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使用带有两个迷你反应器的堆肥系统,设置一系列不同的恒温温度,来研究其对有机降解过程中氨抑制的效果影响。设定高低不同的两个反应器温度,分别为70℃和40℃,并采用运行堆肥系统和不运行堆肥系统两种试验方式。

  • 标签: 有机物降解 堆肥系统 运行模拟 堆肥处理 猪粪
  • 简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5年12月5日,某养猪户8头断奶仔猪突然发病,病猪表现为走路摇摆,似醉酒样、四肢、胸部肌肉震颤,呼吸加快。每分钟40~50次。心跳加快,每分钟100-120次,且心律不齐,体温38.5-39.5℃,病猪口吐白沫,混有死老鼠肉,经询问,畜主曾于前两天投放过有机氟灭鼠药。

  • 标签: 断奶仔猪 氟化物中毒 诊治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养猪户
  • 简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火电厂、磷肥厂、电解铝厂、水泥厂等企业排放废气中的氟化污染桑叶,蚕食下受氟污染的桑叶后造成蚕体生理机能的破坏,从而引起家蚕中毒,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必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建立"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企业配合、技术到位、措施有力、保障成效"的防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 标签: 蚕桑生产 氟污染 污染防控 蚕区 电解铝厂 排放废气
  • 简介:氟化是一类原生质毒剂,对桑树和家蚕的生长与发育有着明显的毒害作用,这不仅影响家蚕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弱中肠、皮肤等器官的生理机能,使蚕体抵抗力下降,而且也会造成桑树叶片质量受损,营养价值降低,这些都是桑蚕良种繁育的潜在威胁。因此,本文详述了蚕桑生产防控氟化危害的措施。

  • 标签: 氟化物 桑蚕良种繁育 危害与防治
  • 简介:化州市是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化州市“三高”农业的“龙头”,1992年全市种桑2500公顷,产蚕500吨,年产值6500万元。但从1993年起,由于蚕区建起34条砖厂之后,砖厂废气(氟化)严重污染蚕区的41个管区1350公

  • 标签: 家蚕 现行生产品种 氟化物 适应性试验 抗性测试
  • 简介:烤烟碳氮代谢是重要的代谢过程,有机料是作物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烤烟的碳氮循环。通过盆栽试验,将玉米秸秆、猪粪和生物炭调节碳氮比为25∶1,分析不同有机料在相同碳氮比下,对烤烟和植烟土壤主要碳氮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与猪粪,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的农艺性状,添加玉米秸秆,则会降低烤烟的农艺性状。添加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强烟叶碳氮关键酶活性;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最大分别达到33.3μg/(g·h)、14.42mg/(g·min)和5.08mg/(g·h)。与对照(不施有机料)相比,添加有机料能够显著增加烟叶氮、磷、钾质量分数。植烟土壤添加猪粪,可以提高土壤脲酶活性(最大值1.78mg/kg),但土壤蔗糖酶活性却基本不受有机料种类的影响;同时,有机料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氮质量分数显著提升。特别是猪粪处理中,土壤全氮和碱解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料的施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提高硝态氮质量分数。因此,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烤烟碳氮代谢,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烤烟品质;添加猪粪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营养元素质量分数。

  • 标签: 烤烟 土壤碳氮比 化学成分 有机物料
  • 简介:为了探讨氟离子在雌雄家蚕中肠和头部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到5龄起蚕时,对2品种家蚕进行雌雄鉴别,并将其分区饲养。添氟组喂食经2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另设清水对照组,检测不同性别家蚕中肠和头部氟离子浓度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中肠中,对照组734和T6雄蚕氟离子浓度分别高雌蚕1.20倍和1.03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均是雌蚕的1.05倍。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67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58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2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0倍。在头部,对照组734和T6雄蚕分别是雌蚕1.39倍和1.08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分别约是雌蚕的1.10倍和1.03。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39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03倍。两种组织中,均表现出雄蚕中的氟离子浓度高于雌蚕的。

  • 标签: 家蚕 氟化物 中肠 氟离子
  • 简介:循环利用有机残落,在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和经营中应用是清洁生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止资源过度消耗、维护生态平衡,且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将会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 标签: 森林公园 有机残落物 堆肥 循环利用
  • 简介:持久性有机污染(POPs)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累积、远距离迁移等特性,严重威胁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水体是POPs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重要介质,其在水体中可通过迁移、吸附、沉降等作用及食物链对不同种类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殖产生影响。作者整理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水域中POPs的监测结果,就此类化合在我国水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综述。鱼类作为地表水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作用。本文通过对POPs对鱼类毒性数据的分析,评价了我国主要水域中POPs对鱼类的危害,旨在为揭示此类化合的水生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 标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水体污染 水体分布 鱼类风险 鱼类毒性
  • 简介:近年来,国际上“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等畜禽传染病相继暴发,严重地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畜产品的质量;现代畜禽生产的高产快速的工厂集约化生产方式也宜出现畜禽适应性和抗病力差,繁殖力下降等一系例问题,畜禽饲料中添加剂等物质的使用和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等兽药的使用导致畜禽产品品质不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畜禽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而通过有机饲养方式生产的有机畜禽产品是一种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大力发展安全、优质、营养、无污染的有机畜禽产品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畜禽传染病 有机养殖 禽产品品质 畜牧业发展 质量安全 生产方式
  • 简介:建立了同时测定烟用接装纸中2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优化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参数。顶空取样针最佳温度160℃,传输线最佳温度为180℃,分流比优化为5:1。方法的回收率为90.17%~102.13%,RSD小于2.00%,全扫描的定性限为0.0065~0.1331mg/m2、定量限为0.0218~0.4436mg/m2,选择离子的定性限0.0001~0.0115mg/m2、定量限为0.0003~0.0384mg/m2。

  • 标签: 顶空 气质联用仪 接装纸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简介:9月24日,贵州省织金县后寨乡三家寨有机肉鸡养殖协会;收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书,确认该地生产、贵州牛来香实业公司加工的有机鸡获得有机食品资格,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有机禽肉产品在贵州诞生。

  • 标签: 贵州 有机禽肉 产品论证 生态养殖模式
  • 简介:近年来南非柑桔产业为减少CBS(柑桔黑斑病)付出了巨大代价(10亿兰特),已减少了出口柑桔因CBS而被拦截的次数,从2013年的35次降至2014年的28次,2015年更降至15次。根据对2015年有机柑桔被拦截的研究和分析,南非非CBS感染地区的有机柑桔种植户在与南非柑桔种植者协会(CGA)协商后自愿做出决定,2016年将暂停向欧盟出口有机柠檬。

  • 标签: 南非 出口 柠檬 柑桔产业 欧洲 CBS
  • 简介:据日本农林研究所调查,在1987年的抗寒侵袭中,采用有机农业建立的农田,显示出具有抗寒的能力,尤其是在10年前就建立的有机农田,有一半以上比一般农田产量高。一般农田施入大量农药和化肥,比有机农田的产量常年要高一成左右,而在1987年遭冷害后,一般农田减产26%,而有机农田只减产19%,对冷害来说有机农业是一种稳产的措施。另外从实施有机农业不同开始期来看,1974年前开始的水田,在1987年有67%比周围水田的产量高;从1975年到1979年开始的,也有53%的产量比一般水田高,可见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有机农业对严寒的抵抗能力。

  • 标签: 有机农业 始期 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