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减缓乳腺癌细胞生长,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为明显。这种名为萝卜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剂,先前也有研究显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 标签: 细胞生长 乳腺癌 西兰花 硫素 萝卜 俄勒冈州立大学
  • 简介:美国奥利基因(Origen)治疗公司28日宣布,他们首次用鸡蛋生产出全功能人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仅在鸡输卵管中表达,并以每枚鸡蛋产出1至3毫克的抗体沉淀在蛋白里,同用传统细胞培养方法产生的治疗用抗体相比,用这种新方法生产的抗体,有比传统方法生产抗体大10至100倍的杀灭癌细胞能力。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癌细胞 鸡蛋 生产 能人 能力
  • 简介: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原产于北美洲西部的北太平洋沿岸的山间溪流,早在19世纪即开始人工养殖,至今已有200余年养殖历史,现已成为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冷水性鱼类之一。黑龙江省是我国养殖虹鳟历史最早的省份,已有60余年历史,

  • 标签: 增殖试验 虹鳟 世界粮农组织 水面 人工养殖 养殖历史
  • 简介:池沼公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繁殖力强,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出口创汇.该鱼移植技术易掌握,增殖见效快,投入低,是大水面理想的增殖对象.1984年我省从辽宁引进池沼公鱼在镜白湖等水域有一定的产量.近两年位于镜泊湖下游的莲花湖加大了增殖池沼公鱼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我省名特优鱼类的发展,促进我省大中型水域的开发,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今年起加大了池沼公鱼移植增殖力度,将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列入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池沼公鱼 移植 增殖 生物学 公鱼 海洋鱼类
  • 简介:以3种兰科植物建兰纹瓣兰杂交种(XTW)、春石斛兰(DendrobiumspotRight)和密花石斛(D.densiflorum)为材料,以1/2MS+蔗糖40g/L+卡拉胶8g/L+活性炭1.0g/L为基本培养基(MMS),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了植株成熟度(培养2个月、6个月)和细胞分裂素(TDZ、6-BA)对这三种兰科植物试管花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MS+6-BA1.0mg/L+TDZ0.1mg/L,MMS+6-BA10mg/L+TDZ1.Omg/L对XTW培养2个月的根状茎花芽诱导率分别为3.3%和6.7%;MMS+6-BA5.0mg/L对D.spotRight培养6个月的侧芽花芽诱导率为20%。植株成熟度对这3种兰科植物试管花的诱导有决定性作用,兰科植物试管开花的诱导存在种间差异;3种兰花的营养芽诱导、组培增殖细胞分裂素(6-BA+TDZ)组合的响应结果存在成熟度与品种方面的差异。

  • 标签: 兰科植物 试管开花 植株成熟度 6-苄基氨基嘌呤 苯基噻二唑基脲 增殖
  • 简介: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取健康的三龄起蚕经口接种BmCPV后不同时间段取中肠后部固定、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家蚕中肠圆筒形细胞组织变化,作者认为随病毒的入侵复制增殖,病蚕圆筒形细胞出现的病理变化是与病毒复制增殖、多角体形成相关的,细胞内出现浅染小空白点时正是病毒发生基质与病毒粒子大量产生阶段;细胞松弛、先端膨大变形、出现多空泡时正是多角体逐步增多时期.结合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光镜下观察的组织病变进一步说明病毒的复制和多角体的形成都是由细胞顶端部位开始,逐渐向基底部推进,最后新的多角体充满整个细胞,使细胞溃烂破裂,大量多角体和病毒粒子落到肠腔.

  • 标签: 细胞 组织病理 病毒增殖 溃烂 镜下观察 不同时间
  • 简介:自1985年以来,在广东沿岸十多个港湾、河口海区,已人工放流对虾苗8亿多尾,其中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的2.5亿多尾。1989年前全省共放流虾苗5亿多尾,其中3厘米以上有7千多尾(见表1).现就广东海区对虾资源增殖的效益怍如下分析。

  • 标签: 对虾 东海区 人工放流 虾苗 标粗 效益分析
  • 简介:地处台山市东海岸的都斛镇崖门口一带,是盛产蓝蛤(俗称米蚬)的天然海区,年产蓝蛤数千吨。近年来通过护养增殖的管理,保持了高产稳产的良好势头。为了使蓝蛤资源遍布台山市沿海各海区,并形成群体生产力。1993年11月6—7日,台山渔政管理站组织了15艘渔船,在东海岸捕捞蓝蛤109吨向西海岸的广海湾、

  • 标签: 海区 高产稳产 群体生产力 捕捞 增殖 护养
  • 简介:开展杉木无性繁殖,首先应尽快取得遗传品质好的繁殖材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使这些繁殖材料迅速地大量地增殖,形成无性系。我们的方法是:1.以伐根繁苗即利用伐根上长出的萌条进行扦插培育造林用苗。首先在优良品种的林分中,根据需要,选取一定面积的林木适时地进行皆伐,待伐根上的萌条长出后,再选取较大的(年根径生长在1cm以上的)伐根长出的萌条进行扦插培育。它

  • 标签: 伐根 无性繁殖 萌条 遗传品质 皆伐 穗条
  • 简介: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都认识到我国的渔业资源已经越来越匮乏,水里的鱼越捞越少,因此,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增加和保护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其中,在海洋及江河湖泊放流各种水产苗种,已经成为最普遍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增加渔业资源量的手段,尤其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全国三大海区都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

  • 标签: 渔业资源 放流工作 增殖放流 水产苗种 生态环境 沿海地区
  • 简介:以牛大力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0.1%HgCl_2灭菌时间、激素浓度配比及基本培养基种类对牛大力增殖的影响,以期为牛大力的进一步保存与开发利用提供组培快繁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用0.1%HgCl_2作为灭菌剂,灭菌20min时,灭菌效果较优,外植体污染率为42%,萌芽率为39%;以MS+6-BA1.0mg/L+NAA0.3mg/L为启动培养效果较好,且增殖系数高,为5.0倍(30d);以MS和WPM为基本培养基增殖倍数较高,B5、1/2MS和N6增殖效果较差,White还对植株有毒害作用。

  • 标签: 牛大力 激素 增殖 灭菌 基本培养基
  • 简介:太湖新银鱼是栖息于大中水面畅水区的野生小型经济鱼类,肉嫩美味,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为使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能在我市大面积推广,茂名市海洋与渔业局和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合作开展了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太湖新银鱼 高州水库 增殖 渔业产量
  • 简介:我国自全面开展渔政管理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尤其是我国颁布《渔业法》后几年,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整个渔村。各级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广泛宣传贯彻执行《渔业法》,广大渔村出现了“以法治渔、以法兴渔”的好势头,使我国渔政管理工作从一个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初级阶段,

  • 标签: 渔政管理工作 水产资源 中国 《渔业法》 东风 主管部门
  • 简介:7月6日,济源市渔政监督管理局组织在曲阳湖水库进行增殖放流,共投放优质花白鲢鱼苗30万尾。今年国务院以国发C200619号文件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根据农业部要求和河南省渔政渔船检验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济源市渔政监督管理局继5月份在济源市溴河增殖放流400尾鱼苗后,又筹备组织了本次放流活动。据济源市渔政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曲阳湖作为济源市城市河流的上游水源和该市的一个风景点,增殖放流鱼苗后,对有效改善库内及下游河流水质,增加水库鱼类资源,发展库区休闲渔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增殖放流 济源市 鲢鱼苗 渔政监督 管理局 行动纲要
  • 简介:银鱼是鲑形目银鱼科的一年生小型鱼类,分布在东亚,计有8属22种,尤以中国种类最多。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只有两属,即大银鱼属和新银鱼属,前者只有一种大银鱼,后者共有8种,太湖新银鱼、短吻新银鱼、银色新银鱼、安氏新银鱼、乔氏新银鱼、寡齿新银鱼、陈氏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

  • 标签: 大银鱼移植 我国北方 受精卵 近太湖新银鱼 卵膜丝 孵化率
  • 简介:蓝蛤,俗称米蚬、白蚬、薄壳,分布于台山海域的主要种类为光滑河蓝蛤(Potainocorbulalscuis),在大襟、大湾口等处也有黑龙江蓝蛤(Potamocorbulaamurensis)当地俗称“黑鸡仔”。蓝蛤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饵料生物,在一些海区,由于它的出现而形成鱼、

  • 标签: 台山海域 蓝蛤 分布 生态环境 增养殖技术 资源保护
  • 简介:随着珠江沿岸工农业的发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工业污水的影响,使江河鱼类产卵场和渔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亲鱼因渔场环境不适合,少产卵或不产卵,鱼苗成活率亦低.鱼类不能维持其种群各个世代所需的数量,资源补充量不足。同时,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捕捞方法的变革,以及电、毒、炸鱼等破坏资源的违禁作业屡禁不止,使江河鱼类资源逐年下降。这种情况己引起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水产部门己在江河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建立了渔政管理机构,加强了江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江河 鱼类资源 渔场 产卵场 鱼苗成活率 人工放流
  • 简介: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以下称银鱼)是银鱼科的小型鱼类,原产地在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如太湖、洪泽湖、洞庭湖等,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整体可食,又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的特点,是我国优质水产品之一。银鱼便于冷冻、晒干、储藏、运销,国内外市场广阔,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绿色食品,多年来一直享誉国内外市场,誉称其为'水中黄金'。由于移植增殖投资少、见效快、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可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湖泊渔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银鱼已被广泛移植增殖,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银鱼在国内水库、湖泊已

  • 标签: 太湖新银鱼 移植增殖 研究进展
  • 简介:云南的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生产始于1979年。当时是由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和云南省水科所分3批次以饮料瓶装运了26万垃太湖新银鱼受精卵,移植到45万亩水面面职的昆明滇池。1981年获得了成功并初步产生了效益。于1983~1986年期间,滇池的银鱼年产量达3500t上下。1984年,云南省科委和省农牧渔业厅联合组织立项推广移植到星云湖等12个湖库。

  • 标签: 移植增殖 太湖新银鱼 受精卵 装运 批次 推广
  • 简介:以小果油茶腋芽和油茶瓶苗为材料,分别对油茶组织培养的最佳灭菌时间和最适增殖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腋芽用0.1%氯化汞分别处理4min、8min、12min的最佳灭菌时间为8min,成活率接近60%,污染率和褐化率都比较低。固定NAA浓度,改变6-BA的浓度,配制出3种不同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其中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1mg/L6-BA+0.3mg/LNAA,增殖倍数达4.1倍。

  • 标签: 油茶 组织培养 灭菌时间 增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