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毛竹年龄、竹秆部位、竹林所在坡向和坡位、以及全年不同月份对竹材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竹材含水量随竹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基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中部,竹材梢部含水量最低;竹林所在坡向和坡形影响着竹材含水量,竹材含水量表现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凹形坡〉直线坡〉凸凹坡〉凸形坡的变化规律;全年中8月份竹材含水量最高,2月份最低。

  • 标签: 毛竹 竹材含水量 影响因子
  • 简介:本文根据《GBJ123—8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有关规定,对黑河市的细粉砂、粉土做了140组五种方法试验的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水洗筛析法”是可采用的比较准确,容易操作,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用的颗粒分级方法。

  • 标签: 细砂 粉砂 粉土 分类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生物物理手段和方法,研究了人参含水率对于产品质量的关系,以及对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得出了前人未作过的规律性的结论。此项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人参质量和加工工艺均有很好地指导意义,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流通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

  • 标签: 含水率 社会流通 生物物理 加工工艺 水通道 酶动力学
  • 简介:土壤中优先流的存在会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以及土壤深层甚至地下水污染.为确定土壤初始含水率对优先流的影响,通过室内含大孔隙土柱定水头入渗实验,以长武黑垆土及渭河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优先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质地,当土壤初始含水率大于其斥水性的峰值含水率时,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不同质地土壤湿润锋运移速度随土壤粉粒质量分数升高而减慢;2)累积入渗量受到土壤储水性及斥水性的双重影响,导致与湿润锋的运移趋势并不一致,黑垆土对照CK组及优先流O-C-30组(除7.04%含水率外)累积入渗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渭河砂土CK组及O-C-30组均呈现2阶段特征,累积入渗量先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之后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3)Kostiakov入渗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适用于存在优先流的土壤入渗模拟.该研究结果对土壤优先流水分模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土壤初始含水率 优先流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 简介:为分析烟支含水率对烤烟烟气成分的影响,通过不同相对湿度平衡烟支得到不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对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支含水率对烟碱、甲醛、苯酚、挥发酸、丙二醇、丙三醇、柠檬烯、新植二烯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烤烟 含水率 烟气成分
  • 简介:盐渍土表层盐分累积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建立干旱区盐渍土含水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本文以艾比湖流域不同含水量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反射率变换和多元统计分析(MSAM)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反射率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长,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的相关性越高,其中1937nm处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0.636)。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8种光谱反射率变换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盐渍土的不同含水量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敏感波段,建立关系模型。得出对数一阶微分(Logarithm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2024和2357nm建立的模型以及均方根一阶微分(RootMeanSquare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1972和2357nm建立的模型最优,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4和0.865。基于上述模型作者构建了一种耦合模型,其相关性r=0.926比对数一阶微分模型提高了0.032,比均方根一阶模型提高了0.061;因此,所构建的盐渍土含水量估算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遥感反演提供理论参考,对高光谱遥感反演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光谱特征 含水量 模型 艾比湖流域
  • 简介: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一浅层滑坡区杉木和马尾松林地上土壤剖面原状土、过2mm筛后土壤的剪切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浅层滑坡区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土土壤断面抗剪强度随土壤天然含水量增大而减小,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越小。同一土壤在不同的含水量的条件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粘聚力C值和内摩擦角φ值均减小,并且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粘聚力C值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土壤内摩擦角φ值的影响程度。

  • 标签: 含水量 抗剪强度 滑坡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对植物根系固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油松单根施加拔出荷载进行直接拉拔实验,分析土壤含水率与干密度对拔出过程中根-土界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根拉拔实验中根系有被拔出和被拉断2种破坏模式:根-土最大摩擦力与根系直径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单根简化模型分析根-土间的摩擦情况,证明与实验结论一致;且根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时,根-土的最大摩擦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土体干密度的升高单调增大。

  • 标签: 根系 摩擦特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密度
  • 简介:为给修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施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密度和含水率影响固化土强度的规律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大于含水率;随着密度的增大,固化土的强度呈直线上升;在同一密度下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的80%±5%范围内时,固化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议尽可能的增加固化土的密度,压实度控制至少超过0.94;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的80%~90%之间。

  • 标签: 土壤固化剂 固化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集流面 含水率 土壤密度
  • 简介:收集国有华安利水林场和尚疗工区有代表性的湿地松样木12株,测定树干含水率平均值与其鲜重,估计树干的绝干重量;探讨湿地松树干去皮含水率分布规律,分析重量与材积的关系。

  • 标签: 湿地松 树干去皮含水率 重量与材积关系
  • 简介:摘要 : 含水量是表征水稻生理和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精确预测水稻含水量对于水稻育种和大田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无人机搭载光谱图像传感器监测作物生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植被指数评估作物在单一或者几个生育期的生长参数,针对作物含水量监测的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主要利用多旋翼无人机低空遥感平台获取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的 RGB图像和多光谱图像,通过提取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分析水稻的动态生长变化,并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方法的含水量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1)从无人机图像提取的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地面测量的含水量都能用于监测水稻生长,并且这些参数随水稻生长呈现出了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 2)与 RGB图像相比,多光谱图像评估水稻含水量具有更高的潜力,其中归一化光谱指数 NDSI771,611实现了更好的预测精度( R2=0.68, RMSEP=0.039, rRMSE =5.24%);( 3)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能够进一步改善含水量的预测结果( R2=0.86, RMSEP=0.026, rRMSE=3.51%),预测误差 RMSEP分别减小了 16.13%和 18.75%。上述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监测水稻含水量是可行的,可为农田精准灌溉和田间管理决策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无人机低空遥感 水稻含水量 RGB图像 多光谱图像 植被指数 纹理特征 特征融合
  • 简介:研究了在温室内用盆栽法,其土壤含水量对茶条槭、山梨和山桃三种阔叶树苗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各树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0%时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标签: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日变化 茶条槭 山桃 山梨
  • 简介:北京城区内白皮松多种植在沿街绿地内或公园内,成行成列或孤植均有。城区绿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浇灌方法也由以前单一的水管浇灌变为现在的喷灌、滴灌、浇灌或者两种及以上方式相接。考虑到白皮松属于深根性常绿乔木,长安街沿线绿地内浇灌方式的变化是否引起土壤中含水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白皮松的长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作者调查分析了不同浇灌方式下长安街绿地内白皮松种植区域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30cm处)的含水量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浇灌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白皮松周围植被的种植类型及该绿地所处的位置;分析结果表明,喷灌易造成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深层土壤含水量不足,直接造成白皮松根系整体上浮,水管浇灌(拉皮管子浇水)能够做到浇足浇透,表层和深层土壤都能够达到一定含水量,适宜白皮松根系对水份的需求。

  • 标签: 白皮松 浇灌方式 土壤表层和深层 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