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为明确40%醚·己醇SC对水稻纹枯病及稻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叶面喷雾法进行大田试验并观察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40%醚·己醇SC对水稻纹枯病、稻病均有较好防治效果;推荐制剂用量为300-375mL/hm2,防效均在85%以上,且对作物安全。

  • 标签: 40%氟醚?己唑醇SC 水稻纹枯病 稻曲病 防效
  • 简介:新型除草剂磺隆是磺酰脲类小麦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野燕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以及为合理使用磺隆防除杂草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研究了磺隆在野燕麦Avenafatua植株中的传导特性。结果显示:采用水培法以50mg/L的磺隆处理野燕麦根部,药后24h野燕麦根、叶鞘和下部成熟叶中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2%、74%和4%,心叶中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3%、58%、8%和11%。采用涂药法以50mg/L磺隆处理野燕麦成熟叶片,药后24h野燕麦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57%和43%,根和叶鞘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1%、1%、68%和30%。结果表明,磺隆能被野燕麦的根吸收,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同时磺隆能被野燕麦的叶片吸收,并可在叶间传导和向根传导。表明磺隆在野燕麦中具有双向传导的能力。

  • 标签: 氟唑磺隆 野燕麦 内吸 传导性
  • 简介:为了评价在小麦生产上使用的残留安全性,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及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及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1、0.1和2mg/kg(小麦籽粒和土壤)和0.01、0.1和10mg/kg(小麦植株)下,的回收率为82%~93%,相对标准偏差为3.0%~9.7%。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定量限均为0.01mg/kg。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8.4和10~30d。当以有效成分112.5g/hm^2的剂量施药2次、采收间隔期为21d时,小麦籽粒中的残留量为〈0.05mg/kg,低于中国制定的小麦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05mg/kg)。建议在小麦上使用时最大剂量为有效成分112.5g/hm~2,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d。

  • 标签: 氟环唑 小麦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为满足农药残留试验的需要,建立了在葡萄和土壤中残留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仪器最低检出量为3.0×10-11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平均回收率为92.6%~99.0%,变异系数为1.7%~13.3%.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测限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 标签: 氟硅唑 葡萄 土壤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检测留兰香、桂皮、薄荷和月桂叶中乙氧草醚、草酮、乙螨残留的分析方法。4种香辛料用超纯水饱和,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盐析,氨基/石墨化碳黑(NH2-Carb)固相萃取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乙氧草醚在0.0025~2mg/L范围内,草酮和乙螨在0.01~2mg/L范围内,3种农药的进样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乙氧草醚在0.025、0.5和2mg/kg3个添加水平下,在4种香辛料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4%~9.6%之间;草酮在0.2、0.5和2m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7%~114%之间,RSD在2.4%~11%之间;乙螨在0.5、2和5m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6%~116%之间,RSD在3.2%~11%之间。乙氧草醚、草酮和乙螨在4种香辛料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25、0.2和0.5mg/kg。

  • 标签: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乙氧氟草醚 唑草酮 乙螨唑 香辛料 残留
  • 简介:通过离子电极法测定了不同季节桑叶及蚕粪便的含量,回收率满意。并对桑叶含量的高低进行了环境和季节的分析。找准污染途径。同时对夏季桑叶进行不同解荆处理,得到最佳解剂的解效果。

  • 标签: 家蚕 桑叶 氟含量 氟离子电极法 解氟剂
  • 简介:建立了水一沉积物系统中四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方法。沉积物样品依次经y(丙酮):V(水)=9:1混合提取和二氯甲烷萃取后,中性氧化铝与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用LC-MS/MS测定;水样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直接用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5~5μg/L或0.5~5μg/kg添加水平下,四在水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3%,在沉积物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103%,RSD为6.3%~11%。该方法中四的最小检出量为2.OPg,四在水中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5μg/L,在沉积物中的LOQ为0.5μg/kg。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基质干扰小,适用于水一沉积物系统中四残留的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四氟醚唑 水-沉积物系统 残留量
  • 简介:在水温(18±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苯尼考及其主要代谢物苯尼考胺在体质量(100±10)g鲤(Cyprinuscarpio)体内的代谢及残留规律,以制定休药期。实验鱼间隔24h按15mg.kg-1体质量的剂量口灌给药,连续给药3次,在给药后0.5h、1h、2h、4h、8h、12h、24h、2d、3d、5d、7d、10d、15d、20d检测肌肉、皮肤内苯尼考和苯尼考胺的含量。结果表明:苯尼考在鲤体内的代谢速度快,2~4h出现峰值;肌肉中苯尼考和苯尼考胺的残留浓度高于皮肤,肌肉和皮肤中苯尼考的含量均高于苯尼考胺,皮肤中的代谢速度较快。按欧盟标准相应的休药期不少于2d,按日本标准则不少于10d。

  • 标签: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残留 液-质联用
  • 简介: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将耐主产基因导入性状优良的实用品种,并纯合固定,创建了一批耐种质,其2~4龄耐200ppm以上,保持了原型品种的特性,并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

  • 标签: 家蚕 耐氟性种质 抗逆育种 基因结合 主效基因
  • 简介:怒江茶古道,从始至终都没有一段平坦。整日为马帮安全操心的哥头们根本无暇欣赏苍茫大地、月白风清,他们沿怒江溯流北上,后来被人们用来抒情的无限风光则是令他们胆颤心惊的坎。石门关,有杀气;石月亮,有血光;秋那桶,仙女与鬼魅共存;老姆登,泥石流行动诡异。我也无法免俗,到怒江全为一睹怒江的风景。遥远的怒江在峡谷间默默奔流,而峡谷之上,是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是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一条已被衰草掩埋的茶古道。

  • 标签: 怒江州 茶马古道 石门关 丙中洛 无限风光 苍茫大地
  • 简介:对海晏县银滩乡三角城村、三联村132户牧民的、牛、羊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为依据,对家畜中发生的以牙齿变形,对称性齿斑、采由质脱落、牙齿磨灭不齐、采食困难、消瘦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慢性中毒。

  • 标签: 家畜 慢性氟中毒 调查
  • 简介: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中惟一对水稻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种,和该类其他品种一样,也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抵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从氰草酯被吸收到杂草死亡比较缓慢,一般需要1—3周。杂草在施药后的症状如下:四叶期的嫩芽萎缩,导致死亡。二叶期的老叶变化极小,保持绿色。对水稻等具有优良的选择性,选择性基于不同的代谢速度,在水稻体内,氰草酯可被迅速降解为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无活性的二酸态,因而对水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因其在土壤中和.典型的稻田水中降解迅速,故对后茬作物安全。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氰草酯对千金子高效,对低龄稗草有一定的防效,还可防除、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等。对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无效。

  • 标签: 氰氟草酯 乙酰辅酶A羧化酶 禾本科杂草 芳氧苯氧丙酸类 脂肪酸合成 莎草科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