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学生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心理特点,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上有显著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多种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犯罪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自卑、冷漠、失衡、享乐和刺激五种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

  • 标签: 大学生 犯罪 心理
  • 简介:在一年一度的高考竞争中,有些人能享受“金榜题名”的喜悦,而对于有些同学来讲,则要承受“榜上无名”的打击。受到这种打击的学生,经过这一变故,其心理发生了诸多变化。归纳起来,落榜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点:

  • 标签: 心理特点调适 生心理特点 高考落榜生
  • 简介:<正>青年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重大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对友谊和交往的需求,就是青年时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之一当代青年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主要为以下几方向:一、青年初期是结交朋友的高峰期一个研究曾对500名犯罪青年和500名一般青年作过“什么时候结交朋友最多”的调查[1],结果表明。无论是犯罪青年还是一般青年,大多数人部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的时候是中学时代(分别为58.1(?)和54.4(?)),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一项研究对500名青年工人和大学生的交友情况进行了调查[2],结果表明,最多的人(35.4(?))认为

  • 标签: 心理特点 心理特征 友谊 人际交往 生理 知心朋友
  • 简介:和老一代相比,美国青年较少信教,“文化压力”是其重要原因。在奉行基督教的方式上,青年一代更加注重宗教行为背后的基督精神。对于美国青年基督徒而言,科学知识与宗教信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题,各自遵循不同的规则,在人格结构中可以兼容并蓄;与神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喜乐感是基督徒深刻而典型的宗教情感体验;奉行基督精神需要通过“为别人服务”“维护公正”和“展现爱”等日常行为来体现。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社区教会以及教会学校在美国青年基督徒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分别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善于观察,从自身经历中学习,事后觉悟,是基督徒心理成长的主要途径。

  • 标签: 美国青年基督徒 宗教心理 宗教信仰 宗教情感体验
  • 简介:<正>一、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教师人数在教师队伍中已占到将近半数。他们已经和即将在教学和科研中挑起重担。祖国迫切要求他们尽快成长,青年教师自己也热望尽快成长,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但是,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为什么有的成长快些有的成长则慢些?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心理因素是什么?怎样促使他们发展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 标签: 心理特点 平均数 心理因素 青年教师 有利因素 优秀教师
  • 简介:本文采用心理测验量表SCL—90对护士学校895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21.67%的护校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经比较发现,护校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较普通中学女生和男女混合中专的学生均为严重;来自农村的护校学生较来自城市的护校学生严重;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良是护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护校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严重性随年级的增高逐渐下降。

  • 标签: 心理卫生 护士学校 学生
  • 简介:对陕西地区1299名城乡初中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方面城乡差异显著;(2)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方面初二得分高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差异显著;(3)在动力系统和归因风格方面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认知风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 标签: 初中生 心理健康素质 城乡差异
  • 简介:本文从简述青少年犯罪前后经受种种挫折、冲突的人生旅程和心理——行为演化脉络入手。揭示对青少年犯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种种特点,进而论述: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在了解青少年犯的人生旅程和犯罪前后心理——行为演化脉络的基础上,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安排不同的咨询目标;因为狱内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的供犯人"发气"、"泄愤"、以求心理平衡,或"反映情况"的。而是要做到心理疏导和健康的心理建设,这一总目标又不可能靠求助者自发地实现,也不是咨询者"长篇大论"、"强迫灌输"所能凑效的,故必须通过咨询者耐心地、以不同技术选择不同层次的目标。渐次实现其不同的功能,以求最终帮助求询者达到"建造新自我"、"重新做人"的目的。文中第二部分着重剖析了整个心理咨询工作中各层级目标面对的问题、工作的侧重点和功能,可供狱内从事实际心理咨询工作者参考。最后,为此项工作的长期、正常进行,健康发展,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 标签: 心理咨询工作 求询者 行方式 青少年犯 犯人 侧重点
  • 简介: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27对60~84岁(M=69.93±5.89)的老年夫妻测查了老年人夫妻依恋风格及夫妻冲突的特点。结果表明,老年人夫妻冲突具有低频率、低强度、较低的威胁性、较高的建设性及易解决的特点;不同依恋风格的老年人夫妻冲突的强度、频率、冲突解决程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性质上,安全型依恋风格老年人感知到的冲突建设性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风格个体,但其感知到的冲突威胁性无显著差异;老年夫妻对冲突的感知存在冲突知觉一致性效应。

  • 标签: 老年人 夫妻冲突 夫妻依恋 夫妻冲突知觉一致性
  • 简介:创设了习俗领域和个人领域两类道义情境故事.在每类故事中又呈现领域内冲突和领域间冲突两种规则冲突类型,考察了176名中学生对道义情境故事中行为者和规则制定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倾向等方面的认识,来分析中学生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被预测对于习俗领域中的两个规则倾向会给予相同的理解.在个人领域中会倾向于接受其他制定者的规则。(2)教师被预测在领域间冲突规则中会对违规学生有较多负面看法。(3)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冲突道义情境中心理理论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结论:中学生对于中学生自身及成人的认识和行为预测.因不同的道义情境领域和冲突规则而会有所不同。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理论 道义情境 道义规则 冲突.
  • 简介:本研究以来自全国7个代表性城市的1373名中老年人为被试,在文献研究、咨询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和讨论、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编制了城市中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城市中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和诊断.

  • 标签: 城市中老年人 心理健康 项目分析 信度 效度
  • 简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快速发展。研究老年心理健康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十年老年心理健康研究情况,分析当代中国老年心理存在的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给后续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老年心理健康 老龄化
  • 简介: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年。实际年龄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的年龄认同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等变量后,年龄认同仍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存在年轻化偏向。而且这种年轻化偏向程度越强.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可以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促使老年人保持年轻化的年龄认同.这可能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年龄认同 心理健康
  • 简介:毛泽东社会心理学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的运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虽然,毛泽东著作中并未明确地使用过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但是,他的大量著作相长期的革命实践,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遗产。如同我们的古人并未明确地使用过哲学、美学等概念,

  • 标签: 社会心理学 毛泽东著作 心理学思想 实践过程 中国革命 实践价值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较快。与传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研究比较,这一时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七个特点,即: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明确的价值定位;触及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注重社会效益;研究者开阔的视野;强调现场情境研究方法;以及与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挂钩。

  • 标签: 美国 应用社会心理学 价值定位 社会行为 社会效益
  • 简介:老龄化及其引发的心理支持问题,是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老年心理关爱所存在问题和现实紧迫性,系统梳理和对比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的研究和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当下适合我国老年化特色的有关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走向。

  • 标签: 积极老龄化 心理健康 心理支持
  • 简介:以16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谎言概念理解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1)幼儿对说真话行为与说谎行为的概念理解不是同步发展的,对说谎的概念理解要早于对说真话的理解,4岁幼儿的谎言概念理解水平高于3岁;(2)控制幼儿的年龄和言语能力后,心理理论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正相关,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负相关;(3)幼儿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幼儿 谎言概念理解 心理理论 专制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