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杰先生走了。我们伦理学工作者都很沉痛,都在深情地缅怀他。罗先生是我1957年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本科时的高班同学。接触中感到他待人诚恳友善、和蔼可亲,有兄长之风,也知道他博学慎思,个人藏书很多。记忆最深的还是他作为伦理学教研室的老师,在我们读大五时为我们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座。当时学校为扩充哲学本科班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我们班开设了伦理学、美学和自然辩证法讲座,这些讲座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标签: 罗国杰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基础理论知识 大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 伦理学
  • 简介:杰先生奠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他肯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性,确立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学科地位;他廓清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本问题;他指出了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他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基本原则来进行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而他牢记在心的是要让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 标签: 罗国杰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批判继承
  • 简介:杰是我的老同学、老同事、老领导。1956年人大哲学系在全国提前特招本科生,我们同时考入,成为命定的老同学。但我是高中毕业直接考入的,他是从上海市委“调干”到人大读哲学系的。早年,他在河南读完中学,在上海曾就读于同济大学法学院,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后又在上海虹口区委和市委做过多年党务工作。论年龄他比我大八岁,论经历和学识他是我的前辈和老师。他为人正派、清廉,可谓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 标签: 罗国杰 地下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 1949年 高中毕业 同济大学
  • 简介:2015年3月9日,罗杰教授与世长辞,伦理学界沉痛哀悼。罗杰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他不仅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的重要创建者,而且是中国第一份伦理学专业期刊、中国伦理学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原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的主要发起者、创办者,并先后担任主编、编委会主任。

  • 标签: 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 罗国杰 教授 中国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简介:《理想》第1卷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整体来看,苏格拉底将正义把握为一种圆满的思,因此,他能针对不同的正义表述,提出自己的论证。从人与人的交往来看,正义是个人生活的基础;从城邦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看,正义是城邦和谐的尺度。正义抵达整体的善,又不侵害个体的善。正义的本质性思考为立法提供了根基,并保障了公民城邦生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 标签: 正义 建构 本质 圆满的思 尺度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凝聚力的整体提升。正如习主席指出的:“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家”观得到全面升华,为民族凝聚力的重构发挥了重大作用。

  • 标签: 中华民族凝聚力 内在关联 抗战时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
  • 简介: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罗杰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创建新中国伦理学的宏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其著作等身、卓见非凡,为伦理学从业者和学生所敬仰。在其多达数十卷的著述中,1980年在《哲学研究》第6期发表的题为《论科学技术、物质生活与道德的关系》一文,为国内学术界较早关注这一课题的力作,为奠定和开拓我国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乃至整个应用伦理学确定了基本的理论原则和规范。

  • 标签: 中国伦理学 道德进步 罗国杰 辩证统一 科技发展 教授
  • 简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必须继续艰苦细致地做好哲学基础建设工作,必须对实践和本体论范畴,对生命的生产的命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美存在的哲学依据等作出合乎时代发展的新阐释。阎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美学》立足元典,面对时代现实,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概念范畴和基本命题,这一基础性的理论建设为实践美学的发展拓展了更宽阔的学术空间。

  • 标签: 实践美学 实践 本体论 生命的生产 人与自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