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以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为研究材料,用生长速率法筛选出了一批高效植物,大部分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肉桂、丁香、藿香的提取物活性最强,在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25g/mL下抑制率达100%;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肉桂等植物提取物无明显抗性;肉桂油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抗药性菌株(JZR)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98.9和71.2mg/L,而肉桂醛对ZJS和ZJR的EG50值分别为20.7和20.2mg/L。

  • 标签: 芒果炭疽病菌 抑菌植物 肉桂油 肉桂醛 抑菌活性
  • 简介: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霉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广谱)的木霉7株。圈直径范围在0.7~2.8cm。其中哈茨木霉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霉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深绿木霉8956,对小麦全蚀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康氏木霉8701,深绿木霉8686对稻疫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霉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霉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活性最弱。

  • 标签: 木霉菌 活性筛选 滤纸片法 对峙培养
  • 简介:本实验室从江西庐山珙桐树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拮抗放线,编号为JD211。为明确放线JD21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作用,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JD211的粗提物可显著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根霉、胶孢炭疽病菌、犁头霉、西瓜枯萎病菌等真菌的生长,其中对稻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的相对抑制率高达90%以上。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JD211初步鉴定为奈良链霉菌(Streptomyeesnaraensis)。

  • 标签: 放线菌JD211菌株 抑菌作用 分类鉴定 奈良链霉菌
  • 简介:以苦菜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浸提法制备提取物,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对象,用滤纸片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苦菜根、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浓度越高率越大,且苦菜叶提取物的活性大于苦菜根提取物。

  • 标签: 苦菜叶 苦菜根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 简介:本实验对竹笋壳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液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竹笋壳黄酮提取液有与竹叶黄酮相当的生理活性,从而给竹笋壳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竹笋壳 黄酮提取液 生理活性 抑菌作用
  • 简介:采用超声提取山楂粗黄酮,并测定了山楂粗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β-胡萝卜素的漂白能力,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5种菌种对山楂粗黄酮进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霉菌则效果不明显。山楂粗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5625,3.125mg/mL,最低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5,3.125,6.25mg/mL。因此,山楂粗黄酮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添加剂使用。

  • 标签: 粗黄酮 山楂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考察柳蒿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固相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了柳蒿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及最低浓度(MIC).结果由直径可知,各提取液活性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不同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乙酸乙酯提取液为50mg/mL、3.125mg/mL;乙醇提取液为100mg/mL、12.5mg/mL;水提取液为100mg/mL、25mg/mL.结论不同提取液效果不同,其中乙酸乙酯提取液效果最好.

  • 标签: 柳蒿 不同溶剂提取液 抑菌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酯(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酯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酯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本文采用k-b纸片法研究了茜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率为25.03%;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制率最高,为48.64%;丙酮层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制率最高,为61.59%;甲醇层提取物浓度为50mg/mL时抑制率最高,为46.09%。

  • 标签: 茜草 各层提取物 抑菌活性
  • 简介:选择毕赤酵母GS115作为表达宿主,对抗菌肽Spinigerinα的突变体Spinigerinα′的基因进行胞外分泌表达,并选用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肠炎沙门氏、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敏感菌株,采用琼脂空穴扩散法对表达液进行效果的研究,并将其效果与突变前的抗菌肽Spinigerin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菌肽Spinigerinα′-1的活性降低,Spinigerinα′-2活性稍有增加,Spinigerinα′-3的活性最强,而Spinigerinα′-4和5酵母表达的蛋白无活性。为抗菌肽效果提高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 标签: Spinigerin α′抗菌肽 表达 抑菌效果
  • 简介:室内研究了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生物活性.新疆紫草色素用石油醚提取,分别用平板表面萌发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孢子芽管长度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其中抑制孢子萌发EC50为17.4μg/mL,抑制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的EC50为1.0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200.4μg/mL;浓度为800μg/mL时对番茄叶霉病的离体防治效果达到90.5%.

  • 标签: 紫草 番茄叶霉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江苏省淮安市城市森林不类型绿地植物配置的效应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春、夏、冬季各样地绿化配置树种、植物均有明显功能.且茵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绿地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不同类型 初析 城市森林
  • 简介:为建立高纯度bacillomycinD(杆菌霉素D)脂肽的可放大制备工艺,促进其在农用抗生素领域应用价值的开发,经分离纯化及分子结构鉴定,确定了海洋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TYg3-2所产活性化合物为bacillomycinD脂肽类抗生素;选择精制过的天然培养基(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与组分明确的速效碳源、氮源(葡萄糖和硫酸铵)组成复合培养基,结合响应面优化调整培养基配方,建立了bacillomycinD发酵水平高达990mg/L的5L罐发酵工艺,其20.62mg/(L·h)的比生产速率远高于文献报道的10.23mg/(L·h);在高品质原料基础上,发酵液经菌液分离、酸化沉淀、甲醇浸提、乙醚沉淀、大孔树脂吸附及硅胶柱层析工艺,可高效制备纯度达94.72%的样品。针对所制备的高纯度bacillomycinD样品进行了活性初步研究,证实其可离体拮抗德氏霉菌、玉米弯孢霉、稻绿核菌和长柄链格孢,并通过盆栽试验证实了bacillomycinD能提升同源芽孢杆菌TYg3-2的防效,500mg/L的bacillomycinD与4×10~6CFU/mL的TYg3-2菌体混合施用,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可达95.3%,优于单独施用bacillomycinD(78.4%)和菌体(0)的防治效果。研究初步探索了bacillomycinD在农用抗生素领域的开发价值,同时其高纯度脂肽可放大制备工艺的建立至关重要,不仅能在保全生产(其芽孢为生防剂原料)的同时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目标脂肽,以促成对农用抗生素价值的深入研究,也能够满足中国农药登记相关毒理学试验对样品的要求(纯度〉85%的克量级样品),其结果可为芽孢杆菌源脂肽类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杆菌霉素D 脂肽类化合物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工艺优化 可放大纯化工艺 抑菌活性
  • 简介:运用琼脂扩散法、琼脂平板法,比较了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与银中杨(Populusalba×P.berolinensis)叶片的水提液、醇提液、鲜汁液对5种目标菌种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水提液低浓度下即可实现对绿脓杆菌的抑制。62.50mg/mL浓度的银中杨水提液、125mg/mL浓度的兴安落叶松水提液可以有效抑制绿脓杆菌;250mg/mL的银中杨水提液可杀灭木霉,1000mg/mL的银中杨水提液可杀灭黑曲霉。

  • 标签: 园林植物 提取液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确定大肠杆菌菌液刺激蝇蛆产生浓度高、活性强的抗菌肽时间和蝇蛆饲喂家禽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菌液分别与麸皮混合饲喂蝇蛆,于10、24、48h分别收集存活蝇蛆并对其粗提取抗菌肽,

  • 标签: 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抗菌肽 蝇蛆 浓度 测定
  • 简介:合成了一系列含有α-氰基-间苯氧苯甲基的磷酸酯和磷酰胺,其化学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认,活体外试验表明它们对植物根癌病的病源土壤根癌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和A.vitis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含磷化合物对土壤根癌杆菌具有抑制活性属首次报道。

  • 标签: 硫代磷酸酯 硫代磷酰胺 合成 抑菌活性 土壤根癌杆菌 氰基-间苯氧基
  • 简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胡萝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和柑橘褐色蒂腐病菌(Diaporthecitri)4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4种供试病原的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天然芳樟醇对上述4种采后致病菌的EC50依次为1.2038、3.5027、7.4179和19.5942mg/mL,而天然柠檬醛的EC50分别为4.9381、8.3585、22.8382和104.2514mg/mL。综上所述,天然芳樟醇和天然柠檬醛均对柑橘炭疽病菌活性最强,而对柑橘褐色蒂腐病菌效果最弱。

  • 标签: 芳樟醇 柠檬醛 采后致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为寻找新型活性杂环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以取代苯酚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缩合、烃基化和氨解反应,设计并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都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其中,化合物7c、7d、7e和7f在50mg/L下对5种供试病原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 标签: 苯并咪唑 1 3 4-噻二唑 酰胺 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