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参与网络课堂的387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我效能感、内隐智力信念和动机调节等学习特征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内隐智力信念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2)动机调节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学习投入”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受到学习内隐智力信念的调节。相较于智力实体论者,动机调节的中介效应在智力增长论者中更强。

  • 标签: 动机调节 网络学习 自我效能感 内隐智力信念 学习投入
  • 简介:考察139名五、七年级学生在逐次阅读10组图文材料的过程中对阅读测试与媒体信息的关系的自我监察并据此对阅读时间分配模式的自我调节过程,结果发现:(1)二年级被试能够监察阅读测试和图文之间的相倚关系,并据此对图文阅读时间分配模式进行自我调节,分配更多时间在与测试相关的材料上;(2)五、七年级被试的图文时间分配均呈现逐步调节的模式。(3)七年级被试比五年级被试对阅读测试与图文的关系的监察更为准确、时间分配模式调节出现的时机更早,时间分配调节策略的使用更合理,测试成绩更高。

  • 标签: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 多媒体学习 外在暗示线索 时间分配
  • 简介:以28名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和28名汉语母语为被试,运用眼动技术,阐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句子加工机制。研究发现:在句法歧义结构加工过程中,语义和语境在早期加工阶段即时起作用,符合句子加工理论中的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在本实验中,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汉语水平接近汉语母语水平,其L2句子晚期加工也与汉语母语趋于一致,符合L2句子加工的会聚假设。母语为韩语的学习汉语句子加工是限制性并行的,符合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

  • 标签: L2句子加工 眼动研究 句法歧义
  • 简介:以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和帮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测查,以探讨自尊、受助特征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社会道德认知和自我意愿层面上,大多数初中生能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性助人趋向,部分学生的行为决策判定具有不一致性;(2)初中生的自尊程度不影响对他人需要的注意、归因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但与帮助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意愿等认知、情感因素有关,能直接影响自主性的亲社会行为;(3)初中生有关潜在受益特征的某种认知结果及其相应的情感体验,对帮助型亲社会行为趋向有重要影响;(4)初中生的自尊及其所知觉的潜在量益特征在亲社会行为趋向中交互作用不显著。

  • 标签: 初中生 自尊 潜在受益者特征 亲社会行为 帮助倾向
  • 简介:采用自编的“互动教育效果及影响因素问卷”,对电大金融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在远程开放环境下的学习特征及其差异。结果显示:该问卷包括“教学艺术”、“活动吸引力”、“材料丰富性”和“途径便利性”等四个因子,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目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在这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互动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远程开放教育 学习特征 互动 金融类课程
  • 简介:该研究以48名中学生为被试,分别用色块串和色词串为材料,设时间变量(单元)以了解学习的详细进程,研究了中学生颜色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结果发现:(1)非言语材料(色块)较言语材料(色词)更适合于内隐加工;(2)时间变量上整体呈递增趋势,称长时功效。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3)指导语上存在主效应,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即内隐学习在不同材料上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

  • 标签: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颜色 中学生
  • 简介:通过对一例女大学生学习受挫后的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咨询分析,详细阐述了求助心理问题的成因,运用RET疗法对求助的情绪和行为症状进行了咨询,并取得了显著咨询效果。

  • 标签: 严重心理问题 RET 咨询效果
  • 简介: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思维品质上下功夫。所谓学习思维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自组织系统学习,是相对于他组织系统学习而言的,是学习自我设计,不受他人制约,自我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思维就是自主、灵活而又富有创造性的。

  • 标签: 自组织系统 学习思维 思维品质 培养 系统学习 创新人才
  • 简介:本文在文化混搭与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下设计调查问卷,以期揭示汉语二语(CSL)学习在华适应压力的群体特征、心理成因与缓解途径。研究1报告了一起心理危机个案并通过访谈分析其文化休克的表现;研究2随机调查了52名在广州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结果显示,CSL学习的文化适应遵循U形变化规律,思乡情感和与中国文化的焦虑型依恋关系是适应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3通过网络平台随机抽样了110名在北京和广州学习的留学生并分析其文化适应的影响和缓解途径,结果表明思乡情感造成了CSL学习对中国文化的焦虑,进而形成文化适应压力,并进一步对学习的文化探索行为、文化承诺、学习满意度带来影响,然而这种压力可以通过与中国文化的交际经验来缓解。

  • 标签: 汉语二语者 文化混搭 文化适应 跨文化交际
  • 简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清晨,我和妻子漫步刘庄桥,向河东的荐福庵走去。大桥弥漫在雾霭之中,河面飘浮的雾气似野马尘埃随风融入低空,雾气越发地浓了,曦微的晨光仿佛不堪其重,把桥栏地面染得湿漉漉的。两三渔船,若隐若现,橹声咿呀,吟唱相随,十米以外,不辨东西。

  • 标签: 荐福庵 布施 乞丐 自尊
  • 简介:一、引言在讲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游戏情境:叫一个学生到黑板前,让他从离门三米远处笔直地走向门边,并要求他第一步走一米,第二步走1/2米。

  • 标签: 接受学习 先行组织者 有意义学习 心理实验
  • 简介:高僧门下收有众弟子,但能成为高僧接班人的人选却难以定夺。

  • 标签: 接班人 高僧 弟子
  • 简介: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认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会只选择一个“欢”,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并不重要,离可以欢,也可以悲;合可以欢,也可以悲,所以重要的只是欢。

  • 标签: 失意者 个人 感情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一个知识分子无比兴奋的时代,谈论尼采、萨特或美学成了一种时尚,美学热到了奇观的程度,甚至电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女主角悉心阅读的就是当年风行一时的“美学译文丛书”。

  • 标签: 滕守尧 译文丛书 视知觉 阿恩海姆 艺术教育 生态式
  • 简介:凉风、疏星、朗月,虫鸣声声,流水潺潺,花香袭人,树影婆娑,何等美好的世界!灯火、喧嚣、嘈杂,烟雾弥漫,空气污浊,浪声狂笑,物欲横流,何等丑恶的世界!人,生存其间,日益滥用着上帝所赋予的自由和智慧,破坏着环境、破坏着自我,两千年了!

  • 标签: 基督教 宗教信仰 人格精神 爱心
  • 简介:写下这个标题,似有痴人说梦之嫌。人非天马,谁的身心能遨游无极的太空呢?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有一位银发老妇整日在那走来走去。有人认为她是在散步锻炼,活动筋骨;也有人认为她无家可归,惶惶终日。可是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了这位老人的事迹,才知道老人是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搜寻着需要援助的失意

  • 标签: 交谈 失意者 负面情绪 心理疏导
  • 简介:通过对文献记载的分析,考证了麻衣道的真实身份、里籍和活动区域,并对其所作《麻衣道正易心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揭示麻衣道的思想构成。

  • 标签: 麻衣 文化 身份 思想
  • 简介:清人周容所作《小港渡》仅有129个字,却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顺治七年(1650年)冬天,周容要从一个叫小港的地方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捆扎了一大摞书跟随着。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