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莞市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于2005年成立,继而进行了的救护工作,是目前已知池塘驯养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最多的单位。本文是对救护、驯养工作的小结,在驯养的池塘选择、水体消毒、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期待社会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使鱼种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黄唇鱼 救护 驯养
  • 简介:Pelteobagrusfulvdrace(Richardson),俗称嘎牙子、腊丁、等。属鲶形目、尝科、属。该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产量大、肉质嫩、少细刺、含脂肪多、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

  • 标签: 黄颡鱼 养殖技术 国内外市场 经济鱼类 淡水水体 营养价值
  • 简介:为鲶形目,鲶科、属,俗称黄牛牯,草牯或,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一般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鱼类。本人于2002年在邕江进行

  • 标签: 黄颡鱼 网箱养殖 水域选择 网箱设计 鱼种放养 饵料投喂
  • 简介:在北方每年开始自然繁殖的时间为6月20日左右。本试验通过提温培育亲,将的繁殖时间提早20d。4月10日开始给亲鱼池提温,到4月30日水温达到25℃。亲精心培育30d,于5月30日进行人工催产。共催产2087组,实产1723组,催产率为82.56%,共产约222.199万粒卵。抽样估算受精率为87.25%,受精卵约为193.869万粒。孵出水花约160.291万尾,孵化率为82.68%。结果表明,在寒区可以提早20d进行繁殖。

  • 标签: 黄颡鱼 早繁
  • 简介: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Gymnodiptychus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新疆裸重唇鱼 胚胎发育 仔鱼 裂腹鱼
  • 简介:<正>属于鲇形目鲿科(亦称鮠科)属,属有5个种,即、长须、瓦氏、光泽和中间,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属品种主要有和瓦氏2种。颡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耐低氧,产量高等特点。在水体中营底层生活,对各类水体适应能力强。属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幼鱼以枝角类、桡足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杂食性鱼类 鲿科 鮠科 配合饵料 人工养殖
  • 简介:(Pelteobagrusfulvidraco)又名腊丁、昂刺等,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它以其肉质细腻、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在的饲养试验与人工繁殖已初步取得成功,一些地方已开始人工养殖,因此的病害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近年来对的病原做了一些调查分……

  • 标签: 黄颡鱼 防治 烂鳃病 出血性水肿病 腹水病 车轮虫病
  • 简介:又名刺骨、等,为鲶形目,鲶科,属。该为底栖杂食性鱼类,体型小,无细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该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且价格高,当前野生日趋稀少,有较广阔的养殖前景。2007年我们用专业厂家生产的专用膨化饲料进行9个月网箱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网箱养殖 膨化饲料 养殖试验 黄颡鱼 杂食性鱼类 营养丰富
  • 简介:浅色(NibeaCoibor)俗名白奈、金丝免。隶属于鲈形目,石首科,属,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的海水网箱养殖优良品种。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鱼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备受港澳及日、韩客户欢迎。“白奈鱼胶”其药用及营养价值仅次于金钱免,市场价格极高。九十

  • 标签: 浅色黄姑鱼 人工养殖 健康育苗技术 育苗设施
  • 简介:,俗称嘎牙子,是深受北方地区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欢迎的名优鱼类.近些年来,随着北方高寒地区鱼种生产量的大幅增加,过去那种和其它鱼类混合放养越冬的方法已适应不了颡鱼生产需要,其主要问题是鱼种出池困难,且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较低,亟需对越冬方法进行改进.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越冬试验 黄颡鱼 鱼种 养殖成活率 名优鱼类
  • 简介:(Peletobagrusfulvidraco)俗称姑、腊丁、嘎等,属鲇形目、鳞科,属小型底栖淡水温水性鱼类,杂食性,最佳生长温度25-28℃,常见于我国江河湖泊中。它以其肉质细嫩、无鳞、少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也因此,颡鱼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自然水域中生长慢,又因养殖成活率低,不但严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市场发展。因此,成功的人工大规模健康养殖显得的尤为重要。健康养殖技术在以往报道中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以往报道没有结合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本文从常规方法并结合目前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介绍健康养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黄颡鱼 最佳生长温度 淡水养殖品种 温水性鱼类 养殖成活率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养殖经验,总结了不同养殖模式下成鱼养殖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 标签: 黄颡鱼 成鱼 养殖 技术
  • 简介:从南湾水库选出发育良好的,雌规格100~200g/尾,雄鱼规格200~400g/尾,雌雄比1:0.5~1,催产药物为脑垂体和促排卵2号及绒毛膜促性性腺激素,二针注射,采取干法人工授精,微流水刺激,人工受精率67.5%.

  • 标签: 黄颡鱼 初报 南湾水库 催产药物 人工繁殖 雌鱼
  • 简介:高通量测序技术速度快、成本低、通量高,广泛应用于miRNA领域研究。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所产生的海量小RNA数据,结合已有的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了一套快速高效一键化的miRNA分析流程。该流程整合多个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软件,对多个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集进行标记、整合和去冗余分析,只需运行一次核心程序就可以实现对多个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避免每个样本单独数据分析的技术重复,精简后的数据集能大幅度减少软件计算量,显著提高软件运行效率。本研究利用快速高效miRNA分析流程分析性腺XX卵巢、XY精巢、YY精巢的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获得一批准确的保守miRNA。在相同参数设置下,miRNA分析流程可以显著节约分析时间。该流程最终输出结果为多样本整合后的miRNA表达数据,便于研究者直接进行样本之间的比较和miRNA的表达差异,减少研究者手动整合分析结果的操作步骤。miRNA分析流程针对多样本miRNA测序数据具有明显的优势,样本越多测序量越大,软件运行效率越高。针对日益积累的海量小RNA测序数据,miRNA分析流程高效快速一键化数据处理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 标签: MIRNA 高通量测序 miRNA识别方法 黄颡鱼
  • 简介: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Pelteobagrus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颡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颡鱼 性腺分化 组织学观察
  • 简介: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Nibea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g、27.9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 标签: 大黄鱼 黄姑鱼 杂交 胚胎发育
  • 简介:体质量20~25gPelteobagrusfulvidraco鱼种饲养在辽宁省灯塔市忠信集团面积0.53~1hm^2,水深1.5~3m的池塘中,密度为52500尾/hm^2,搭养全长10cm的鲢200尾、鳙80尾,投喂以人工饲料。2012年5月和6月的8、18、28日,采病样品63尾,正常样品23尾,监测了5个患腹水病和3个未发病池塘的水温、DO、pH、NH4+-N和NO2--N含量,以探讨水环境与腹水病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氨氮、亚硝酸盐超出正常养殖水体指标并升高时,体鳃、肾、肝组织细胞发生肿胀、增生、空泡变性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 标签: 水化因子 黄颡鱼 腹水病 组织病理
  • 简介:在水温23±5℃下,将平均体质量10.32g的(Pelteobagrusfulvidraco)放养在27个60cm×60cm×120cm的微流水网箱中,饲喂3个蛋白质水平(32.0%、40.0%、48.0%),每个蛋白质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3.0%、10.0%和17.0%)的饲料,饲养100d。结果表明:在3.0%脂肪水平下,摄食含40.0%蛋白质的饲料时,平均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降低(P〈0.05)。在10.0%脂肪水平下,摄食含48.0%蛋白质饲料时,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摄食含40.0%的蛋白质饲料次之。摄食含48.0%蛋白质与3.0%脂肪饲料组和40.0%蛋白质与10.0%脂肪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P〈0.01);蛋白质消化率在48.0%蛋白质与3.0%脂肪达到最高(P〈0.01),脂肪消化率均在40.0%蛋白质与10.0%脂肪达到最高(P〈0.01)。实验表明,幼鱼较为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分别为40.0%和10.0%。

  • 标签: 黄颡鱼 脂肪 蛋白质 需要量
  • 简介:两种重要的印度鲤科——露斯塔野鲮Labeorohita和厚巴Catlacatla首次人工雌核发育成功。用紫外线照射使精子失去遗传活性。冷休克(12℃,20分钟)和热休克(39℃,1分钟)在诱导二倍体雌核发育中是有效的。概要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印度两种重要鲤科的遗传育种工作中的效果。

  • 标签: 露斯塔野鲮 人工雌核发育 育成 鲤科 遗传育种 二倍体
  • 简介:龙头俗称水潺、虾潺、狗母鱼等,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尤以浙江的温州、台山和舟山近海以及福建沿海产量较多,占获量的13%以上.

  • 标签: 龙头鱼 鱼绒 加工工艺 剖片 去腥 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