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拆分了戊唑醇(tebucon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和己唑醇(hexaconazole)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并且制备了对映的纯品.以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arachid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苹果轮斑病菌Alternariamali、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beticola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对映的生物活性,比较了对映之间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戊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戊唑醇;(+)-粉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粉唑醇;(-)-己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己唑醇.

  • 标签: 杀菌剂 对映体 抗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 简介:为了对氯氟吡氧乙酸1-甲基庚酯对映进行分离分析,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并将其涂敷在球形氨丙基硅胶(APS)上制成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该固定相在正相色谱条件下首次成功地对氯氟吡氧乙酸对映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以及流速对拆分的影响,并对拆分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当流动相组成为正已烷+异丙醇(99∶1,体积比),流速为0.5mL/min时,对映分离因子a为1.16,分辨率Rs为1.13.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1-甲基庚酯对映在氨丙基硅胶柱上能得到较好的拆分,依此可建立一个有效的对映分析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氯氟吡氧乙酸1-甲基庚酯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拆分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唑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三唑醇A(对映异构1R,2S和1S,2R的混合物)与三唑醇B(对映异构1R,2R和1S,2S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三唑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唑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唑醇A向B转化和1次三唑醇B向A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唑醇A与B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唑醇对映异构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唑醇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本实验分析RNA干扰MSTN基因鲤(以下简称RNA干扰鲤,体质量为116.2g和110.3g)的染色,测定该鲤肌肉中的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1)三组实验鱼的肌纤维密度分别为163.7根/mm-2、171.9根/mm-2和162根/mm-2,对照鱼的普通鲤(Commoncarp)为142根/mm-2,实验鱼高于对照鱼。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鱼组间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F=0.83,P=0.44〉0.05),而与对照鱼差异显著(F=5.24,P=0.034〈0.05)。(2)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分析核型表明,实验鱼的染色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4sm+28st+18t,臂比(NF)156,对照鱼染色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6sm+28st+16t,臂比(NF)156。结果说明RNA干扰基因的插入并未影响鲤染色组成。

  • 标签: RNA干扰 MSTN 肌纤维密度 染色体核型
  • 简介:2-仲丁胺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BCPT)是早期发现的一个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外消旋先导化合物,报道了使用R/S-仲丁胺为原料分别合成BCPT的两个对映异构的方法。初步生测结果显示,3种噻二唑化舍物(外消旋和两个对映异构)对稗草的根和茎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S-(+)对映异构对茎的抑制作用强于R-(-)对映异构和外消旋,但对根的生长抑制作用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吡啶衍生物 仲丁胺 1 3 4-噻二唑 除草活性
  • 简介:主要就是对汽车的电器设备所产生出’来的电磁干扰的一些原因进行了分析,基本上就是从干扰的耦合通路、敏感设备以及干扰源等这些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对能够抑制电磁干扰的一系列措施,提出了一些能够抗干扰的措施。

  • 标签: 电磁的干扰 防范 探讨 汽车电器 分析
  • 简介:分析了单片机系统干扰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提高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 标签: 单片机 抗干扰 硬件 软件
  • 简介:在对当前流行的猪无名高热的防制讨论中。有人采用大剂量的猪瘟疫苗注射,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疫苗一直是作为主动免疫采应用的,现在用采作为治疗药品使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认为这种作法的实质就是利用疫苗作为诱导剂,诱导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增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 标签: 干扰素诱导剂 兽医临床 应用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疫苗注射 无名高热
  • 简介:本研究以拟南芥DNA为模板,将罗勒烯合成酶AtTPS03基因的一个目的片段克隆到T-载体上。对克隆片段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结果目的片段的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的序列同源性达到100%。根据RNA干扰的基本原理,将目的片段正反向连到干扰载体pFGC5941查尔酮内含子的两侧,经限制性酶切和PCR扩增检测,证明已成功构建了干扰载体P-2AT03。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拟南芥。收获的种子在含草丁膦的培养基上筛选抗性苗,通过对抗性苗的PCR检测,已成功获得了12株转基因苗。这些转基因苗为进一步研究罗勒烯和罗勒烯合成酶的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AtTPS03基因 RNA干扰 拟南芥转化
  • 简介:2014年7月18日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中心风力达到60m/s,是1973年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此次台风对区域森林植被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导致树木倒伏、折干和折枝,严重制约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持续发展。影响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树种选择、森林结构、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和树木健康状况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台风"威马逊"干扰后调査结果表明:树种选择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抗台风能力最直接的因素,是决定沿海地区防护林、城市绿化和新农村森林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环节。该研究将为海南沿海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灾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 标签: 台风“威马逊” 森林生态系统 影响
  • 简介:文章分析风景区的游憩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景区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归纳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调控风景区内的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风景区生态系统 旅游干扰 游憩活动 土地利用
  • 简介:作为缉毒犬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战训练是缉毒犬能否在缉毒实战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尤其是干扰性气味训练更是成为整个训练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的警犬缉毒工作实战和研究,将四种干扰性气味总结如下,以使广大带犬民警在缉毒犬实战训l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使我们的缉毒犬训练更加贴近实战,在缉毒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实战训练 缉毒犬 干扰性 气味 训练过程 警犬
  • 简介:为探讨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山地沼泽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北部沼泽湿地分布比较集中的公别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5种干扰方式(农扰、筑坝、放牧、造田和采矿)对山地沼泽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干扰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和10-20cm、20-40cm土壤速效P含量降低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0-10cm土壤层全P含量降低程度达显著水平(P〈0.05),放牧干扰增加了该层土壤速效P含量,其他干扰则使该层土壤速效P含量降低程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10-20cm土壤层中,除农扰外,其他4种干扰方式下的全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20-40cm土壤层中,农扰、筑坝、放牧和造田干扰对全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总体来看,采矿对沼泽土壤干扰程度相对最强,与对照相比,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98.90%,全N含量下降96.14%,水解N未检出,全P含量下降89.16%,速效P含量下降97.38%;其次是造田干扰,其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和速效P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90.20%、89.28%、84.41%、56.31%和61.19%;放牧干扰影响相对较小,其土壤有机质、N、P含量下降幅度均在45%以下。从回归分析结果看,不同干扰方式下,各层土壤全N、水解N、全P和速效P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山地沼泽 干扰 土壤肥力
  • 简介:以二、三倍乌克兰鳞鲤为材料,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其核型分析结果:二倍乌克兰鳞鲤染色2n=100核型公式为:26m+30sm+30st+14t,染色臂数NF=156;三倍乌克兰鳞鲤染色的核型公式为3n=150=39m+45sm+45st+21t,染色臂数NF=234,二、三倍染色数之比为1:1.5。二倍核型与已报道的鲤鱼染色核型相似。未发现性染色

  • 标签: 乌克兰鳞鲤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中度干扰可以增强多样性,因此干扰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因而,了解森林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以及对林分结构、优势度以及森林多样性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在尼泊尔设立25个1ha样地,调查了不同干扰程度对以婆罗双树为优势种的5个林地生物多样性和优势度的影响。共记录67个树种,其中41个树种在轻度干扰的森林,10个在重度干扰的森林。林地之间α多样性差异显著。α多样性随干扰梯度线性降低,而优势度则呈线性增加。婆罗双树相对基面积随干扰强度而增加,重度干扰林下该树种重要值是轻度干扰林下的2倍。α多样性随婆罗双树相对基面积的增加而以3倍的比率降低。在任意一对干扰林中,树种组成相似性均很低(相似性指数〈57%),说明6多样性较高。结论:婆罗双树林多样性随干扰强度增加而降低,但是优势度增加。建议控制优势种(婆罗双树)种群,来提高多样性,实现多功能利用的森林管理目标。

  • 标签: 人为压力 干扰生态学 物种丰富度 Α多样性 重要值
  • 简介: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皆有其本体。离开本体,则万事万物不复存在。本体决定特性。水之,就下而不就上。火之。就干而不就湿。领导之,就人而不就己。水之,就下则畅,就上则雍。火之,就干则烈,就湿则灭。领导之,用权于众,则政通人和。皆大欢喜。

  • 标签: 领导者 领导方法 管理学 个人
  • 简介:对研究饲养动物的选择的遗传学基础理论来说,家蚕是一种很方便的动物。虽然传统的对数量性状的选择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本文只论述在染色水平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加蚕丝产量的问题。亦即根据一定的设计重建个别染色,并通过某些基因

  • 标签: 染色体工程 非减数分裂 雄核发育 致死因子 基因工程手段 遗传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