字表方式呈现。被试为小学六年级的30名学生,按学习成绩好和差各选15名。实验结果为,(1)对单字材料,被试既对要记忆的项目进行了有意的复述,又对指示遗忘的材料产生了提取抑制:对双字词材料,被试只有对指示遗忘的材料产生提取抑制,而没有对要记忆的项目进行有意复述;(2)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有意遗忘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 标签: 有意遗忘 编码 提取抑制 学习成绩
  • 简介:以547名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家庭富裕量表和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探讨儿童网络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JLN网络信息获取行为能够正向预测语文成绩;(2)自我控制调节网络信息获取行为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儿童网络社交行为与语文成绩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自我控制中延迟满足的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信息获取对语文成绩的促进作用.并且减缓网络社交行为对儿童的语文成绩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人格 自我控制 网络行为 学业成绩
  • 简介: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分别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建立了因果关系模型。两模型区别在于:(1)学业成绩对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大于对高中生的;(2)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受内部控制、非学业自我概念受未知方控制直接影响。研究还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高中生的;(2)学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高低一致;(3)内部控制源与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显著相关。

  • 标签: 自我概念 学业成败归因 学业成绩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清晰的管党、治党思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从数量上看,立案查处人数创历史新高;从态势演变看,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从体制机制看,“三不”协同反腐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基本经验是多方面的:核心要义是要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基本思路是要反腐败顶层设计与问题导向相统一;重点对象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反腐败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是反腐败的可靠保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反腐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党的十八大 反腐败斗争 成绩 经验 意义
  • 简介:为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说明时间管理因素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以20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通过时间管理对大学生实际学习成绩起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学习成绩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2随机选取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启动实验范式考察了公正世界信念对时间规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启动不公正信念时,个体计划学习投入时间显著减少,同时伴随娱乐等其他时间增加。总之,公正世界信念可部分通过影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而影响其学习成绩,而且大学生对不公正信念更敏感。

  • 标签: 公正世界信念 学习成绩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倾向 大学生
  • 简介: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选取北京市某普通中学428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有偶像的中学生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人数,"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其崇拜的主流.(2)学业自我概念及其各维度在有无偶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主要偶像类型对学业自我概念具有显著主效应.(4)有无偶像和主要偶像类型对学业成绩均没有显著主效应.

  • 标签: 中学生 偶像崇拜 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成绩 关系研究
  • 简介: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理解监控研究的经典实验范式——错误检测法来测量其理解监控能力与阅读成绩、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理解监控能力较低;理解监控能力与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理解监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 标签: 理解监控 阅读成绩 自我调节学习 五年级学生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控制点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于1966年提出,意指个体解释其成功和失败的倾向性。根据控制点可将学生分为内控型与外控型。内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都是自己的能力等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相信奖赏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慎思、任务定向和持久性。而外控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受到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摆布的影响,并认为奖赏不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分心、敌意、更少任务定向。当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极端内控者和极端外控者并不多见。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轨迹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 标签: 初中生 学习活动 学业成绩 新概念 控制点 班主任
  • 简介:以43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总体影响,其中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并且主要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来产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学习策略这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成就目标定向主要是通过元认知策略对学习策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 标签: 成就目标定向 学习策略 学业成绩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