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针对高校中存在的少数群体学生与非少数群体学生的成绩差异,Steele和Aronson(1995)首次提出刻板印象威胁概念,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所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他们还指出这是一种情境性威胁。即使对于能力高的个体而言,这种威胁经历也会导致表现下降,本文通过以往的测验说明刻板印象威胁是如何消极地影响表现结果的,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说明,对结果的消极影响可能由一些直接的中介变量引起.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能更直接地理解这些测验的机制。实际上.从数据入手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大的空间,就评判尺度而言,没有一个单独的中介变量能完全解释刻板印象威胁与表现不付佳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刻板印象威胁 表现目标定位 机制
  • 简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大会的主题也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新篇章。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变化这个中心环节,全面深入地领会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新定位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 简介:注意控制探讨个体以何种方式选择性地注意外界信息。本研究从发展角度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研究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以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从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性质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小学三年级学生;(2)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目标相关信息促进目标搜索,而目标无关信息干扰目标搜索;(3)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高视觉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视觉工作记忆负荷。

  • 标签: 视觉工作记忆 自上而下注意控制 小学生
  • 简介: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当前、后期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第一年儿童的努力控制对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成立。

  • 标签: 学前儿童 父母婚姻质量 努力控制 行为问题 追踪研究
  • 简介:计算机作为实验平台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实验中。本文指出计算机控制心理学实验的计时误差具有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修正和优化难度大,并分析了原因。然后提出一种采用分布式任务处理和LED背光控制技术的新型心理实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刺激呈现时间及反应时间精准度上优于计算机,为心理学实验平台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计算机控制计时 计时误差 分布式任务处理技术 LED背光
  • 简介:研究以1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心理控制源:外控型、内控型)×2(自我道德感:内疚感、羞耻感)两因素被试问实验设计,考察了外控和内控大学生在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不同的自我道德情感下反事实思维内容的差异。结果表明:(1)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不同内容的诱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外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影响;(2)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受到了心理控制源与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自我道德情感的交互影响:外控者在羞耻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羞耻感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以中西方不同被试而得出的内疚感和羞耻感与反事实思维关系的矛盾结论。

  • 标签: 心理控制源 反事实思维 内疚感 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