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犬腹腔内尿道断裂是由外伤导致的膀胱后尿道连续性中断,尿液和血液流入腹腔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以排尿障碍、腹腔积液、尿毒症和休克为特征,容易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相混淆,要综合临床症状、血常规及影像造影检查而做出确诊。笔者在临床中遇到5例犬膀胱后尿道断裂病例,通过准确诊断与及时手术获得康复,现结合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影像诊断 尿道 断裂 膀胱 手术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膀胱麻痹是膀胱肌丧失收缩力,致使尿液不能随意排出而积留。是一种多发生于瘦弱的多胎母猪,属慢性病:临床上以不随意的排尿、膀胱膨满且无疼痛等为主要病理特征。

  • 标签: 膀胱麻痹 母猪 治疗 病理特征 收缩力 慢性病
  • 简介:近年来,宠物饲养的数量越来越多,饲养犬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宠物主人对犬生理解剖结构、饲养管理和营养需要等方面知识的欠缺,致使犬类疾病经常出现。犬膀胱结石是宠物犬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诱发此病的因素诸多。犬膀胱结石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的表现,基础检查和仪器的检查等进行确诊。本文通过对两例膀胱结石犬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进行比较,对其科学的治疗与预防起基础性指导作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诊疗
  • 简介:宠物犬膀胱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较严重泌尿道系统疾病,一般认为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有关。对于该病,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犬膀胱结石的诊断方案与治疗方法。从而为以后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膀胱结石 诊断 治疗
  • 简介:膀胱尿道结石是由尿路中形成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类结晶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的一种犬科常见病。临床检查以尿血、尿频、尿淋漓甚至无尿为主要特征。B超检查,在尿道膀胱无回声区域中有结石的强回声光点或光团为主要特征;X光检查显示尿道膀胱内有高密度影像为典型。手术取出结石是治疗犬尿道膀胱结石最主要的方法。

  • 标签: 膀胱尿道结石 犬科 病例 诊治 临床检查 B超检查
  • 简介: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桃红天牛的防治技术,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述最具生产应用价值的防治技术。最后提出以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即在成虫羽化前用薄膜包扎法阻止天牛成虫产卵,同时设置诱饵树,集中消灭前来产卵的雌虫及其所产的卵,刺杀已孵化的低龄幼虫,8-9月释放管氏肿腿蜂来防治天牛低龄幼虫,在第2年春季注射斯氏线虫或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幼虫和蛹。上述方法连续进行2年,每年1次,即可将桃红天牛的种群数量控制到较低水平。

  • 标签: 桃红颈天牛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综合治理
  • 简介:膀胱破裂是膀胱壁发生裂伤,尿液和血液流入腹腔所引起的一种膀胱疾患。以排尿障碍、腹膜炎、尿毒症和休克为特征,容易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相混淆,要综合临床症状、血常规及影像造影检查而做出确诊。笔者在临床中遇到6例单纯膀胱破裂病例,通过准确诊断与及时手术获得康复,现结合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膀胱破裂 影像诊断 手术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 临床症状
  • 简介:十例牛膀胱乳头状瘤浅析沈永恕(郑州牧专450045)家畜肿瘤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单位已着手进行自发性畜禽肿瘤的调查研究,这不仅对畜牧业的发展,人类食品的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人类肿瘤进行流行病学和防治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 标签: 膀胱乳头状瘤 上皮细胞 结缔组织纤维 养牛业 肿瘤病 病理形态学
  • 简介:尿结石是在核心物质如粘液、凝血块、脱落的上皮细胞、坏死组织碎片、异物等基础上,其外周由矿物质盐类如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和保护性胶体物质如粘蛋白、核酸、粘多糖等环绕凝结而形成。其核心物质称之为基质,矿物质盐类和保护性胶体是尿结石的实体。生猪的尿道结石是指尿中无机盐类析出,沉积在尿道的任何部位,临床上以S弯曲处或龟头附近为多见,形成结石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

  • 标签: 尿道结石 膀胱修补术 生猪 治疗 无机盐类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近日,印度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斯瓦尔的兽医专家们成功地将鱼浮囊移植给犬做膀胱,这一成果被誉为兽医手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 标签: 印度 鱼浮囊 膀胱 移植手术
  • 简介:为探讨膀胱尿道结石手术失败原因,回顾新疆农业大学动物中心医院2008-2012年期间收治的7例犬膀胱尿道结石失败病例,分析失败原因,探寻解决办法。结果因误诊、手术方法不得当、导尿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导致3例增加手术风险,3例延期愈合,1例安乐处死。为尽可能降低结石手术失败的风险,手术治疗膀胱尿道结石时应根据患犬个体差异、结石部位、结石大小而行具体治疗方案。

  • 标签: 膀胱尿道结石 失败病例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明确稻瘟病抗性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对于抗源改良及新抗源的创制具有指导意义。以重组自交系C55为材料,连续2年在水尾病圃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考察C55各家系的瘟病情指数,在泸县考察C55各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瘟病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选取田间最高瘟病指<23.0%的15个家系组成抗病组,选取单株粒重>34.0g的15个家系组成感病组,通过t检验比较2组间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播始天数、单株穗数及株高与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与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播始天数、株高及结实率与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穗重与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感2组间瘟病指、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单穗重及单株粒重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单株产量高的家系其抗瘟性相对弱,15个抗病组家系可作为抗源利用,并对抗源改良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籼稻 重组自交系 颈瘟病情指数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 简介:为探索农抗702防治早稻叶瘟和穗瘟的田间药效。分别以农抗702和水稻品种早杂两优28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分蘖期和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抗702药液进行防治水稻叶瘟和穗瘟的研究。防治叶瘟试验,在水稻分蘖期喷施药液前1d和后15d分别进行病情调查;防治穗瘟试验,分别在水稻乳熟期进行病害调查和水稻成熟测产。并测定相应时期水稻叶片中POD、CAT、SOD、PAL和PPO活力。分别以喷施春雷霉素(45μg/mL)为阳性对照和喷施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喷施15、30和45μg/mL三种浓度的农抗702对叶瘟防治效果分别为72.14%、80.32%和85.22%;对穗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08%、84.87%和86.58%;对水稻的增产率分别为17.28%、21.40%和22.57%。由此可见,农抗702能较有效的提高水稻叶片内防御酶活力,防治稻瘟病并提高水稻产量,是防治稻瘟病较理想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可为农抗702的进一步研发及其对稻瘟病的防治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农抗702 叶瘟 穗颈瘟 防御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