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依据术中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接受ROI-C融合固定、人工椎体结合钛板固定,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融合固定以及普通cage结合钛板固定都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相比之下前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零切迹稳型颈椎融合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于笔者单位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类型的融合,分别为采用ROI-C融合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传统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疼痛与吞咽困难,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要优于传统融合

  • 标签: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融合ROI-C和传统的钛板融合系统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7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和钛板-融合组。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评分(JOA评分)、术前和术后患者的颈椎曲度、术后手术节段椎间融合情况和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和术前比较均有提高(ROI-C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JOA评分为5.94±1.56、12.66±0.79、13.69±0.78、14.41±0.61;钛板-融合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JOA评分为6.21±1.36、13.00±1.14、13.68±0.87、14.32±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5、-29.601、-31.441、-33.338、-33.148、-40.052,P<0.05),但是术后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1.441、0.016、0.550,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颈椎Cobb角和术前比较均有改善(ROI-C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颈椎Cobb角为8.14±0.50、16.76±0.72、15.86±0.59、14.94±0.56;钛板-融合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颈椎Cobb角为8.11±0.58、16.62±0.69、15.86±0.72、14.9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37、-48.922、-43.901、-66.986、-57.391、-53.618,P<0.05),但是术后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颈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7、0.808、-0.007、0.091,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均融合,未见邻近节段退变。结论使用ROI-C和传统的钛板融合系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使用ROI-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稳型颈椎融合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行颈椎前路减压及零切迹稳型颈椎融合ROI-C)置入手术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9.8±10.5岁(37~74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吞咽困难发生率,采用JOA、VA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X或CT评估前路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4.3±5.9个月(25~4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4.9±63.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35ml。术前JOA评分平均9.8±1.2,末次随访14.2±1.3;术前VAS评分平均4.1±0.76,末次随访1.2±0.63,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吞咽不适,术后3月自行消失。术后6月随访骨性融合率达96.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血肿、内置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零切迹稳型颈椎融合ROI-C)可安全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并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小等优点。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估式颈椎融合(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对21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常规X线正侧位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3d即显著恢复,3个月内下降,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式颈椎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在早中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比研究托槽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3年我科治的98例牙颌畸形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托槽矫治,对照组使用传统金属托槽矫治,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龈沟液天冬酸转移酶含量,托槽脱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数、龈沟液天冬酸转移酶含量、托槽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槽矫治有利于维护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且脱落率明显低于传统金属托槽矫治,故更适合牙颌畸形患者使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零切迹式椎间融合ROI-C)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应用ACDF联合ROI-C治疗颈椎病的患者89例,其中男58例,女31例,共融合138个节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DI)评价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间融合率以及邻近节段的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术后颈椎的稳定性及远期效果。结果89例手术患者随访时间为(25.6±6.8)个月,最小12个月,最长36个月。单节段53例,手术时间为(85.54±12.53)min,出血量为(58.45±10.24)mL;节段25例,手术时间为(115.57±16.42)min,出血量为(92.62±12.44)mL;三节段9例,手术时间为(148.63±19.42)min,出血量为(118.54±11.25)mL;四节段2例,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188 min、175 mL及214 min、225 mL;术后1周至12个月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显著增加,NDI评分显著降低,VAS评分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5、26.35、20.26,均P<0.05)。术后仅2例出现吞咽不适感,发生率为2.2%;患者均未出现切口血肿、感染、声音嘶哑、呛咳等并发症。术后1周至12月随访时患者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X线检查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融合松动移位,未见邻近节段有明显退变。结论采用ACDF联合ROI-C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术后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颈椎功能。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手术时间 失血,手术 疼痛测定
  • 简介: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创伤性疾病越来越多见。股骨骨折是一种很常见创伤性疾病.其临床发生率报告不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梅花髓内钉、加压钢板和近几年的带髓内钉等,都是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带髓内钉被认为是目前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法。本院近年在开展带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同时,不断探讨分析影响交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对股骨干骨折的微创治疗也进行了不断探索。本文对本院近一年来行型带髓内钉(ZSD钉)内固定治疗30例股骨干骨折的手术用时和手术中的出血量,与普通带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对股骨下骨折的微创治疗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治疗 股骨干骨折 自锁型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治疗 创伤性疾病
  • 简介:随着四肢长骨骨折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内固定治疗骨折的质量不断提高,式带髓内钉治疗胫骨股骨骨干骨折应运而生。它可有效控制骨折的旋转和短缩畸形,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锁定快捷、切口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它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是目前较好的骨折内固定物。我科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应用式带髓内钉治疗胫骨股骨骨干骨折26例,疗效良好,现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带锁髓内钉治疗 股骨骨干骨折 自锁式 胫骨 骨折内固定物 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托槽矫治和直丝弓矫治在牙齿正畸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50例牙齿正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在2020年3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各包含25例的研讨组和参照组,研讨组选用托槽矫治,参照组选用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牙周指标。结果:研讨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牙龈退缩指数均高于参照组,研讨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值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牙齿正畸的治疗中,采用托槽矫治治疗相比直丝弓矫治总有效率更高,且对牙周的改善效果更好,适合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齿正畸 直丝弓矫治器 治疗效果 牙周指标
  • 简介:目的对比戴用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后牙周指数的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按矫治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AO公司生产的T3托槽矫正的患者;对照组,采用杭州西湖公司生产的徐氏托槽矫正的患者40例.由同一牙周专科医师分别检测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GI,PLI,SBI,P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GI,PLI,SBI,P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托槽矫治不会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 标签: 自锁托槽 矫治器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和研究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 50例于 2016年 5月 1日~ 2017年 4月 30日期间在我院矫治牙列拥挤的患者,将所有患者设为托槽非拔牙组和传统结扎托槽式非拔牙组。观察牙弓宽度、磨牙间宽度和前磨牙的宽度变化。结果:入组患者的牙齿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矫正后,在第一磨间牙宽、第一前磨牙宽、第二前磨牙宽、尖牙尖宽上比较,托槽非拔牙组均好于传统式托槽非拔牙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矫正牙齿采用托槽矫治有非常显著地效果,建议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 ] 自锁托槽 传统结扎式托槽 非拔牙 矫治牙列拥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托槽矫治在牙面异常中拔牙矫治的病例的临床观察及其较其他固定矫治的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利用托槽矫治治愈的50例牙面异常的病例,这50个病例均为首次治疗,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拔牙矫治的适应证,拔除4颗尖牙。患者要求较高要求疼痛轻、矫治速度快、就诊间隔时间长、副作用小而且美观的矫治。所有患者均先转口外拔除4颗尖牙,然后按照自托槽矫治矫的要求安放矫治,经排齐整平牙弓、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及保持保持。与以往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观察显示牙面异常拔除4颗尖牙的患者,平均疗程从20个月的基础上缩短了6个月;就诊间隔由4周延长至8周;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小;由于矫治小且美观患者更易接受配戴,也更有利于口腔卫生;X线显示牙根吸收明显减轻。结论托槽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固定矫治,具有极大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 标签: 牙面异常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槽矫治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托槽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牙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托槽矫治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牙槽脱落情况,延长其牙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托槽矫治在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诊的牙周病患者110例为对象。由计算机中心制作随机数字,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行正畸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直丝弓托槽矫治,试验组使用托槽矫治,比较治疗效果和牙周组织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6.36%vs85.45%),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GR、SBI和PLI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GR明显增高、SBI和PLI明显减小,且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使用托槽矫治不仅疗效更好,而且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可大力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正畸治疗 自锁托槽矫治器 龈沟出血 菌斑
  • 简介:摘要托槽1935年问世以来,就以其较低的摩擦力、便利高效的临床操作、患者的舒适感、美观度等优势得到了医师及病人的青睐。但关于托槽的优缺点人们持不同的观点。本文对目前市场常用的托槽矫治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作一概述

  • 标签: 自锁托槽 分类 优点 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颌畸形患者使用托槽矫治进行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0例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颌畸形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矫治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行托槽矫治治疗,对比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托槽矫治行正畸治疗,对改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Damon矫治非拔牙矫治后牙列拥挤的软组织变化,为预测矫治后的软组织侧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门诊因错畸形就诊的牙列拥挤患者15例,采用DamonMX或DamonⅢ矫治进行非拔牙矫治,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后上唇倾角、颏唇沟角、面角、Z角和面突角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的矫治后,牙弓内无间隙或拥挤存在;上下颌牙列排齐整平;磨牙关系及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牙齿位置及咬合关系精细调整至正常。矫治后上唇倾角和面突角均较矫治前略增大,而颏唇沟角、面角和Z角均较矫治前略减小,但各测量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矫治,不会使患者面部软组织发生明显的前突。

  • 标签: Damon自锁托槽 非拔牙 头影测量 软组织
  • 简介:目的比较矫治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用于拔牙矫治病例的矫治效率。方法从2006—2010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并完成治疗的错畸形病例中选择使用Damon3MX矫治组)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结扎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各15例,分别记录其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整平排齐时间:组为(5.8±2.10)个月,结扎组为(4.5±0.71)个月;关闭拔牙间隙时间:组为(8.3±3.65)个月,结扎组为(6.6±2.99)个月;总体治疗时间:组为(20.4±5.04)个月,结扎组为(16.8±2.66)个月;有效复诊次数:组为(19.0±4.83)次,结扎组为(16.4±3.41)次。组的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均较结扎组多,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矫治中,Damon3MX矫治并未表现出比传统结扎式矫治更高的矫治效率。

  • 标签: 自锁矫治器 传统矫治器 Damon 3MX 矫治效率