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褐变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的加工开发利用,而多酚氧化酶是马铃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为筛选安全无毒、处理简单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本研究以苦荞茎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为褐变抑制剂,研究其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均具有显著地抑制效果,使该酶活力下降50%所需的浓度(IC50)分别为0.21、0.28、0.41mg/mL。磷酸盐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强,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次之,水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弱,3种苦荞茎提取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其抑制常数(KI=KIS)分别为0.21、0.33、0.56mg/mL。对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提取物中不仅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推测这可能是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新的天然抑制剂和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 标签: 苦荞 多酚氧化酶 “红宝石”马铃薯 抑制剂 动力学
  • 简介:番茄黄化曲病毒病(TYLCD)是一种灾难性的病害,可使番茄产量损失达100%,严重地影响了番茄产业的发展。其病原为单链环状DNA的双生病毒科番茄黄化曲病毒(TYLCV或TY),目前尚无可靠药物能防治,对其进行防治就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该病毒的特点。因此开展本研究作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番茄黄化曲病毒的相关文章,从病原病毒的类型,发病特征,病毒寄主,传播途径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总结出了番茄黄化曲病毒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内容既可以为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番茄黄化曲病毒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生产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番茄黄化曲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 标签: 番茄 TYLCD 防治方法
  • 简介:苹果炭疽病是近期发生的一种新型果树病害,主要在金帅、秦冠、嘎拉等苹果树上流行,该病普遍开始于7月初,主要发病现象为叶片紫褐、干枯脱落,发病速度快,难防治。在陕西咸阳地区已有发生。1发病情况苹果炭疽枯病对秦冠、金冠、嘎拉等品种容易造成伤害,主要对果树的叶子、果实产生影响,发病速度快,伤害面积大,难以防治,在咸阳已造成数年的灾害。2015年虽然发病程度轻,但是影响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 标签: 叶枯病 秦冠 陕西咸阳 果树病害 发病程度 金帅
  • 简介: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野生亮含笑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亮含笑的8种不同器官(即一年生,一年生茎,两年生茎,花瓣,雄蕊,雌蕊,苞片,假种皮)进行精油提取,并使用GC-MS与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亮含笑8种器官的精油中共检测出52种化合物,大多属于倍半萜类,有部分单萜类和萜类含氧的衍生物,属于酸酯类的化合物。亮含笑一年生中含有14种化合物;一年生茎含有16种化合物;两年生茎含有14种化合物;假种皮含有19种化合物;花含有24种化合物;苞片含有16种化合物。不同的器官的精油化合物的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亮叶含笑 不同器官 精油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21份番茄种苗进行黄化曲病毒病(TYLCV,TY)抗病基因及病毒病感染检测。结果表明:9份材料携带ty-1/ty-1、ty-2/ty-2和Ty-3a/ty-3a抗性基因,1份材料携带ty-2/ty-2和Ty-3a/ty-3a抗性基因;自根苗欧迪斯、嫁接苗金棚/11-8、金棚/荣威和金棚/双飞8号已经感染TY。种苗进行田间种植,其中携带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没有发生TY,抗性较强;在已感染TY的4份材料中,欧迪斯田间表现感染TY,其余3份未发生TY。试验表明,TY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可靠,可以在番茄育苗生产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番茄 TYLCV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 检测
  • 简介:小绿叶蝉是茶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受天气的影响,近几年小绿叶蝉在河源地区茶园中愈发严重,且为害期愈发长,几乎全年都有。在倡导生态健康食品的大背景下,用药物防治小绿叶蝉多少有点投鼠忌器。如不施药,按传统工艺加工,则品质不佳,颇让种植户纠结。当地茶农跳出传统思维,因势利导,通过创新工艺,将小绿叶蝉为害鲜加工利用,变废为宝,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小绿叶蝉 金萱茶 加工利用
  • 简介:酒泉市肃州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北纬39°10’~39°59’之间,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3.9℃-9.3℃,无霜期127天~158天,年日照总时数达3300多小时,昼夜温差大,季风气候明显,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甜菊生长。

  • 标签: 甜叶菊 机械化 增效 产业 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
  • 简介: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枯萎病害,严重危害水稻产量。水稻受白枯侵染后,通过对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检测,是研究水稻-白枯病菌分子互作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筛选出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确保后续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以接种了白枯病菌PXO61、PXO99的水稻叶片为研究材料,在侵染后不同时间点取样,对6个常用的水稻内参基因(TUB,EF1α,UBQ5,ACT,18SrRNA和GAPDH)的表达进行qRT-PCR检测并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三种软件对6对常用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6个内参基因在两种白枯病菌侵染后的表达量变化均有差异;综合三种软件算法,受白枯PXO61和PXO99侵染后水稻叶片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为EF1α、ACT和TUB,为水稻响应白枯病菌基因表达及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水稻白叶枯 水稻内参基因 QRT-PCR
  • 简介:采用多因素区组试验方法,以白三新品系种子为材料对白三新品系无菌苗培养过程中消毒方法、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以培育的无菌苗为材料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外植体对白三新品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0%酒精消毒3min+2%NaClO消毒10min,种子消毒效果最佳且对种子毒害作用最小,且在添加1.5%蔗糖的MS培养基上最适合无菌苗培养;白三新品系的茎较易分化,以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2ug·L~(-1)6-BA+3ug·L~(-1)2,4D,以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5ug·L~(-1)6-BA+1ug·L~(-1)2,4D。

  • 标签: 白三叶新品系 无菌苗 愈伤组织
  • 简介:为了创造杨树甲基化变异新种质,本研究以国外引进的优良欧洲黑杨种质资源N46(P.nigra'N46')无菌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5-azaC(800μmol/L)的诱变方法,在再生植株群体中获得了一个圆突变株系M800-18。该株系叶片数量明显增多、叶片长宽比显著增大,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同时该株系保护酶活性显著增强,但其生长速度与对照基本相当。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SAP)结果表明,变异株系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均比对照显著升高。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系DNA甲基化水平与叶片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全甲基化、总甲基化水平与光合参数的各项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圆突变株系表型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甲基化的升高引起的。研究结果为研究杨树叶片形状变异的表观遗传基础研究及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欧洲黑杨N46 DNA甲基化 5-azaC 突变体 生理特性
  • 简介:大麦的糖化力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大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此类性状进行QTL定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的单QTL扫描方法和3种贝斯LASSO方法实现此类性状的QTL精细解析。在对大麦蛋白质含量的QTL检测上,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斯方法检测到了7个QTL,其中2个与单QTL扫描方法检测的QTL吻合。在大麦糖化力的QTL检测上,传统的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斯方法除了检测到这3个QTL外,还检测发现了额外的2个连锁的QTL;表明贝斯方法在北美大麦蛋白质含量和糖化力QTL检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分离处于连锁位置或接近状态的QTL进而提高QTL的检测效力。

  • 标签: 贝叶斯LASSO QTL 多QTL定位
  • 简介:通过对遵义市代表性园林绿地中木本彩观赏植物资源应用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木本彩植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栾树、二球悬铃木、鸡爪槭、银杏、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红枫、盐肤木等种类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高,适应性较强、栽培管理粗放,在园林绿地中应用潜力大。

  • 标签: 木本彩叶观赏植物 AHP法 资源应用 评价
  • 简介:研究光温条件和土壤湿度对栓皮栎幼苗叶片蒸腾的影响程度,以及太阳辐射、蒸腾和对流换热对温形成的贡献。用盆栽遮雨和称量法,控制土壤干旱胁迫水平(体积含水量)为轻度(12.5%-14.5%)、中度(9.5%-11.5%)和重度(5.5%-7.5%),并分别在自然和人工气候箱(温度控制在25-43℃)的环境下测定蒸腾速率和气象因子;用热量分析方法,定量确定各因子对温差的贡献。结果表明:1)轻度干旱下,蒸腾速率与正常土壤水分下相近,重度干旱胁迫下蒸腾速率降到1.5mmol/(m2·s)以下;2)晴天的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关系密切,呈正相关,不同土壤水分胁迫下的斜率不同,表明太阳辐射是蒸腾的主导因子;3)多云天时,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的线性关系明显下降,说明白天蒸腾一旦开始,蒸腾速率不因短时间的太阳辐射下降而降低;4)在3个土壤干旱水平下,气温都不是蒸腾的主导因子。人工气候箱试验条件下,蒸腾速率虽与气温线性关系明显,但蒸腾速率明显小于晴天自然条件下。同时也说明,轻度干旱不影响栓皮栎蒸腾;在静风条件下,太阳辐射是栓皮栎温变化的主导因子,可使温变化7℃左右,占温变化的50%-70%;蒸腾潜热和对流换热项可使温变化1-2℃左右,各占温变化的10%-20%。本研究为构建栓皮栎的WSI,以及用气温差诊断栓皮栎土壤水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栓皮栎 辐射 温度 土壤水分 蒸腾速率 叶温
  • 简介:2016年春季,在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东滩村七组开展春季深松种植番茄对比试验工作,围绕推广农机深松新技术,建立农机深松配套作业模式,为番茄增产提供技术与机具保障。呼图壁县近三年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主要由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集中连片种植,占总播面积的90%以上;新品种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每年良种覆盖达100%,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达90%以上,全程机械化应用水平达到了90%(移栽为人工),单产水平逐年提高。2015年单产6543kg/亩,2016年预计产量可达6327kg/亩。

  • 标签: 种植面积 番茄 深松 效果试验 呼图壁县 节水灌溉
  • 简介: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宿主肠道,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为了验证益生菌在治疗犬的肠道疾病中的临床效果,作者于2017年1至5月,使用犬猫益生菌进行了临床应用,通过统计临床收集所有治疗病例,分析了该益生菌制剂的临床疗效,证实犬猫益生菌在治疗肠道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益生菌制剂 肠道疾病 治疗 犬猫 活性微生物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茶尺蠖性引诱剂对成虫的引诱效果。〔方法〕把茶尺蠖性引诱剂诱捕器置于历年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Warren为害较重的茶园,每放4个有诱芯的诱捕器,放1个无诱芯的诱捕器作对照。〔结果〕茶尺蠖性引诱剂1个诱捕器每晚诱到成虫,最多的为6头,有时0头,平均1.19~3.69头。诱到的茶尺蠖成虫以灰翅型的为主,占89.83%~94.07%,黑翅型的仅有5.93%~10.17%。〔结论〕性引诱剂对茶尺蠖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作为防控茶尺蠖的措施之一。

  • 标签: 茶尺蠖 性引诱剂 试验
  • 简介: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高良姜粗多糖,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沉淀高良姜粗多糖,并以高良姜粗多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粗多糖最佳醇沉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使用无水乙醇得到的高良姜粗多糖得率最高约为1.58%;采用体外模拟肠道超声波乳化法制备胆固醇胶束,按照胆固醇试剂盒法检测高良姜粗多糖结合胆固醇胶束能力,结果表明高良姜粗多糖对胆固醇胶束的结合率最高约为76.09%;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高良姜粗多糖结合胆酸盐能力,结果表明其对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约为70.18%,对水合胆酸钠的结合率约为79.55%,对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约为83.04%。由此可见,高良姜粗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胆固醇效果

  • 标签: 高良姜 粗多糖 胆固醇胶束 胆酸盐
  • 简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泾阳县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云阳镇花马大队花马村刘彦锋的温室内。试验大棚面积0.72亩(60m×8m)。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灌排条件良好。番茄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60cm,株距35cm。试验小区面积为90m2,试验地两端均预留10m作为保护区。

  • 标签: 效果试验 温室番茄 液体肥 腐殖酸 宽窄行种植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