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

  • 标签: 人格塑造 人格面具 人格“大五”模型
  • 简介:在当今思想多元化的社会,青年学生担当了多元化思想群体的主要角色,同时人格的塑造也受时代快速变革的影响,而变得不稳定且多重性.对高职入学新生人格素质培养,将成为整个高职教育环节的关键期,它将决定未来高职学生的"德"与"才"是否相互成正比,是否成为对社会和对他人有益的人.

  • 标签: 高职院校 人格 塑造 教育 培养
  • 简介:通过在三种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nericanacv.I-214)(ltalica)、中东杨(P.berolinensis)(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Popularis)一年生盆栽插条苗的木质部导入ABA和细胞分裂素,研究了这两类激素在气孔调控中的作用。尽管不同无性系的气孔在对ABA的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ABA仍可导致气孔的关闭,然而在蒸腾流中的细胞分裂素(与ABA共导入或分别导入)可以明显地抑制ABA的作用。并且玉米素还能推迟土壤干旱所诱导的气孔关闭,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内源细胞分裂素浓度下降而同时ABA上升.据此提出了复合胁迫信号的概念,即在根冠通讯中,是ABA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气孔的运动。另外还研究了玉米素、激动素、6-BA等不同细胞分裂素与AB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6-BA与玉米素和激动素的作用相反,它不能抑制ABA的作用,反而促进其对气孔的关闭更多还原

  • 标签: 杨树 气孔导度 根冠通讯 细胞分裂素 ABA
  • 简介: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培养主体性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人的差异同一性基础上培养主体性人格,使差异个体在彼此思想交融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独立性人格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人格 培养
  • 简介:以3种兰科植物建兰纹瓣兰杂交种(XTW)、春石斛兰(DendrobiumspotRight)和密花石斛(D.densiflorum)为材料,以1/2MS+蔗糖40g/L+卡拉胶8g/L+活性炭1.0g/L为基本培养基(MMS),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了植株成熟度(培养2个月、6个月)和细胞分裂素(TDZ、6-BA)对这三种兰科植物试管花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MS+6-BA1.0mg/L+TDZ0.1mg/L,MMS+6-BA10mg/L+TDZ1.Omg/L对XTW培养2个月的根状茎花芽诱导率分别为3.3%和6.7%;MMS+6-BA5.0mg/L对D.spotRight培养6个月的侧芽花芽诱导率为20%。植株成熟度对这3种兰科植物试管花的诱导有决定性作用,兰科植物试管开花的诱导存在种间差异;3种兰花的营养芽诱导、组培增殖对细胞分裂素(6-BA+TDZ)组合的响应结果存在成熟度与品种方面的差异。

  • 标签: 兰科植物 试管开花 植株成熟度 6-苄基氨基嘌呤 苯基噻二唑基脲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